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了余额宝降额,却没看到货币基金的“天花板”手游
上周五,天弘基金发布公告称,自8月14日零点起,个人持有余额宝的最高额度调整为10万元。
这是继今年5月27日天弘基金将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从100万下调至25万元后,年内个人账户持有额度的第二次调整。经过两次下调限额,如今额度仅为最开始的十分之一。
从周五发布公告到现在,关于余额宝此举以及背后的潜在原因,外界做出了种种解读。
可是作为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没有之一),在整个货币基金行业规模迅速扩张的当下做出了这样的调整,似乎也在昭示着一个新的风向——在宏观经济环境、金融监管的调整还有很多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个行业可能在今年迎来它的“天花板”和“转折点”。
钱都去哪儿了:货币基金2017年大跃进
2017年上半年,我的朋友很喜欢问我:现在还能投什么?
答案是:没什么可投的,房市、股市、换汇都被卡死。像我这样的高度的风险厌恶者,全家的流动资金都放进了货币基金。
光我是这样吗?不,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向货币基金大搬家,成为2017年最让银行头疼的事。
来,带你看看半个月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公募基金最新数据。
截至6月30日,我国公募总规模10.07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总规模5.1万亿元,堪称公募基金界的半壁江山。
这个数字代表什么?总量不好理解的话,可以看增速。
要知道,从二月份开始,伴随着资金紧张,无风险收益率再度走高,货币基金也变成了公募基金扩容的急先锋。
去年年底,货币基金规模已达4.3万亿,但今年1月底规模减小到3.61万亿,2月底也只有3.89万亿,3月底小增到4.03万亿元,依然低于去年年底的规模。4月份之后,货币基金规模开始大增,到6月底已经比1月底增加了1.5万亿元,短短5个月增幅达41.55%。
再看看余额宝的规模。
6月底,余额宝净资产净值超1.43万亿,环比2017年第1季度末的1.14万亿元,余额宝本季度资产增加了近3000亿元。占整个货币基金资产规模的四分之一。
什么意思?和银行作个对比,到6月底,余额宝的规模已经超过招行,逼近中行的存款余额。
如果余额宝是家银行,那么它在中国大概排第五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银行业存款大跌。
大行(五大行加邮储)的活期存款从1月末到6月末,减少了约7600亿。
对,不是增速放缓,是直接骤减。
虽然中小行活期规模微涨了一点,但大行钱太多,所以整体看,这五个月里,银行活期存款减少了6400多亿,定期存款则减少了1200亿。
再看股市资金,截止到6月16日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净流出1288亿。
保险市场呢?受政策影响,万能险同比减少了4600亿规模。(寿险公司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达3482.89亿元,这些基本都是万能险,同比下降57.02%。)
看来老百姓也很无奈:银行利息低、炒股不挣钱,万能险不万能、找不到安全稳健的投资,我存余额宝财付通好了,反正消费也可以扫码支付。
货币基金怎么提供高收益?
为什么你总听到有人说“快来买我们的某某宝,大家都是货币基金,可我们比余额宝收益高。”
就以支付宝最近推的二公主,博时合惠货币B看,7日年化收益高达4.8010%,万份收益1.2524元,那余额宝呢?分别是3.9480%,1.0324元。
现在用户只要登录余额宝,就会看到不少新的同类产品的推荐。我昨天看到的是招商招利宝,年化4.39%,今天看到的是建信飞月宝,4.56%。
当然,比起余额宝的门槛来是略高一些的。比如博时合惠货币B,最低不能低于5万元起投。
如果你那时候账户里有一大笔钱,又在页面上看到一款收益比现在高1%的同类产品,你买不买?
反正我买了。
为什么看起来,哪个货币基金的收益都比余额宝高?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超越招行全部个人存款的这款产品,投资手段却是左右为难,又要收益高,又要风险低,又要流动性强。
从公开数据看,余额宝83%的资产投向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规模约1.19万亿元。7.94%投向了债券,债券中又有2.37%投向了同业存单。
毛估一下,大概1.2万亿资金投向了银行。
三个月前,投向银行的比例还没那么高。2017年一季报中,1.14万亿的余额宝,只有64%投资于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投资金额约为7340亿元。三个月内,暴增近19个百分点。
一季度,余额宝20%的资产投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6%买了债券,6月底降到8.9%和7.9%。
结论显而易见,今年尤其是二季度,大量资金流入余额宝,导致余额宝的兑付压力暴增。
模拟下余额宝基金经理的想法:
突然多出来好几千亿,国家还去杠杆,那要不要买点国债?——可万一大家突然都急着要钱,集体提现,造成挤兑怎么办?
算了,那就跟跟银行谈协议存款吧,收益也挺高,还立等可取。
所以比起别的投资方向更多元,产品种类更丰富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的收益通常只能处于货币基金收益的中游。
货币基金最严新规:规模天花板隐现
货币基金大量投资协议存款,其实只是变相把挤兑风险转移给了银行。试想,如果发生极端状况,70%用户突然集体要求赎回,那么,货币基金将通知银行,要即刻取回存在银行里的“协议存款”。
协议存款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广义概念上的同业存款,即一家金融机构在银行的存款,因为额度高于3000万,双方可以商定一个较高的利息,且可以随时支取。
也就是说,货币基金“取之于银行,用之于银行”,还倒逼银行喜迎利率市场化。银行赚不到钱,息差越来越窄,还要承担挤兑风险,风险和收益完全不匹配。你要是银行,你能答应吗?
