欲成下个360,独角兽们跑步回国密集开会15天业界
“独角兽IPO新政”或将在今年让A股迎来第一波科技公司上市潮。不过,创业者和投资人仍要面对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两堵高墙——盈利指标和股权结构。
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两会上被媒体“逮住”,追问如何评判“独角兽”企业名单。这是2月28日曝出针对“独角兽”企业将开启A股上市绿色通道消息后,创业者们关注的大事。
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记得,自己是在密密匝匝的来电与会议中,度过了2月最后一天的。他与投资人、FA、财务和法务,反复论证一件公司大事——IPO。
当天,资本市场掷出爆炸性消息:富士康IPO特批后,证监会对部分券商做出指导:四类新经济“独角兽”IPO,可即报即审,不用排队。“四新”分别包括云计算、生物科技、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
传闻虽未经证监部门确认,但市场普遍相信,这并非空穴来风。与之相佐证的是,新华社动情喊话:中国资本市场的“BAT梦”该圆了!
对黄允松的创业公司而言,这是个重大利好。作为云计算公司,青云去年6月刚完成10.8亿元D轮融资,恰好处于IPO前夜。
听闻消息后,同样不得闲的还有Broadlink CEO刘宗孺、优必选CEO周剑、汇医慧影联合创始人唐海瑞以及他们背后的投资人。其中,唐海瑞是被三名投资人紧急招唤过去,会议核心只有一个——A股IPO。
时间变得紧迫起来。就像起跑线上突然响起发令枪,正做热身准备的选手们,瞬间切换到加速奔跑模式。
某独角兽公司高管直言,“今年非常关键,我们要争取第一批申报IPO”。
争分夺秒
“看一下这个消息。”投资人热心地将“独角兽IPO新政”的新闻转发给Broadlink CEO刘宗孺。Broadlink是一家智能家居平台创业企业。事实上,刘宗孺比他们更早注意到这则新闻。
富士康A股IPO获特批,从招股书申报到3月8日过会,用36天,便走完了其他企业要等一两年的流程。
据媒体报道,在富士康之外,监管部门已对三类企业的快速上市给予过方向指导:一是支持已经在境外上市、有战略价值的大型企业,在境内市场发行证券;二是支持尚未在境内外上市,但已经搭建了VIE架构、市值在百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企业,直接在A股上市;三是支持注册地在境内、未上市且具备行业发展价值的“四新”企业,尽快在A股上市。
外界普遍认为,前两类针对的是BAT、TMD、小米等大中型科技企业。对于优必选、青云QingCloud 、Broadlink等初创公司而言,最有希望沾边的便是“四新企业”这一概念。
“尽快做好准备总是有好处的。” Broadlink CEO刘宗孺对AI财经社说,公司原计划把上市辅导延后一两个月,但“独角兽IPO新政”消息一出,这项工作当下就要启动。至于何时申报,还要看证监会政策落地情况。
在两会期间,证监会称“已专门成立关于四新类企业创新型经济业态的专家委员会”,现已着手研究,进行把关。而在今天,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也对媒体回应称,如何判断“独角兽”企业名单,需要多个部委共同筛选,科技部、工信部有技术参数,需达到标准。
BroadLink今年2月刚宣布完成 3.43 亿元D轮融资,并正式启动 IPO 进程,目标A 股创业板。彼时,刘宗孺预计,IPO时间最快9个月、最慢1年多。不过照目前趋势,这一时间有望拨快。
但对于新政策的落地情况,刘宗孺明显持保守态度。 “毕竟现在都是传闻,不一定像媒体说得那么快。富士康是特殊案例,不能跟‘独角兽’快速通道这件事挂钩。”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这对于投资人是个鼓励,对创投圈是绝对利好。资本逐利,退出即收割,正好落袋为安。但对创业者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做事。刘宗孺保持着创业者的警醒:当下还是要自己做好、自己做强。
同样有IPO计划的云计算公司青云,其市场副总裁刘靓最近频频听到业内感慨:云计算行业要迎来好时候了。
“四新”行业中,另外三类企业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高端制造,也都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撑。此外,云计算还涉及数据安全,属于国家战略级创新领域,这些都是利好。
刘靓说,2018年对青云极为关键。“本来觉得有漫长的排队路,可以慢悠悠做事;现在财务报表要加快准备,今年业绩也比较关键。CEO给全公司开会时强调过,要保证今年的既定业绩目标完成。”
机器人公司优必选的CEO周剑,也紧绷着一根弦。他在密切关注监管部门政策落地的消息。他曾希望优必选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机器人公司。
2017年C轮融资后,优必选估值达到40亿美元,开始启动IPO进程。此前有媒体曝出,优必选C轮获腾讯4000万美元投资,但周剑告诉AI财经社,“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会适时公布。” 公司目前已经开始委托中介机构做IPO辅导。
媒体报道,证监会在两会期间向与会代表透露,目前在国内独角兽企业中,资产10亿美元的100家左右,20亿美元的不超过50家,接下来准备分批推进A股上市。
而“独角兽”们现在也个个厉兵秣马,要冲刺IPO。
两堵高墙
在“好事”即将到来之时,不差钱的优必选,近来却为花钱发愁。
“目前的IPO政策不改变,我们有钱也不敢花。”优必选CEO周剑对AI财经社解释称,A股上市对公司盈利有着严格要求,为防止支出过高,导致无法满足IPO盈利指标要求,公司账面上趴着的几十亿元,他们不敢轻易动。
