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消行业,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报销单、采购单如同流水般涌向财务部门,如何提升审批效率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长期难题。
以合思华南大区的某快消领军企业为例,其年单据量超7万单,尽管安排了7名实习生每天埋头审核,却仍逃不过“错单返工”“审批延迟”等恶性循环。直到合思AI审批系统上线,这一切彻底发生了逆转。
01
AI审批,效率提升400%
人工审核的困境早已刻在这家企业的财务流程里。作为全国布局的快消品牌,其业务团队遍布30多个城市,每月仅限额类单据就达3600单。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初,通过与合思合作上线AI审批系统,该企业首月就交出了一份震撼数据。
02
从被动纠错到主动防错:AI重构审批逻辑
在财务审核中,合规与效率往往难以两全。但AI审批助手通过三大能力,可实现两者的平衡。
• 非结构化数据校验:让单据错误无所遁形
发票上的纳税人识别号少一位、报销金额与附件总额差1元、消费地与开票地不匹配......这些曾让实习生头疼的细节,AI审批助手能校验瞬间捕捉。上线首月,系统就拦截了127笔“城市代码与发票属地不符”的异常单据,而这类错误此前人工审核的漏检率极高。
• 全量风险提示:一次驳回解决所有问题
人工审核时,一张单据若存在“缺附件”“金额超标”“发票过期”等多个问题,往往会被流程多次驳回和返工。而AI系统能一次性罗列所有风险点,例如某笔差旅费报销中,系统同时指出“报销年不可为2025年”“标题不可为测试”“消费事由不可为无”3处问题,员工可一次修改到位。
这不仅减少了员工多次重复提交的操作时间,也在高效问题定位的过程中,大幅压缩了内部的沟通成本。
• 复杂规则校验:让合同合规充分得到落实
企业合同审批会涉及付款主体匹配、金额准确性、项目权责约定等诸多硬性规则,而人工审核常因需比对信息繁杂、对条款理解偏差等,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AI系统不仅能通过预设规则引擎,对付款主体、金额等结构化数据进行精准的条件判断与费控规则校验;更能突出对合同中项目权责描述等非结构化数据的多重理解与判断。例如付款申请单中,AI可精准识别出付款信息错误、合同风险等问题,将合规校验覆盖到合同及关联单据的各类细节场景,无差别落实每一条合同合规要求。
03
AI从未替代人,而是激发人的创造力
当AI审批系统每年将7万份单据的基础审核工作压缩至“零人工干预”时,这家快消领军企业的财务团队完成的不仅是流程优化,更是一场关于财务价值的认知重构。
传统财务的核心逻辑是“控制风险”:通过层层审核卡住不合规的单据,用制度红线约束业务行为。但AI接管基础审核后,他们不再纠结“这张发票金额是否超标”,也不再局限于“报销是否符合制度”,而转向了创造价值。
这种转变的本质,是财务从业务的对立面变成了业务的同路人。AI从未替代人,而是淘汰了“低价值的重复劳动”,让财务的“经验、洞察、创造力”得以释放。而财务作用于业务产生的价值,实际远超AI系统本身的投入,这也充分证明了:在数字化时代,财务的终极价值不是“管钱”,而是“让每一分钱都能激活企业的利润增长”。
详情前往合思公众号了解更多,将财务从繁琐审核中解放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