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行业盛世下的隐痛:新产业患上了老毛病手游
如今手游行业一跃崛起成为了游戏行业的主流,并且将游戏市场发展推上了新台阶。但是在一片盛世的景象下,手游行业的隐痛正在逐步显现,这个才发展起来没多久的新产业也遇到了很多产业曾出现过的老毛病。
最近,许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只青蛙刷了屏——一款来自日本名为《旅行青蛙》的手游在国内爆红,截至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发稿时,其在中国区App Store免费软件畅销榜上已连续数周稳居第一。
如果只看这一现象,就断言“中国游戏不行”,显然有失偏颇。实际上,就在《旅行青蛙》强势登陆中国国内市场之时,网易自主开发的手游《荒野行动》也在日本受到了极大欢迎。最新数据显示,无论是iPhone端还是iPad端,《荒野行动》在日本区App Store免费软件畅销榜上均排名第一,且已连续霸榜5天。
中日两国的手游产品分别风靡对方市场,有网友因此戏称,中日两国通过游戏来了一场“文化交流”。
其实,《荒野行动》在日本取得佳绩并不意外,2017年年末,该款游戏刚刚发行就在全球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美国等游戏大国名列排行榜前茅。然而,如果据此就认为“中国游戏领先全球”,则又有些片面和武断了。事实上,由于拥有广阔的市场,中国手游产业目前暂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人口红利日趋缩减,手游产业增速开始放缓,目前急需创新和新思路。
中国手游市场规模世界第一
按照游戏终端不同,网络游戏主要分为三类: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及移动端游戏。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端游戏,即俗称的“手游”逐渐成为游戏市场最大的组成部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移动游戏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至65.7%。
有意思的是,《荒野行动》走红之时尚未在日本市场实现本地化,《旅行青蛙》也是尚无中文版本时就开始爆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游戏带来的快乐是纯粹的,是可以跨越国界、语言,甚至文化隔阂的。鉴于此,国内手游产业要想继续发展壮大,就应当抓紧发展原创精品,以满足国内和海外市场玩家的需求。
艾媒咨询分析师刘杰豪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游戏产业是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桥梁,是全球最容易共通的文化承载体,中国手游产品有望嵌合更多中国文化元素,衍生出多种形态,增强文化表现力,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手游产品。”言语间,他十分看重手游产业的地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6年公布的新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中明确,“依托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进行传播的游戏设计、开发、制作”是“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的一部分内容。
那么,我国手游产业的市场现状又如何呢?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中国就稳居全球第一手游大国的市场地位。据国际市场分析公司New Zoo统计,2016年,中国手游市场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27%。而2017年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年度高峰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手游市场继续高速增长,收入为1161.2亿元,同比增长41.7%。
用户规模方面的数字同样喜人。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2017中国手机游戏市场研究报告》提到,2016年,中国手游用户规模已达5.23亿人。另有数据显示,国内手游平均在线时长超过半小时的用户已经达到了71.5%,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拥有如此庞大的用户和市场,显然,国内手游产业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市场前景。“目前许多国内自研手游产品成绩斐然,如网易游戏自研的《荒野行动》《阴阳师》迅速风靡手游市场,并成功占领海外手游市场一定份额;以腾讯游戏为首的众多游戏厂商均下设多个研发工作室,纷纷加紧游戏研发步伐。”刘杰豪说。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江志全撰文认为,企业创新研发成为行业发展动力,这是我国网络游戏产业的一大特点。十多年来,国产网游公司经历了从代理国外游戏占主流到自主研发为主的转变,游戏产业原创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运营的各类游戏作品达9800款,其中,95%以上为国产游戏作品,达到9310款,而《王者荣耀》等多款热门游戏皆是中国企业原创产品。
另辟蹊径打动玩家的心
事物在迅速发展之时往往会暴露其弊端。江志全表示,我国网络游戏的成绩虽然令人振奋,但还应当看到国外网络游戏丰富的IP层次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仍远远领先于我国的游戏行业。我国原创网络游戏在模式和观念上创新不足,面临着同质化、结构单一、原创匮乏的发展困境,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突出。
