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年轻人的OPPO,为何称“最大的对手是自己”?手机

砍柴网 / 宿艺 / 2018-03-28 22:02
中国手机企业中,OPPO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中国手机企业中,OPPO一直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从蓝光DVD、MP3、功能手机,再到智能手机时代,这家企业的产品态度、渠道和品牌营销策略,以及企业文化就没有太大改变。业内对OPPO也有质疑声音,但伴随OPPO成为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企业,特别是OPPO R11成为全球Android 手机销量排名第一之后,OPPO又迅速成为大多数手机企业的效仿对象。

OPPO的“到位”

OPPO的自信和“固执”来源其对年轻用户的痛点需求的深度洞察。

比如在手机硬件配置方面,中国互联网手机企业从2011年掀起了主打硬件配置概念的比拼大战,其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制造概念抢发骁龙800系列,甚至是工程机预售;二是不惜代价拼硬件配置,甚至不惜公布BOM价格以证明自己“不赚钱”甚至是“亏本”。但OPPO给外界的感觉是始终“到位”原则,也因此招致了一些竞争对手在发布会上PPT上的“吊打”。但从2016年开始,疯狂打硬件配置BOM战的手机品牌都消失或者边缘化了,剩下的TOP 5品牌占据了80%的市场,而OPPO在2017年第三季度以18.9%的份额成为中国市场增幅最大的手机品牌。

为何OPPO的“到位”原则成为越来越多手机厂商的选择?—— 实际上只有非成熟市场的初期用户才执着于硬件参数,厂商也因此喜欢“简单粗暴”的借势营销,但随着2-3次换机,用户购买日趋理性,这种套路就玩不转了。比如从高通骁龙810之后,热衷于抢骁龙800系列首发概念的中国手机厂商就越来越少,甚至骁龙845发布三个月之后,还没有中国品牌的机型量产。而数年前关于2K屏甚至4K屏的激烈争论,现在也不了了之——绝大部分新推出机型仍在采用1080P屏幕。

在PC市场,十年前也曾发生同样的故事,那时候“攒机”用户纠结于Intel还是AMD,赛扬还是雷鸟?而时至今日,选购笔记本的用户更看重超薄便携性、时尚设计、制造工艺,甚至不再看重是i5还是i7,甚至是第几代酷睿处理器 —— 因为随着摩尔定律变缓,处理器的更新幅度越来越慢,用户不再喜欢为单纯的硬件参数买单,“花了钱却几乎用不上”,自然不是最理智的选择,“简单粗暴”的硬件堆砌逻辑被抛弃是最正常的事情。

这也是OPPO在很多硬件配置上的选择逻辑,给年轻用户一个满足未来两年痛点需求的“到位”和“高成熟度的水桶机”。OPPO这套产品定义的“方法论”,其实更偏重的是“纵向优化”,这才是OPPO单款手机成为全球Android 手机销量排名第一的真正原因,其背后是基于OPPO对年轻用户需求的长期洞察和深度思考。比如中国年轻用户购机最关注的两大痛点问题:拍照与续航。

手机自拍是中国年轻用户最喜欢的高频应用,美颜应用和视频直播APP也由此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引导全球创新的用户驱动力。但与移动互联网企业相比,中国大多数智能手机初期依旧依靠堆砌各种摄像头参数,或者通过软件优化将其打造为模式繁多、操作复杂的“摄影手机”。而OPPO则针对年轻用户进行了仔细需求调研,发现用户希望得到的是一款“随手拍出好照片”的手机,而并非所谓概念上的“单反PK者”。

正因如此,OPPO通过产业逆向定制及基于算法的长期投入,针对拍照持续优化。而在3月19日发布的新一代 OPPO R15在这一方面继续深入:与索尼联合开发了全新影像传感器 IMX519,而3-HDR技术的加持,也让OPPO手机拍照更逼近所见即所得,对光线的解析度和色彩还原度大幅提升。至于AI则为“这一刻,更省心”提供了新鲜科技的助力:前置摄像头AI智慧美颜面部识别点增加到296个,甚至可以为全球不同皮肤不同脸型的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方案。

续航是所有智能手机用户的痛点问题,重度用户甚至需要“一天两充甚至是三充”。很多手机企业为此推出了“更大电池”的长待机方案,而OPPO认为年轻用户并不认同这一增加手机重量与厚度的方式。OPPO的做法的在业内推出了著名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方案,让用户通过短时间充电获得长久的续航能力,切中了年轻用户的真正痛点,成为手机企业甚至是芯片企业如今越来越多的“通用”选择。

