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醒来,刷手机的时候看到了一条关于 AirPods 的消息,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计划在 2019 年推出高端版 AirPods。除了此前爆料的防水功能,高端版 AirPods 还加入了降噪功能。高端版 AirPods 不会替代即将在今年发布的第二代 AirPods,而是和第二代 AirPods 并行,售价高于现有版本。
AirPods 终于要有降噪功能了!但,为什么却不是第三代 AirPods,而只是第二代的所谓高端版?
如果一条吐槽就是一张纸片,那 AirPods 大概是碎纸机了。
AirPods 自发布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同时也不断地被吐槽。对于 " 耳机爱好者 " 而言,吐槽最多的几个点就是:
" 音质不行,还不如我的 XXX,辣鸡 "
" 连主动降噪都没有,辣鸡 "
" 居然还是跟以前的 EarPods 同一个造型而不是耳塞式 / 入耳式,没了主动降噪连被动 / 物理降噪都没有,辣鸡 "
简单来说就是,「音质不 NB,没有任何降噪」,所以它配不上它的高价。
使用 iPhone 8 拍摄
AirPods 发布了之后,面对众多吐槽,依然成为了「一买就后悔没有更早一点买」的产品,带领着一票老牌 and 新晋的耳机厂商,朝着「真 · 无线耳机」的方向大步迈进。
许多厂商也针对 AirPods 被吐槽的点,做出了许多让大多数人惊呼「就该要达到这样的音质 / 就该要用耳塞 / 就应该要有主动降噪」。
但在这里,作为使用 AirPods 有一段时间了的人,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为 AirPods 说两句。
听觉体验?不好意思,这个先排后面。
作为目前全球基本公认的强到爆炸的科技公司,说 Apple 没能力「给 AirPods 加强音质、加上主动降噪,甚至于通过简单地把耳机造型改成耳塞式 / 入耳式来实现被动降噪」,我是不信的。
个人认为,Apple 是故意不给 AirPods 加上那些功能的。
使用 iPhone 8 拍摄
AirPods 生来,就不是为了「音质」,它甚至不为了「所谓高端听觉体验」而加入主动降噪,甚至连「耳塞」这样的被动 / 物理降噪都没有。
这也导致了大多数人试听 AirPods 的体验就是 " 哎呀怎么周围还是这么吵,都没有我的 XXX 降噪效果好,声音开大了好像也就那样,不好不好 "。
好像,如果「不通过降噪来实现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那听的体验就会非常糟糕」似的。
对此,我只想说:
抱歉,AirPods 要带给大众的,不是细节细腻、丝丝入扣、磅礴大气的交响乐级听觉盛宴。
不影响「日常」,才是终极目的。
什么是「日常」?
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像戴耳塞式耳机那样,觉得耳朵里面涨得难受。因为轻盈,所以如果它不出声,就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这样的舒适,才是「日常」。
使用 AirPods,我依然能够与朋友搭话聊天,不会因为没听到领导的喊话而挨骂。
这样的不隔绝,才是「日常」。
使用 AirPods,我还是能够听到隔壁车道超速的计程车开过的声音,从而及时躲开它。
这样的不起眼的安全,才是「日常」。
所以,从 EarPods 到 AirPods,造型上一直都不采用耳塞式(被动降噪),而是坚持用「佩戴起来不挤耳朵,但牢固不易掉,长时间佩戴也舒适」的造型,并且也一直不加入包含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的任何降噪功能。
对于 Apple 来说,「不够舒适」、「影响和别人交谈」、「听不到周围环境音」等等这些会影响我们日常的因素,它希望都不要出现在 AirPods 的身上。只有这样,AirPods 才能更好地完成它的终极使命。
成为「日常」。
AirPods 想要实现的事情,是在尽可能不影响人们的任何「日常」(比如交谈、开车出行等)的情况下,给人们带来方便。
除了带来的便利,其他方面,戴了就跟没戴一样,不会影响我们去听周围的其他任何声音,也不会带来不适或异物感。
使用 iPhone 8 拍摄
而当 AirPods 为人们的生活添加了无数地便利后,AirPods 就会逐渐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日常」。
不得不说,高,实在是高。
结尾
搜罗了一圈现在市面上的各色蓝牙耳机,清一色全都是耳塞式 / 入耳式,这就必定导致了一戴上就会带来「被动 / 物理降噪」效果,周围环境音全部被大大地降低音量。
而运动蓝牙耳机,为了稳固,加了不少其他的新月型固定器。稳固是稳固了,但重量和异物感也明显上去了。
主动降噪蓝牙耳机,为了主动降噪,添加了降噪模块。效果好的,要戴一条降噪模块在脖子上;效果不好的,不需要戴一条在脖子上,但也把耳机变得又大又重了。着实没法实现「戴了就跟没戴一样」。
从「不影响日常、只提供便利」到「成为日常」,它做得很好。
从这一点上说,它完全可以高喊一声:还有谁?
【来源:数字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