的确,尽管近年来国产游戏数量不断攀升,但是精品并不多,能持续受到用户欢迎的手游更是屈指可数,即便2017年大热的《王者荣耀》,也面临着“容易让人沉迷,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等来自社会的批评和质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行青蛙》的爆红,或许可以给中国手游产业带来启发。与国内手游大多由网易、腾讯等巨头公司研发不同,《旅行青蛙》的制作公司日本HIT-POINT工作室只有26人,而具体负责开发《旅行青蛙》的团队只有4人。游戏的设置也相当简单:给青蛙取名后,“它”便开始独自吃饭、学习、远行,且无法干涉。玩家和游戏的一切互动基本只包含收割三叶草、购买物品并选择蛙出行所带的物品和等蛙给你寄明信片这几个简单且重复的情节。
刘杰豪表示,《旅行青蛙》在国内的流行,与近期国内年轻群体的“佛系”文化恰好吻合。“在话题性上契合度非常高,从而使得游戏在没有过多营销的情况下,通过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迅速覆盖玩家。”他说。
“最开始接触《旅行青蛙》,是因为看到朋友圈中有人在玩。现在也慢慢开始喜欢上这个游戏,是因为玩它完全没有负担,只需要想起来时打开软件看一眼即可,不用担心错过升级或者打怪的时间。这只青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陪伴,类似以前的电子宠物。”《旅行青蛙》的玩家网友Yi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描述了自己玩这款游戏的感受。
的确,中国不缺《王者荣耀》《阴阳师》这类用户基数大、营收也多的游戏,反而缺少一些小而美、特别有意思的创新产品。而以《旅行青蛙》为代表的手机游戏,正好填补了这片空白。
这种情感上的共鸣是再多华丽的场景和高超的科技也无法比拟的。网友Yi说,自从玩了这款游戏,自己身上仿佛有了一种“老母亲”气质。“总想着看看我的蛙回来没,在干嘛呢,感觉就跟我妈对我操心似的。”甚至有网友感叹——“养蛙方知父母恩”,仿佛在游戏中看到了父母与自己的关系。这种玩家和青蛙微妙的相处方式,正是抓住了当下年轻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青蛙萌萌的形象和“佛系”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到十分“治愈”。
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感需求却得不到满足,这是许多《旅行青蛙》玩家的共同特点。近日脉脉数据研究院和小猪短租共同发布的2017年度职业数据白皮书《孤独经济》显示,有57.69%的孤独人群表示,会为了排解孤独产生消费。
和别具一格的《旅行青蛙》一样,使了“巧劲”的手游还有2017年12月20日公测的《恋与制作人》——一款国内自主研发的针对女性玩家的手机游戏。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1月7日,《恋与制作人》的安装量达到了711.13万,DAU超过200万。女性用户占比达到94.2%,其中,20~24岁的用户超过一半达57.9%。
《恋与制作人》走红的主要原因与《旅行青蛙》类似,都是抓住了用户的痛点。天才科学家许墨、霸道总裁李泽言、超级巨星周棋洛、特警白起,四种不同风格的男主角设定满足了女性玩家对于恋爱虚拟对象的想象,因此深受女性青睐。
走出市场双巨头的阴影
每个行业的发展总要经历从盲目到清醒的过程。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游行业市场规模为1655.7亿元,同比增长17.68%;而2017年,中国网游行业市场规模为1893.5亿元,同比增长下降为14.36%。显然,国内手游产业的发展阶段正在从增量期进入存量期。
江志全认为,原创精品研发才是立足之本。他说:“在游戏同质化和用户年轻化的大势之下,用户需求愈发分化和细腻,只有集中核心资源在游戏品类上创新突破,将产品打造成为先进技术和优质内容的生动载体,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目前,中国手机游戏产业呈现出腾讯游戏与网易游戏两大巨头垄断,其他优质游戏厂商竞争激烈的态势。手游行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空间仍是巨大的,未来有望与AI、AR等技术相融合实现新飞跃。”刘杰豪预计,中国手游产业将有更高层次的革新。
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和伽马数据联合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腾讯游戏和网易游戏两家公司的收入,占整个手游行业收入的七成。此外,过去5年,在手游畅销榜排名前十的产品中,腾讯旗下的产品超过半数,网易则蚕食了剩余的大部分席位。2016年两家公司的产品共占9席,2017年亦有8款游戏上榜。除了腾讯和网易,其他中国游戏公司5年间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连续两年进入前十。
刘杰豪分析认为,目前腾讯游戏与网易游戏在渠道分发、自研水平上占据较为明显的优势,短时间内此局面难以打破。但他同时强调:“其他优质游戏厂商竞争力日趋凸显,这对于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增添产业发展活力起着重要作用。”
显然,巨头垄断难以打破,就更需要其他游戏企业不断地去创新,发现细分市场蓝海,找准特定用户的痛点。在另寻出路时,很多企业想到了开拓海外的战略。刘杰豪在谈及手游出海时说:“其实有部分中国游戏厂商已在东南亚的手游市场取得不错的成绩,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将促进国内外手游产品的交流与传播,对中国游戏厂商深化手游出海布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然,手游出海也将面临重重挑战,手游产品出海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且其营销方式也有待进一步开拓与完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游戏体验交互方式上或将迎来革新。同时,对于游戏电竞、游戏IP跨界等产业周边产品,也将在未来有更快的发展,从而实现手游市场价值的充分挖掘。”刘杰豪最后说道。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