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坞垄断与版权问题下的突变,印度音乐市场的那些新进展家电

砍柴网 / 张韬/Dewelf / 2017-10-13 15:45
诚然,让印度的音乐文化从宝莱坞文化中独立出来,激励更多独立厂牌、流媒体平台和独立音乐人感受、创作并推广多元的音乐,或许才是印度音乐产业眼下的首要任务。

即便已经到了今天,音乐行业从业者们的对话依然会时不时回到上世纪末,也就是那个CD卖得超好、全球唱片业收入达到前所未有的146亿美元的时代。然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角印度,这个当下全球最为活跃的音乐市场之一,似乎却从未有过这样的感时伤逝。

“印度音乐市场从来就不是CD的天下,所谓的音乐下载市场也从来都没有起来过,”索尼音乐印度分公司的领导Shridhar Subramaniam告诉福布斯(Forbes),“我们有过短暂的‘卡带时代’,而且大约在四年前,印度音乐产业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是彩铃。”

现在的印度音乐市场也早已不再依靠唱片销量,取而代之的是流媒体服务——和全球很多其他市场相似,这恰恰也是当下印度音乐市场最大的卖点。据毕马威会计事务所估算,印度唱片业年收入将在2019年达到3亿美元。

不过,作为全球重要的音乐市场之一,印度音乐市场现阶段仍存许多问题。它所面临的困境与契机将会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宝莱坞的利和弊

印度的音乐产业有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宝莱坞电影和音乐“相依为命”。印度的音乐是宝莱坞电影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已经成为印度电影的“标配”。要是没有好的音乐,电影就没有好的开头。而且不少人就是奔着某一首当红歌曲才去影院的。不仅如此,印度音乐产业80%的收入都来自宝莱坞电影的原声带。所以,唱片公司要是抓住宝莱坞,也就抓住了印度的音乐市场。

因此,这也使得国际三大唱片公司巨头索尼、环球和华纳在印度遇到了势力强大的“地头蛇”——比如印度本土唱片公司Zee Music、T-Series和Times Music等。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三大在印度音乐市场的情况。索尼是最老牌的外资唱片公司,已在当地运营了20年之久。由于并购了许多宝莱坞电影和其他地方性影视剧,索尼在印度音乐产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了约25%。而环球只专注于推销西方和其他国际性影视剧。华纳身为国际大品牌,却也没有在印度过多投入精力,只是依靠索尼和Times Music做一些发行和销售。相比之下,宝莱坞电影对于繁荣印度音乐市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不过,宝莱坞(Bollywood)造成的音乐垄断也是印度音乐市场一座绕不开的大山。

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许多唱片公司会在许多合作或自制的宝莱坞电影中植入自家的音乐。对此,印度版《滚石杂志》(Rolling Stone)的执行总编Nirmika Singh补充说:“实际上,像T-Series和Zee这样的唱片公司兼宝莱坞音乐经销商们,自己也会制作电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签下一批‘配音歌手’,为这些电影中的歌舞桥段配音。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些唱片公司形成了各自的垄断。”

这种宝莱坞电影音乐一家独大的状况也不免压缩了其他类型音乐的生存空间。

在印度,“Indie(独立)”这个词的含义非常模糊,它究竟是指非宝莱坞风格的音乐?非唱片公司支持创作的音乐?还是指某种类型的音乐风格?这些其实都含糊不清。国家上上下下的报刊媒体都在成天关注宝莱坞音乐,而没有为“Indie”做出清晰的界定。所以想要在印度为独立的、非电影音乐人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就首先得给他们划分出清晰的界限。

薄弱的作品版权意识

时至今日,“长期版权所有”对不少印度音乐人来说,还是非常新奇的概念。直到2012年,印度才对《印度版权法》出台了关键性的修正法案,规定音乐作品版权属于创作者自己,而非电影制片方。不过,这些修正法案似乎并没有对行业的版权规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一位高产的宝莱坞作曲者Pritam最近就在接受印度版《滚石杂志》的采访时表示,“我们这些创作者通常会接到一大批订单(但是合约中依然没有规定音乐版权属于创作者),我们得到了报酬,也意味着我们失去了版权。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每个人都想着签更多的订单,然后尽量挣钱,而没有考虑版权。”

这样的结果是,宝莱坞的音乐创作者们一般都不会抵制唱片公司在电影音乐方面的垄断做法,而且他们通常会把自己在音乐行业的生存看作一场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比如Pritam就表示,他并不乐意和其他创作者一同分享电影音乐创作的功劳——这多少有些残酷。

