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乘客还是救行人?无人车遭遇的道德两难业界

砍柴网 / 网易科技 / 2016-06-25 15:04
据英国《镜报》报道,一项最新调查显示,76%的受调查者认为,在可能出现交通事故的情况下,无人车若决定让一名乘客丧生从而拯救10名行人,这更符合道德规范。许多人表示,...

undefined

据英国《镜报》报道,一项最新调查显示,76%的受调查者认为,在可能出现交通事故的情况下,无人车若决定让一名乘客丧生从而拯救10名行人,这更符合道德规范。

许多人表示,自动驾驶汽车将有助于减轻交通拥堵问题,并减少交通事故,在某些情况下,可避免多达90%的交通事故。

据本周《科学》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中,一个由计算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团队解释了去年6月和11月之间他们如何对1928名美国民众展开六次在线调查。调查给出了选项涉及牺牲自我或他人的一系列测试题。

研究人员发现,面对自动驾驶汽车在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下应如何抉择这一问题,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接受编程后的自动驾驶汽车应当做出让损伤最小化的决定,哪怕这意味着牺牲车中的乘客。

不出所料的是,受调查者不愿意自己是那个坐在车中、被牺牲的人。

机器人面临的道德两难是科幻小说和电影一直试图探讨的问题。但近几年这已成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原因在于,致力于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者在编程过程中无法避免道德决定这一可能情境。

随着自主驾驶汽车投入市场的节点越来越接近,企业或政府也面临着不同的道德困惑。在编程过程中,制造商是否应该制造出带有不同版本“道德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以供消费者任意挑选?

还有,政府是否该下令让所有自动驾驶汽车拥有让损伤最小化的相同“价值观”,哪怕这意味着车中乘客可能被牺牲?对此被调查者表示强烈反对。

调查中还涉及其它重要内容,如,乘客或行人的年龄是否应予以考虑。

这个研究团队得出的结论是打造具有道德意识的机器是人工智能中最棘手的挑战之一。但随着研发取得更多进展,社会舆论和施加的压力可能会随之改变。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