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推出256核国产“大芯片”:22nm工艺,采用Chiplet芯粒+RISC-V架构

业界
2024
01/09
12:45
IT之家
分享
评论

1 月 9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推出了一种名为“Zhejiang”(浙江)的“大芯片”,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直接使用整个晶圆制造的多芯片设计系统。

IT之家查询发现,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基础研究》上,DOI:10.1016/j.fmre.2023.10.020。

这颗芯片采用 Chiplet 设计,共包括 16 个芯粒,而每个芯粒内有 16 个 RISC-V 核心,总计 256 核心,且均支持可编程、可重新配置。

据介绍,这颗“大芯片”将基于 22nm 工艺制造,由超过 1 万亿个晶体管组成,占据数千平方毫米的总面积,采用小芯片封装或计算和存储块的晶圆级集成。

对于这颗芯片,它不同核心之间可通过网络芯片(Netwokr-on-Chip)、同步多处理器(SMP) 实现互连,不同芯粒之间再通过 D2D(Die-to-Die)接口、芯粒间网络接口(Inter-chiplet Network)实现互连,并使用了 2.5D 中介层行封装,因此小芯片之间可以共享内存。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还表示,这种设计允许最多拓展到 100 个小芯片,从而实现最多 1600 核心。

【来源:IT之家】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国产芯片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11月23日,备受期待的荣耀100正式发布,该产品配备6.7英寸柔性OLED流光四曲屏,支持1.5K分辨率、120Hz刷新率,首发“荣耀绿洲护眼屏”,从屏幕显示、护眼技术到功耗续航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业界
8月底,华为Mate 60 Pro搭载着一众国产芯片,重返具有竞争力的智能手机舞台,与紧随其后发布的苹果新一代iPhone系列,一同引爆了沉寂许久的智能手机市场。
业界
在信息化的时代,数据中心是像水厂、电厂一样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动力引擎。而数据中心的发展带动以服务器、存储为代表的IT算力设备的快速增长。
业界
集成电路大基金成立五年来的首次减持,对国产芯片股股价影响不小。
业界
最新产品还停留在2016年推出的ESP32芯片,近年研发费用占比持续走低,乐鑫科技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技术创新。大量芯片公司奔赴科创板上市之际,乐鑫科技能否成功脱颖而出?国产芯片又何时才能实现弯道超...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