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百科 | 解答企业超融合落地的五大难题

互联网
2025
08/15
16:45
分享
评论

传统部署需分别采购服务器、存储及虚拟化软件,并花费数周进行系统集成调试;而某制造企业采用超融合架构后,通过预集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标准 x86 服务器集群上仅用 3 天即完成业务系统部署上线,大幅缩短实施周期,“即插即用”优势显著。但企业在超融合落地中,仍有不得不打消的“顾虑”。

企业落地超融合最关心的五大难题,你遇到了吗——

问题 1:传统架构性能瓶颈如何突破?

传统 IT 架构计算与存储分离,数据传输延迟制约响应速度。超融合利用分布式存储与 SSD 缓存,将数据读取延迟从毫秒级压缩至微秒级。某电商企业应用超融合后,商品检索延迟从 10 毫秒降至 100 微秒内,显著提升用户体验与流量转化。

问题 2:超融合是否只是功能简单堆砌?

超融合核心在于超融合核心在于通过软件定义方式,实现对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通过统一平台实时监控系统状态,故障时基于数据关联分析,定位时间从传统架构的 4 小时缩短至 20 分钟,保障业务连续性。

问题 3:通用服务器能否保障可靠性?

超融合中通用服务器采用多副本冗余,单节点故障时数据自动恢复,可用性达 99.999%。某医院 16 节点集群连续 3 年无宕机,日均处理 2TB 影像数据,验证高可靠性。

问题 4:超融合的真实成本效益如何? 

超融合可降低采购、能耗与运维成本。某电商采购成本降 35%,能耗降 40%,运维人力节省 60%,长期显著提升资源利用率。

问题 5:超融合横向扩展能力如何?

超融合横向扩展便捷,可分钟级扩容资源池。某互联网企业将集群从 10 节点扩展至 200 节点,存储容量增长 10 倍,全程不影响业务,灵活满足增长需求。

传统 IT 架构采用计算与存储分离的设计,各组件需要独立配置和管理;而超融合架构(HCI)将核心能力深度整合,通过统一的资源调度平台实现高效协同。两种架构各有适用场景,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方案。超融合架构(HCI)则如智能手机,将计算、存储、网络等核心能力深度整合,通过统一调度实现“1+1>2”的效能跃升。青云云易捷以四大核心能力赋能企业

一、简单易用:开箱即用,运维极简

一体化交付,可视化部署界面,支持无人值守安装。

全界面化操作,业务在线热升级,零中断。

 二、稳定可靠:分布式架构保障高可用

多副本存储 + 存储卷自动并发恢复。

平台管理服务高可靠,确保业务连续性。

 三、性能卓越:微秒级响应架构

NVMe SSD 缓存 +RoCEv2 网络,实现单卷 100K IOPS,延迟 <90μs。

满足医疗 PACS、制造业 MES 等高负载场景。

 四、弹性扩展:无缝演进混合云

按需横向扩展资源池。

平滑升级至全栈私有云,原生对接 QingCloud 公有云。

除此之外,青云云易捷通过了中国信通院可信云认证、公安部等保三级、ITSS 云计算一级,全面兼容国产主流芯片级操作系统,可以支撑医院 HIS/PACS、制造业 MES、金融核心系统等行业关键业务,灵活满足集团云、中心-边缘等混合云场景需求。

实际落地中,青云云易捷已在不同行业中得到客户的认可——

某大型制造业企业:超融合集群连续 3 年 0 宕机运行关键生产系统。

某三甲医院:承载日均 2TB 医学影像数据,读写响应 <100μs。

全国性物流企业:灾备恢复时间从 8 小时压缩至 15 分钟。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