有人说,银行可以自建货币基金公司,或者和货币基金公司合作,开设产品嘛。
要理解,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是无法阻挡的。这不是说谁对谁错,金融机构最关注的是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匹配关系,即使是银行旗下的货币基金,一样面临同样的问题。
所以监管货币基金的新规已经在酝酿了。
十月一日即将生效的《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规定,货币基金资产净值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的200倍,即货币基金需要准备2%的风险准备金。
按照基金法规相关规定,此前,基金风险准备金按照管理费收入的10%计提,每月计提一次,余额达到上季度末管理基金资产净值的1%时不再提取。现在涨了一倍。
按现在的规模倒推,余额宝这个级别的基金需要准备71.5亿的风险准备金。
这只是多出点钱,
除此之外,监管层还在酝酿的新规有:
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货币基金投资同一商业银行的银行存款、同业存单与金融债券不得超过该行净资产的10%。
同时,监管层将同业存单对标债券,要求AA+以下银行的存单不得投资,投AAA级以下银行的同业存单,不得超过10%。后者对余额宝倒没啥影响,人家投债券和同业存单的全部比例都没超过10%!
但是,上述规定,给所有货币基金公司设定了一个隐性的天花板,目前来看,单家货币基金的规模大致在1.75万亿,如果严格要求自身的话,那就在1万亿到1.2万亿。
国内所有银行净资本总额大约为17.5万亿。而发行存单的AA+以上评级的银行一共99家,净资本总和约为10万亿元。如果货币基金严格要求自身,完全不搭理AA+以下银行,那么大概只能投向银行一万亿!如果货币基金对评级低的银行也不太在乎,大鱼小鱼一起投,那么就算累死,用穷举法算到最顶格,一家货币基金公司的规模,预计也不可能超过2万亿。
说也有趣,正是因为货币基金高度依赖协议存款、同业存单等。最终导致银行业的净资本直接限制了每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的总规模。
尤其是银行业现在这么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负债肯定还会增加。真有这一天的话,货币基金很可能要根据监管规定被迫继续缩减规模,真可以说是同生共死了。
所以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余额宝多次降低持有限额的原因。一方面,用户越是小额分散,挤兑压力就越小,也借此回归货币基金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职能,当然宏观审慎关注的风险还是需要关注。另外一方面,按照这个发展速度,到年底,中国就将触及货币基金的规模天花板。
我们的钱存到哪去呢?
把活期存款纷纷搬家到货币基金的用户,遭遇限额后,可以看看收益更高的货币基金哦。
可以考虑买上文推荐的博时合惠货币B,这是我在支付宝体系里找到的收益最高的货基。而且起投金额也最高,五万元。
而且管理费也低。管理费为0.15%,托管费0.05%,销售服务费0.01%,整体费率仅为0.21%。要知道一般货币基金的整体费率大概要到0.35%。划算吧?
其他的货基,起投金额只有100元,所以收益也略低一点。
现在每次登陆到余额宝的页面,貌似都会推荐一个新的货基,有点余钱,不急着花的同学,可以看看。
还可以买网商银行的余利宝,据说余额宝是一个基金经理。而且可以通过买卖余利宝,把支付宝里的余额免费转到卡里。
但比较悲痛的是没有余额宝那么好的消费场景,需要先赎回再消费。——这个竞争力就不太行了,我们这些懒人不就是图个随存随取么?
现在余利宝才几百亿的规模,相比别的当然也不小了,但相比余额宝,真的,连人家的零头都没到啊。
而且可能大家还没注意,余额宝赎回超过两万,是有千分之一手续费的,我们余利宝现在还没有喔。
更不用说个人账户单日一百万,转入限额一千万这种近乎无上限的规定了。
微信和财付通打通的产品叫余额+,对接的汇添富基金全额宝,现在也支持T+0到账。
也可以考虑买微众银行的活期+,限额比较高,每天可以买300万。
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也都差不多,论操作麻烦,也都差不多。都得下载APP,都得登陆注册风险测评。
如果余额宝生在美国
全球第三方支付的先驱贝宝(PayPal)1999年曾经建立过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在2013年之后,这只基金才广为国人所知,被誉为“美国版余额宝”。这支基金见证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最终因为利润微薄,2011年主动清算关闭。
早期的PayPal货币基金,伴随着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获得不少政策套利的机会,也吸引了大量现金净流入。最高高达十亿美元(连我们国内货币基金的零头都算不上)。
这只基金也在银行体系之外发行,也可以提供比银行存款利率更高的收益,也不需要交纳准备金。
关键的一枪是券商打响的。1975年,美林证券推出了货币基金服务,允许货币基金持有者开支票和偿付信用卡。
美国商业银行界大为震动,集体抗议,认为冲击了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在当时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美国政府没有采取遏制措施。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货币基金收益普降至0.04%——这还是基金公司放弃管理费后的结果。
长期的费率补贴带来了巨大资金压力。而且美国货币基金的投资范围受到较大限制,只能投资短期票据、债券市场。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银行也启动了强大的竞争力度,导致越到后来,越难取得很高的收益率。
2011年,为避免进一步的资金压力,PayPal选择主动清盘该基金,一些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当时也已经关闭了它们的货币基金,因为管理货币基金已经变成亏本买卖。
说到底,PayPal货币基金和其他货基一样,伴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曾经一度发展壮大,但在美国这样一个金融高度市场化的过度里,最终还是凭资本说话。这大概也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必须面对的议题吧。
【来源:馨金融 】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