在OPPO R15上,可以看到“异形全面屏”、“前置人脸识别+后置指纹解锁”等业内非常成熟并利于量产的方案,延续了OPPO产品的“到位”原则。比如很多厂商尝试采用将顶部屏幕“拉平”,而将前置摄像头放置于手机下巴位置的方案,但OPPO仍坚持采用了“异形全面屏”,也就是“刘海屏”方案,这是因为摄像头在手机上方对用户自拍的体验和效果更好。不过与iPhone X不同,OPPO R15采用了“刘海”更小、19:9的全面屏,屏占比达90%。同时OPPO提前完成了大量APP的适配,并对异形屏部分增加了新的功能设置,方便用户在玩手机、看视频的时候进行更多操作选择。

在OPPO的“方法论”中,还有两点同样重要,一是OPPO坚持全部手机由自主工厂设计与制造。很多互联网手机甚至传统手机品牌使用ODM“代工”,好处是降低成本和企业经营风险,但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会转嫁到用户身上:比如发布所谓高配置旗舰产品之后3个月甚至半年还不能量产,品控难以把握导致品质不稳定,甚至因为制造工厂倒闭而陷入经营危机,以至于“每次发新品都像过企业生死关”。而OPPO采取全部由自主工厂制造模式,可以保证量产周期和质量品控,通过完善的线下+线上覆盖渠道,甚至在新品发布之前就完成量产和铺货,保证了新品发布会的3-4个月的黄金销售期可以充足供应。

另一个是OPPO营销上更懂得如何抓住年轻用户的关注热点明星和渠道,增强OPPO用户的品牌认同感和参与感,完成美誉度提升。比如产品方面主打手机的核心功能点,并且注重传递效能。根据今日头条公布的《2017手机行业白皮书》大数据显示,在2017年所有用户关注的手机热点词中,OPPO则在28个手机特性点中独占7个,包括定制IMX398摄像头、VOOC闪充、巴萨定制版、月牙弯等,OPPO显然相比其他厂商更懂得将产品卖点向年轻用户传达。

《壹观察》认为,OPPO的“方法论”并不复杂,就是来源于对年轻用户的痛点需求的深度洞察,同时并不基于表面思维,而是思考背后的产品、营销的“到位”逻辑,通过“纵向优化”不断打造超出年轻用户预期的产品。

从赛诺近两年数据来看,从OPPO R5开始,R系列已经创造了持续“千万台爆款”的业内记录。而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销量TOP1机型是OPPO R9S,创造了单款销量占比中国市场总销量占比的3%,这个数据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位居TOP7品牌厂商的全年所有产品的销量,成为毫无悬念的真正的“爆款”机型。

OPPO的“到位”的原则,再次印证是被中国年轻用户普遍认同和接受的。

OPPO最大的对手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17年出现了“掉头下滑”趋势。GfK在一份报告中称之为“红利真空期”,即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入成熟商用阶段前的低迷时期。

这也就意味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从2017年一开始进入3-4年的整体下行周期,这是智能手机行业首次出现的状况。

据IDC统计数据显示,OPPO在2017年的销量达到1.118亿部,相比2016年取得12%的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四手机品牌的地位。但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企业从来不缺乏竞争对手,拥有2亿年轻用户的OPPO,更是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首要竞争目标。

OPPO将其定义为“后智能手机时代”,并且思考其中的应对之策:新的市场环境,过往的成功经验都将不再适用,但如何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与支持,OPPO却并没有模仿对象 —— 最大的对手,是目前成功的OPPO自己。

OPPO这一判断非常清醒:PC互联网淘汰了顽固不化的传统企业,移动互联网又快速淘汰了不能快速转型的PC互联网企业,证明了越是在某一个时期的行业成功者,转型的动作和阻力都会越大,其中产品竞争力逐渐丧失是最核心原因,而沉迷于成功思维不愿改变往往是最初的那块“多米诺骨牌”。

OPPO的决定是除了“本分”的企业文化和产品“初心”,不在内部设置定任何的限制与桎梏,从四个维度全面拥抱变化与革新:

