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标尺终结“参数内卷”!中国首部电动牙刷体外牙菌斑清洁标准发布,重塑千亿市场游戏规则

互联网
2025
08/01
14:24
分享
评论

2025年7月31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于广州正式发布《电动牙刷-牙菌斑生物膜清除效果体外评价方法》(T/CHEAA 0050—2025)。这份由广州星际悦动股份有限公司(usmile笑容加)作为第一起草单位牵头制定的标准,是中国乃至全球口腔护理行业首部基于微生物培养的电动牙刷功效评价规范。它的诞生不仅填补了国际标准空白,更标志着电动牙刷行业从“营销驱动”迈入“科学验证”时代——今年恰逢主导品牌usmile笑容加成立十周年,这一标准成为中国口腔产业从追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的里程碑。

图片3.png

行业困局——当“清洁力”沦为玄学

据《2024电动牙刷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清洁效果连续8年位居消费者需求首位。然而行业长期陷于尴尬境地:

• 检测方法滞后:传统人体试验成本高、周期长,且受个体差异干扰;非生物实验(如涂料、油漆或菠菜汁等模拟菌斑的模型)无法还原真实菌斑粘附力,导致结果与临床脱节;

• 竞争失焦:企业扎堆宣传电机转速、刷毛数量等参数,但转速≠清洁效率,刷毛数量≠覆盖率;

• 消费者盲选:超70%用户选购时依赖广告语,对“清除牙菌斑”等宣称无法验证。

“行业亟需一把科学标尺。”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美健电器专委会负责人指出,“新标准的核心价值,在于用体外可量化模型取代主观宣称。”

图片4.png

技术破局——用“真实”重新定义清洁

新标准的革命性,在于首次构建了连接实验室与口腔临床的“生物桥梁”。它抛弃了传统用树脂牙齿模拟牙齿的机械逻辑,转而还原口腔的微观生态:

• 真实的“牙齿”:采用类人牙釉质材质载体,其成分、表面结构与真人牙齿高度一致,使细菌能如口腔内般自然定植;

• 真实的“菌斑”:通过培养口腔致龋主力菌——变异链球菌,在载体上动态模拟人体牙菌斑24小时生物膜形成过程(从唾液膜到成熟菌斑);

• 真实的“刷牙”:专用设备精准复现人手刷牙压力(稳定在科学阈值)与水平运动轨迹,避免人手刷牙力度、速度难控的问题。

“这不仅是方法的创新,更是理念的颠覆。”参与验证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专家指出,“当菌斑有了生命体征,清洁力才不再是冷冰冰的参数游戏。”

产业变局——激活健康消费的三大跃迁

1. 企业:从“造电机”到“管健康”,标准倒逼企业重构研发逻辑:

• 终结虚假宣传:无法通过清除率检测的产品,将失去“高效除菌斑”等营销话术的合法性;

• 研发资源重置:头部品牌已削减电机参数优化投入,转向口腔医学团队建设(如usmile开发缓震刷头);

• 供应链升级:此前供应“金属牙模”的厂商,正转型生物材料研发,催生新产业赛道。

2. 消费者:从“盲选”到“明辨”,标准首次赋予消费者科学决策权:

• 透明化标识:未来产品包装标注“牙菌斑清除率”,如同家电能效标签;

• 降低试错成本:用户不必为“刷不干净”反复退货,维权纠纷预计减少30%以上;

• 推动需求升级:当清洁力可量化,消费者将从“基础清洁”转向“精准护理”(如正畸人群专用刷头)。

3. 行业:从“内卷”到“外拓”

• 技术外溢:菌斑培养方法将被冲牙器、牙贴企业采纳,催生口腔护理功效评价统一体系;

• 检测新生态:第三方实验室兴起,为中小品牌提供平价检测服务,避免行业垄断;

• 国际规则参与:标准获得外资品牌的认可与支持,应用后将扭转欧美主导标准的旧格局。

图片5.png

中国标准的全球野心——健康话语权之争

在usmile笑容加出海全球30国及地区的背景下,该标准将有望成为中国技术话语权及中国健康方案的载体:

• 技术授权普惠化:主导企业开放专利许可,助力中小品牌低成本接入科学评价体系;

• 打破认证壁垒:电动口腔清洁产品将依照该标准提供功效证明,为企业节省认证费用;

• 定义未来战场:标准的推行将带动一系列衍生标准的制定与评估,并将中国预防医学理念植入全球市场。

当电动牙刷年销量不断突破时,行业亟需从“电子消费品”回归“口腔健康工具”本质。这份诞生于中国企业实验室的标准,正在重塑全球口腔护理的新游戏规则。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