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人工智能,真的会产生感情吗?业界
“你看到沙漠中有只陆龟,乌龟腹部朝天躺着,肚子在烈阳下烤着,鼓动着四肢想把自己翻过来,但没办法, 除非你肯帮忙,但是你不愿意帮忙......” - 科幻电影《银翼杀手》维特甘测试(Voight-Kampff test)
这是科幻电影《银翼杀手》中著名的测试一个人是否是人造人的片段,片段中运用类似测谎仪来分析测试对象的回应激发性问题时情绪。影片设定,人造人没法像正常人类一样依照情感直觉回答问题,它们需要通过理性分析来给出回答。这可以看做是升级版的图灵测试,机器回答问题,若能被超过30%的测试者误认为人类,则通过图灵测试。
很多科幻电影设定人工智能,把记忆作为情感最重要的载体,强调人工智能如果拥有了记忆,就意味着有了生活经历,经历沉淀出情感,也就有了人性。
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拥有个性, 大多数都是构建故事的框架而已。 但是现实中的人工智能是否又会产生情感, 拥有个性呢?
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
首先还是说说人工智能的历史,它于1956年诞生以来至今,这门学科研究发展迅速,成为人类最关注的科技:比如Alpha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将人工智能推向了历史的最高点;
比如IBM的超级电脑Watson参加美国著名的智力竞赛节目《危险边缘》,完全通过自然语言回答问题,并战胜该节目两位最成功的选手。
人工智能也慢慢开始分化,以AlphaGo为代表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利用算法在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模型;而Watson从属的是符号人工智能(Symbol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则是运用自然语言和逻辑表达式进行推理的人工智能;除此之外,还有仿生学人工智能(Bionics),它创建模仿简单动物行为的反应性机器人。
不过大家可以先不必纠结人工智能的的各种定义,目前学者将人工智能分为强AI和弱AI。强AI是平时我们看的科幻电影中有自我意识的,情感的人工智能;而像Alphgo, Siri,图像分类等为解决特定问题的都是弱AI。
目前人工智能还是暂时处于弱AI的阶段,它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组合,虽然可以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音合成、下棋等任务,但这些组合到一起只能解决每个具体的任务,并不能构成自我意识,并进行真正的思考。弱AI更像是“类人助理”,是个能够与人类密切工作的智能系统。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这些助理看作微软那个办公软件Office助理“Clippy”的后代,它能够读取你的电子邮件,接你的电话,或者帮你预定酒店。
我曾忘记你原来不是人
最近我做创业美国节目时,采访了一家人工智能助理公司X.ai的创始人Dennis Mortensen,他来自丹麦,和很多大家印象中的创业者,整天T-shirt,牛仔裤的造型不同,每次见到Dennis,他不是穿着考究的西装外套,就是别致的衬衣,全身带着一股浓浓的北欧风。他告诉我,创业并不是他的梦想,小的时候因为目睹了父亲创业的艰辛,他一心只想进入一家IBM那样的公司,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上班族。没想到,人生和他开了一次玩笑,毕业时准备进入的公司突然要倒了,情急之下,Dennis突然决定低价把整个公司买下,结果成功的公司最终高价售出,渐渐踏上了创业,这条疲累而刺激的路,于是再也停不下来,和自己曾经梦想的生活则渐行渐远。
我最近见到Dennis时,他正在忙于人生的第五次创业。在此之前,这个创投老司机已经有过3次成功的退出,足以让大把的创业者羡慕。Dennis这第五个“孩子”叫,x.ai,创建于2014年,去年完成B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3400万美元,包括软银,Two Sigma Ventures都在他的投资人行列。Dennis告诉我,创建X.ai的灵感来自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2013年的一天,他无意中算了一下自己上一年一整年的会议日程,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年当中,自己竟然为自己安排了1019次会议,平均1天就是3次,更不要其中还有670次会议有过反反复复的调整,这一次的发现让他震惊了,这样算下来,自己有多少时间是浪费在这些恼人且没有效率的事情上啊。Dennis很快发现,这并不只是自己的问题,在美国,有8700万办公室白领,每年都开上超过100亿次的会议,这么庞大的基数之下,只有不到1%的人拥有自己的私人助理,这意味着剩下99%都要在会议安排这件事上浪费大量的时间。于是他决定要让科技改变这一切,于是有了今天的X.ai。
x.ai的产品是两个虚拟助理,一个名为Amy,一个名为Andrew。他们会帮你做一件事,就是代替你处理循环往复的会面安排邮件。Amy和Andrew可以学习用户行为,懂得适用用户的谷歌日历,并根据用户此前的选择和偏好,帮用户安排合适的会面地点。Amy和Andrew的使用步骤也很简单,你只需要在相关邮件中抄送他们,并授权他们访问你的日历,剩下的一起都可以交给她来搞定。
X.ai背后的技术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去学习大量的人类语言,使得系统更具智能化,让Amy和Andrew更完美地完成会议安排任务。自然语言处理,是指机器理解并解释人类写作以及说话方式的能力,其目标是让机器在理解语言时像人类一样智能,从而弥补了人机交流时的差距。有了自然语言处理,X.ai的智能秘书就能自动完成文本编写任务。
X.ai智能秘书除了学会编写文本外,关键是如何礼貌地安排会议,X.ai背后的最强大脑为此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职业叫人工智能互动设计师(AI Interaction Designer)。在X.ai的人工智能设计师看来如何设计Amy以及Andrew的对话将会对用户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团队在设计Amy以及Andrew的“性格”时,请来了来自哈佛大学戏剧系的高材生来“辅导”人工智能能,使得Amy及Andrew在回复客户时更加地地貌,专业,友好以及表达清晰。
而和Dennis的几次采访,都是通过Amy和Andrew帮忙完成的,在和他们的沟通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语言很有礼貌,回应和平时我们邮件的感觉差不多,不仔细想你可能都会忘记,电脑另一边的并不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例如当Amy或Andrew在不理解用户的会议安排时,他们会像人一样,礼貌地回复“I’m so sorry…”(十分抱歉)
人工智能:还是处于展望阶段?
不过2016年4月18日,X.AI登上了Bloomberg报道的文章,但内容竟然是对X.AI核心技术致命性的指控。从X.AI离职的Willie Calvin,声称之前在X.AI担任人工智能邮件助理Amy的训练员一职,他爆料,Amy通常回复邮件,帮助安排预约,高效无误,并且与人沟通彬彬有礼,这些全都是假象!其实背后都是由他这样的人类训练员在“协助”Amy工作。Dennis解释,Amy和Andrew的完善需要人类帮助对信息进行标注,才能帮助他们优化,在接近人的路途上,技术本身的门槛还有很高。另外和很多职能助手类似,Amy和Andrew只能完成一件事,就是预约会议。远不及人类来得全能。
“人工智能有许多优点,是人脑比不上的。但目前它还远没有达到威胁人类的地步。人脑中含有一千万个神经细胞和九千万个支持细胞,这笔计算机的原件多的多……而脑细胞中含有几百万个复杂的大分子,具有当今科学尚不清楚的内部功能。文学,艺术,科研等等领域仍然是人脑的天下。” - 科幻作家柳文扬《人与非人》
除了技术,风投Greycroft的王璐表示,讨论人工智能是否具有情感以及个性时,还有一个前提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他们具有情感,如果没有实际的应用,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开发。同时与之相关的伦理等问题,也将是我们需要回答的。不过在畅想未来之时,可能一直会成为环绕在我们心中的问题,也是AI探索的魅力所在吧。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