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下神坛的日本制造 还值得国人迷恋吗?家电
10月8号,日本企业神户制钢所曝出造假丑闻,承认旗下多家工厂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的强度、尺寸等出厂检验数据,以次充好。
作为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这家“超级钢企”供应全球近一半的汽车弹簧,问题产品涉及包括丰田、三菱、日产在内的众多日本汽车企业。除此之外,军工、高速列车、飞机等领域也均受到波及。目前,受影响企业正在进行调查,如涉及性能安全,或将引起大规模召回。
神户钢铁副社长梅原尚人8号还在记者会上坦白,管理层在内有数十人参与了篡改一事,一时引起舆论哗然。曾经以“诚信”“严谨”“精细”闻名的日本企业,如今令人大跌眼镜。
跌下神坛的日本企业并不只是神户钢铁一家。近些年,日本制造业频现造假、违规、瞒报等丑闻,引发消费者质疑。东芝、高田、夏普等知名日企都纷纷陷入亏损、变卖身家的泥潭,有的甚至面临破产。
蒙灰的“日本制造”
一直以来,“日本制造”在国人眼中就是“高品质”的代名词。以精细、严谨著称的日本“工匠精神”更是备受推崇。然而,近几年,屡屡被曝光的日企丑闻事件却让“日本制造”这块“金招牌”蒙上了灰。
汽车行业:瞒报、质量造假
2016年4月,日本著名汽车品牌三菱汽车公司承认在四款轻型汽车的燃油效率测试中使用不当手段,以美化排放水平,涉及车辆超过60万辆。这成为三菱汽车自2000年隐瞒车辆缺陷以来的最大丑闻。
2016年5月,日本第二大轻型汽车生产商铃木汽车承认在本土销售的16款车型存在燃效数据造假,涉及超过210万辆车。而最为讽刺的是,此前省油是其销售的最大卖点。
2016年7月,被美国媒体称为“有史以来最恶劣汽车安全丑闻”的“高田问题气囊事件”迁出造假丑闻。高田公司被曝篡改测试数据。其产品检测存在数据操控和篡改。高田公司也因此于今年6月申请破产。其破产规模被称为日本制造业史上最大。
作为日本最主要的安全气囊生产商,高田公司在全球气囊市场占有率曾高达20%。如今却落得面临破产的境地,令不少人唏嘘。
家电行业:频遭重创、深陷危机
“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八十年代,这句广告词使东芝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企业。然而,这个曾经的日本工业名片,如今却辉煌难再。
2015年7月,家电巨头、有140多年历史的东芝集团被曝虚报利润1700亿日元。造假丑闻和核电业务危机使东芝深陷经营泥潭,不得不变卖闪存业务以求自救。
除了东芝,被誉为“大阪城的传奇”的夏普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对液晶的过度投资,成了夏普的沉重负担。臃肿的企业形态,过长而缺乏核心的产品线致其陷入长期亏损。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主营业务的业绩出现数十亿日元的亏损,最终“卖身”中国台湾地区的鸿海集团。
夏普液晶电视 电子企业:断臂求生、难现往日辉煌
不只是汽车、家电行业,曾经怀揣着一代中国人情怀的日本老牌电子企业也遭遇集体“沦陷”。
从风靡全球的Walkman 到众人哄抢的PlayStation,索尼曾伴随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度过童年。其之后推出的CyberShot数码相机等数位化产品,以及索爱手机一度成为国人心中传奇般的存在。
然而,索尼从2008年开始业绩持续亏损,2015年熊本地震的重创,使本扭转亏损的索尼又再次陷入亏损。虽然今年第二季度索尼业绩大增,却难现往日荣光。
曾是一代人童年记忆的索尼walkman随身听 用“断臂”来求生的还有日本的王牌企业松下。四年前,松下集团在日本电子产业整体衰退的时候遇到了史上最大赤字,净亏损达7721.7亿日元,使其不得不向车载、住宅、元器件等B2B领域转型。
曾经自带光环的日本制造,如今却屡屡因各类丑闻陷入争议,跌落神坛。造成如此窘境的原因除了日本“隐瞒文化”的蔓延、日本经济实力的滑落,中国市场的巨大冲击也让日企压力倍增。
分手“日本制造”
“中国制造”成国人新宠
那么,如今蒙灰的“日本制造”,还能重现当年国人“抢马桶盖”的辉煌吗?
答案恐怕会让他们失望。
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上,1996年的日企多达99家,但是到了2006年,已经减少至70家;再到2016年,仅剩52家。而与之相对的,中国却从1996年的2家,2016年一跃增加到96家。
而根据得勒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前十》榜单,中国大陆居于首位,日本却悄然跌到第四位。“日本制造”不再是制造业的传奇神话,而“中国制造”却在慢慢崛起。
来源: 央广中国之声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