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游业:那些年疼痛的青春手游
2006年6月,韩国游戏厂商NEXON联合盛大为旗下网游《泡泡堂》起诉《QQ堂》开发及运营商腾讯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当时在法庭上,NEXON方拿出了两份公证书和37张对比图,从游戏界面、实际画面、道具名称、游戏命名等多个方面,力证《QQ堂》的抄袭行为。这一案件后来被评价为“我国法院首次对网络游戏‘抄袭’进行系统评判的案例,对我国游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但此案的结果却颇有深意——虽然被告腾讯在辩护中并没有拿出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理由,但法院却依然裁定原告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驳回了NEXON的诉讼请求。
《泡泡堂》(左)与《QQ堂》(右)游戏画面对比
转眼间十年过去。在“泡泡堂”案发生的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规模仅为65.4亿元,这场游戏行业内的纷争,并没有得到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但是如今,当这个行业的规模猛增至1655.7亿元,中国游戏市场上却依然山寨货众多、“李鬼”横行。行业监管的脚步跟不上迅速增长的市场规模,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侵权乱象。
游戏版权保护的波浪式前进
打开APP Store搜索“传奇”,除了《热血传奇》和《传奇无双》这两款盛大与腾讯联合开发的正版游戏之外,紧跟着的是长长的山寨“传奇”游戏列表。这些游戏虽然并没有得到过任何正版授权,有的却能够拥有数百真实玩家的评价——《热血传奇》的评价数也不过三百有余。它们对正版游戏的伤害不言而喻。其实盛大早在2013年底便开展过大规模维权,向数十个游戏研发商和发行平台发出过数百份公函。数年漫长的维权之路走来,山寨“传奇”依然是野火烧不尽。
盛大起诉多家游戏公司侵权
但相较十年前,游戏行业的版权意识也并非停滞不前。2013年,金庸先生亲自提议与两家拥有其小说大陆版权的公司畅游、完美共同在大陆地区针对侵权游戏展开联合维权。这一次维权行动被称为“国内游戏侵权第一案”,各大应用商店数十页盗用金庸小说题材、角色等的游戏被勒令做出修改或下架,也有一部分影响较大的产品最终以道歉、修改、赔偿等形式作出回应。“金庸作品改编权侵权案”成为了国产游戏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此后,越来越多拥有正版IP改编权的厂商走出了IP维权的第一步。
渐进式改良还是突进式改革
然而这样的进程还是太晚、太慢了。在其他文化娱乐相关产业里,版权保护的进程似乎远远超过游戏行业。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针对数字音乐行业出台“最严版权令”,各大网站下线未授权音乐作品累计达220余万首,超过300家网络音乐平台关闭,网络音乐版权秩序明显好转。
相比音乐版权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游戏行业版权的春天脚步显得有些迟疑,“侵权容易维权难”,一直被业者所诟病。于是业内和玩家间一直有声音在呼唤类似“最严版权令”的政策出现。那么,中国游戏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之路,也因此一直存在渐进式改良还是突进式改革的争论。
也有人仰慕欧美发达国家完备的版权法。殊不知从1790年以来,美国通过一系列的版权立法动作,花费200年才最终形成今天的《版权法案》。而中国的《著作权法》1991年才订立,不仅起步远远晚于欧美国家,且至今只完成过两次修订工作,“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其内容的完备程度自然无法与美国匹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本就应该伴随着版权意识的提高,“揠苗助长”在游戏行业领域未必行得通。
《著作权法》
有人将山寨与盗版戏称作中国游戏行业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个称呼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侵权现象是行业发展初期不得不经历的阵痛。但是我们已经看到,目前《著作权法》的第三次修订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在“无形的手”的作用下,游戏厂商们也愈发重视版权问题,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积极维护自身版权。IP成为当今游戏行业炙手可热的概念,游戏厂商动辄耗费百万、千万元购买正版IP授权,如阿里游戏于2017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将10亿元专项资金投资于游戏IP,网易现象级产品《阴阳师》得到了日本知名作家梦枕貘的授权,游族网络则拿下超重量级小说IP《盗墓笔记》,打造同名正版页游。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愿意相信,中国游戏行业的版权现象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相信这些年行业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等待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2016年末,在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版权工作委员会的支持下,15家厂商在北京成立“网络游戏反盗版和产业保护联盟”,旨在打击盗版游戏,维护正版游戏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有媒体对此指出,无论如何,在利益的驱动下,国内版权意识逐渐形成,未来,在法律及技术的双重打击及游戏玩家的选择中,盗版游戏的处境只会越来越小,最终,畸形的游戏市场会迎来平衡。
《盗墓笔记》网页游戏
其实细观海外同行,在他们野蛮生长的“青春期”,也走过与中国相同的道路,经历过类似的阵痛。波兰知名游戏开发商CD Projekt的创始人马尔钦·伊文斯基从高中起便向华沙的年轻人们兜售盗版游戏。当时的波兰由于特殊的国情,盗版横行,但也正是这些盗版游戏光盘,培养起了“熊孩子”马尔钦对电子游戏的热爱。今天他的公司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名震全球的《巫师》系列。版权保护需要重视,但行业的发展规律也不可违背,谁又能下定论,今天在各大网站边边角角打广告的“油腻师姐”们,不能做出下一款《巫师》呢?
网易《阴阳师》
【来源:游资网】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