OPPO副总裁吴强在春季新品媒体沟通会

加速研发驱动。注重“开发”与“研究”并举,前者是OPPO长期以来坚持的围绕消费者的核心需求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后者是未来科技的探索,注重的是长期投入与布局。要知道,一个手机企业的技术能力是在长期积累中形成的,并不存在一蹴而就。OPPO从智能手机转型初期就是非常重视研发和专利的手机企业,除了拍照和VOOC闪充创新,OPPO获得2015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通信专业类第二名,2017年更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第二名,目前专利申请公开和授权量达16745件,位居中国手机企业前列。

有意思的是,是OPPO于2017年1月9日提交的外观设计专利包申请,包含了多种顶部设计方案,其中就有R15采用的“异形全面屏”方案,早于苹果iPhone X发布8个月左右的时间。OPPO目前已经建立了移动实验室和射频实验室,5G已经成为OPPO最重点的研发方向,同时在硅谷、横滨、深圳、上海、北京、东莞设立了六大研发中心。OPPO CEO 陈明永在出席高通2018中国技术与合作峰会时曾公开表示:OPPO三年前就开始布局5G,积累很深,会是全球第一批推出5G手机的终端厂商。

品牌升级。OPPO的新战略是“既要把品牌做大,又要把品牌做小”。前者是OPPO一贯坚持的发展战略:让全球年轻人都能够找到OPPO的品牌印记,成为全球年轻人的品牌,这也是所有一流品牌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把品牌做小”是OPPO此次新提出的品牌概念,目标是深入全球年轻用户的兴趣和生活,“让每个年轻人都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这意味着OPPO的新品牌战略相比过去将更加细化,注重品牌与用户的情感关联。比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用户,为何产品区别不大但用户群却区隔明显?背后其实就是品牌的力量,是品牌标识性、用户美誉度和忠诚度。OPPO接下来的品牌动作和走向,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

开拓新市场。OPPO品牌至今已进入30余个市场,速度不算快,但每个进入的市场发展的质量和口碑都不错,全球40万个渠道售点中,其中有超过15万个售点分布在海外市场。比如根据IDC数据,OPPO以15%的份额超过三星(13%),成为2017年亚洲市场销量最高的手机品牌,在东南亚市场领先优势尤其明显。2017年底,OPPO还宣布进军日本市场,而后者是对专利要求严格的典型成熟市场,表明了OPPO的决心和对自身技术专利积累的自信。

OPPO副总裁吴强现场介绍OPPO未来

OPPO CEO 陈明永也曾对此表示:“每个市场不能蜻蜓点水,要深耕,做得不错,再下一个,顺理成章去延伸。接下来,OPPO将会进入日本和欧洲市场、为全球更多用户提供极致科技体验。”

在这一方面,OPPO的“空杯心态”最值得肯定,这实际上也就是本地化。这是OPPO长期在海外市场打拼的最宝贵积累和财富,也是如今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依靠价格战意图用中国低价产品优势攫取市场份额的中国手机品牌最值得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加强产品创新。如文中所言,OPPO产品的优势就是“到位”和“纵向创新”。OPPO在新战略中将其升级为“国际化的设计,本地化的体验”。也就是说要更多聚合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势、资源、人才,为OPPO产品创新服务,同时加强本土化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本土化“纵向创新”,接受全球年轻用户的检验。

实际在本次面对中国市场发布的OPPO R15上,就已经看到了OPPO在产品上的这种进化,不止人脸识别、AI,更在AR方面有方案落地。虽然苹果在iPhone X发布上展示了数款AR游戏应用,但与中国用户的兴趣关联度并不高,上市半年来也未能形成热点。而OPPO 在R15上使用AR技术增强了三个中国用户高频场景应用:在游戏上,OPPO联合王者荣耀,将游戏内的英雄角色做到现实中,这种AR应用必然引发王者荣耀用户的推崇和喜爱;在购物上,OPPO联合京东和商汤科技,在R15上用户通过京东APP在浏览产品时可以更真实地查看产品信息:在拍照上增加了更多AR贴纸,OPPO表示将逐步增多OPPO独有的创意应用,让用户在拍照时有更多乐趣。

由此来看,在智能手机“红利真空期”和5G“重大技术变革”来临之间的“后智能手机时代”,OPPO已经清晰意识到了市场温度的转变,以及如何加速“渐变”的具体战略和战术。这可能是OPPO进入手机行业以来最大的一次变革,在这个方向上,OPPO没有退路,也没有可以模仿者,这是一场自己超越自己的真正考验。

来源:宿艺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