这样的思维定式在印度音乐行业已经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给电影音乐的的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使得它们在创作过程中少了那么一点想象力和可能性——比如唱片公司想在电影里加入多种音乐元素并让它大红大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此,印度本土唱片公司Times Music的COO Mandar Thakur总结道:“印度音乐市场更多关注的是歌曲,而非创作者,因为这个产业在印度过于依赖于电影了。然而,要想最终造就一个繁荣的音乐市场,只能以创作者为本。”

席卷印度的流媒体

但是,并不是说在版权问题、市场垄断等等限制下,印度音乐市场就一无是处。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急剧增长的电子产品普及率使印度音乐市场始终是一支潜力股。

最近有报道指出,印度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并且预计在2020年之前用户数量将达到4.5亿。印度这一市场上,有96%的智能手机都产自本土,而且更重要的点在于,这些手机都和印度三大流媒体服务Jio Music、Wynk Music和Gaana有直接联系,这三大服务分别由Reliance Jio、Bharti Airtel和Times Internet这三家印度本土电信网络公司运营。

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流媒体的发展,有数据显示,每月因智能手机带来的流媒体用户数量就高达6000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兴起,流媒体音乐应用已经成为了印度音乐市场的主流。尽管不可避免地,宝莱坞音乐依然是流媒体上的主角,但是它已经对数字音乐有所让步了。印度本土流媒体服务商Gaana的COO Prashan Agarwal表示,世界音乐已经是Gaana上增长最快的音乐类型了,今年,其歌曲月播放量已经从去年的2200万上升到1.1亿次。

印度本土流媒体服务商Gaana.jpg

印度本土流媒体服务商Gaana

总的来说,尽管宝莱坞音乐在实体音乐市场依旧操控着95%的份额,但它在流媒体上的份额已降至60%,从而给了世界音乐、独立流行和当地其他风格音乐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流媒体Saavn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Paramdeep Singh表示:“(流媒体平台)搜索条上出现越来越多特定歌手或特定风格的条目,而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原创内容提供者所提供的。”

不过,印度的音乐流媒体还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平台还不具备推荐和私人订制功能,而是依靠传统的手动搜索功能,尤其还绕不开“宝莱坞当红明星”等等词条。按照现在的标准,成熟的流媒体应当具备跨媒体搜索和链接功能(比如在音乐人、音乐总监和电影等方面形成互链)。当下印度音乐市场还缺少一个囊括音乐人、专辑和原声带的元数据大框架。很多流媒体笼统地把许多歌手和音乐人贴上相同的标签,这大大地降低了流媒体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印度市场:音乐人的新机会

在宝莱坞这个惯性强大的生态系统之外,还有许多在线工具为独立音乐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比如,Saavn在纽约拥有自己的A&R团队,它还通过一个叫做Artist Original的活动,为一些独立音乐人在作品销售方面进行推广;另一个流媒体服务Hungama同样推出了一个名为Artist Aloud的类似活动;Wishberry作为一个众筹网站,也成为了印度独立音乐人的热门选择(当然它不只是一个音乐类的众筹网站)。

也有分析指出,在印度举办音乐演出的时机已经成熟,这将成为许多海外音乐人打入印度市场的突破口。而且,现在印度从事现场音乐会推广的从业者也特别热衷于花大笔现金支付国际巨星的出场费,比如今年五月,财大气粗的White Fox India一口气就为Justin Beiber在孟买的演唱会豪掷400万美元。

在印度当地也有一些公司致力于培养跨国的音乐交流。比如在一个Border Movement的平台上,有志之士会定期在德国和南亚进行电音文化的交流。Border Movement把自己定位成文化催化剂,旨在鼓励更多印度人接触电子音乐及其他风格音乐。

也有一些从业者认为,把一些国际音乐人引入印度的做法,是在帮助印度打造一个音乐文化。实际上,印度当下是没有音乐文化可言的。在这种文化中,人们往往是从小听house、garage或是jazz长大的。而他们的目标就是为印度的下一代打造更多更丰富的音乐环境。

诚然,让印度的音乐文化从宝莱坞文化中独立出来,激励更多独立厂牌、流媒体平台和独立音乐人感受、创作并推广多元的音乐,或许才是印度音乐产业眼下的首要任务。

来源:音乐财经  作者:张韬/Dewelf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