根据现行IPO规定,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企业,其净利润需在最近3个会计年度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创业板则要求企业最近两年盈利,这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
其次是不允许VIE架构在A股直接上市。VIE指上市实体注册在境外,实际业务发生在境内,境外上市实体通过协议方式对境内业务实体进行控制的股权结构。
某科技公司高管曾调侃,“A股上市是全球最难”。盈利指标和股权结构,就像横亘在初创科技企业面前的两堵高墙。
很多高速成长中的科技企业,特别是如今火热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企业,都离不开研发、基础设施和人才储备等方面的高额投入,公司也势必会有一个持续亏损的阶段,自然也就不符合A股的盈利指标。
比如优必选,每年研发投入要数亿元,约占总支出的45%。为了达到上市要求,一下要收紧口袋,换谁都会头疼。“如果要收缩支出,就像一辆在高速公路上加满油门的汽车,突然必须要踩刹车。倘若政策发生变化,对我们而言,就是太大的好事了。”
这也是过去科技创业公司选择境外上市的最主要原因但海外资本市场相对较为宽松。
一个频频被创业者引述、几近奉为圣经的案例,便是亚马逊上市。这家传奇的美国科技公司,持续亏损近20年后才实现盈利。但前期亏损,实为布局未来,比如烧钱的云计算业务AWS,后来成为亚马逊的主要利润来源,贡献占比超8成。资本市场的优秀表现,让创始人贝索斯超越比尔盖茨,成为新首富。
优必选早期出于“不得已”,也观望过美国纳斯达克或港股上市机会。当时公司虽然提前解决了VIE架构问题,但在拿美元基金时,曾开过很多期权池,但后期公司估值上升太快,三四年间就从1亿美元涨到40亿美元,回购员工股权的支出曾造成公司亏损。
直到2017年,参照销量、利润等数据指标,周剑意识到公司有了满足A股上市条件的可能性,由此开始进击。
VIE股权架构的限制则有历史因素。人民币基金快速崛起是近三五年的事,此前国内私募股权投资仍以美元基金为主。
“当时没得选。”青云市场副总裁刘靓记得,公司2012年创建时,前两轮融资均是美元基金。至2016年初,青云开始拆除VIE架构,并在2016年8月启动人民币基金融资。
青云在此之前已经捕捉到一系列市场环境的变化:“双创”渗透进各个领域,人民币基金及有国资背景的产业基金相继成立,高科技领域成为投资热点。
至今年,轮到监管部门放大招。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今年两会上表态,国内没有享受到新经济企业增长的成果和经营的利润,“是一个历史遗憾”。如今这个遗憾不能再发生了。
刘士余透露,为加强对新经济企业支持力度,在法律框架内会创造很多工具,或设置相应的制度安排,但是要让企业自己选择,而不是政府规定。
此前有媒体报道,上交所已形成了一套以服务“BAT” 类企业、“独角兽”企业为对象的服务方案。但并非所有符合 “四新”独角兽标准的企业都能走绿色通道。
现行上市标准会不会松动,成为创业者研究最多的话题。刘靓说,“我们理解的只是减少排队时间。”
但也有业内人士推测,接下来关于“四新”企业的盈利指标、VIE架构、期权支付成本、200人股东限制等规定,可能均会有所调整。
富士康突破证监会规定后,东兴证券投行部成杰发现,准备IPO的客户信心大增,原来有“小瑕疵”而迟疑的,现在只要业务过硬,就开始催着申报。
成杰估计,针对“独角兽”企业上市,有关部门可能会制定另一套不同指标。毕竟此前标准参照2006年《证券法》施行,至今已有12年。这些年,以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正取代传统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独角兽”整体投资回报率为7倍
这正是富士康光速上市的标志性意义。“大秀”时间最快在下个月。届时,富士康股份将登陆A股,成为第一家募资额超200亿元的科技企业。
“客观地说,在中国制造业里,能比富士康做得更好的没有几家。”一名通信行业专家告诉AI财经社,富士康是工业互联网的代表。
该专家曾遍访广东电子制造企业。在同中小企业主的交流中,他发现,很多企业主,嘴上总提智能制造,但实际行动中却缺乏改进动力。有些是迫于成本,有些则不愿花时间。
提高制造效率,其实是一件投入极大但效益不会立即显现出来的事。有时效率由98%提升到99%,但增长变化难以察觉。以手机行业为例,各厂商重视研发、设计,但很容易把产业链的最后一环——生产忽略掉。很少有公司像苹果那样对制造环节要求严苛。“但有时技术变革就产生在效率提高1%的过程中。”
该专家分析,监管部门鼓励高端制造企业A股上市,等于开辟了融资渠道,让企业获得更多资金,有动力进行智能改造,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升级,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这种联动效应也直接反应在股市上。以估值超千亿美元的小米为例,自从传出小米有望在A股和港股同时上市的猜测后,普路通、共达电声、卓翼科技等小米产业链概念股集体受益,其中普路通连续三日涨停。
优必选CEO周剑也计划,未来上市后,从二级市场筹得的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并购上下游企业,进一步整合机器人产业链。
尽管一些主营业务在海外,对海外渠道及品牌建设有需求的企业,愿意选择在海外上市,但很多科技企业有意愿在A股上市,因为估值和股价对企业更为有利。
像360公司2016年美股退市时,市值折合人民币不足600亿元。借壳回归A股后,3月15日总市值近3300亿元,估值增长超过5倍。
据风投机构CB Insights测算,目前“独角兽”的整体投资回报率为7倍,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独角兽”投资回报率达10倍。
如前述传言属实,符合条件的四类新经济“独角兽”登陆A股市场,从申报到审批可缩短至3个月。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A股或将迎来第一波“独角兽”科技公司上市潮。
(来源:AI财经社 )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