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联手富士康 逐步撤离大陆 大举进军印度业界

新浪微博 / 克里斯托夫-金 / 2016-05-18 16:17
据著名科技网站“AppleInsider”报道,苹果代工厂商富士康即将与印度政府达成最终协议,建设一家独家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的大工厂。《印度经济时报》刊文称:富士康即将签订...

据著名科技网站“AppleInsider”报道,苹果代工厂商富士康即将与印度政府达成最终协议,建设一家独家为苹果公司生产产品的大工厂。

郭台铭也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对中国市场运营成本高涨的悲观和其他不满早已为人所知。

《印度经济时报》刊文称:富士康即将签订协议,获得位于马哈拉斯特拉邦一块约1200英亩(4856228平方米)的土地,投资100亿美元建设一座专门为苹果生产产品的工厂,据估计,工厂将于签订协议后的约18个月后正式投产。

苹果公司为何拉开了“弃中入印”的战略帷幕?

很简单,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与日俱增,特别是华为手机对苹果手机构成的严峻挑战,苹果公司在中国的iPhone地位开始出现明显衰退,苹果公司股价过去一年暴跌30%也证明了这一事实。

对中国大陆的影响怎样?

中国希望从低端的“世界大工厂”战略转型为中高端的“世界办公室”,问题是,非常艰难,很简单,做中高端产业需要大批中高端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日益创新而不是永久性山寨,不仅如此,成本更具竞争性,这些基本问题几乎都是中国战略转型的“软肋”,而且是永久性的,日益恶化,极难逆转。

印度的经济战略很清晰——双重地位,加固世界办公室地位,夺取世界大工厂高地。 

当下中国经济的现状到底怎样?

当年最低端的筷子,就已经回流美国或外包美国,再直接销售世界各地,创造和制造有本质差别,创造一个产品产生的价值远胜过产品制造,“中国制造”拼的是廉价劳力和生产成本优势,若世界大工厂的优势不复存在,中国制造就死球。

由于iPhone销售放缓,苹果越来越成本远低于中国的印度、东南亚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在最近接受采访时,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声称,iPhone和其他苹果产品在印度市场上有很大潜力,并指出印度正在部署LTE网络,25岁以下人口众多……

也就是说,苹果进入不亚于中国市场的印度市场,将填补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日渐疲软的黑洞。也

中国大陆房价变态的高、物价飞涨、税收高,人工成本是印度的3倍多,越南的4倍多,已经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撤离,富士康如果撤离大陆后果很可怕,苹果生产线可能全部转移印度、百万人工作岗位,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将如何应对?

这才是中国当下最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不客气地说,中国大陆是否失去“世界大工厂”的地位,同时日益远离“世界办公室”的发展目标,这才是当下中国人最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绝不是全社会媒体资源持续倾泻于“雷洋嫖娼合法还是不合法、执法严厉还是不严厉”的话题,舆论导向走偏了,就一定将社会陷入走不出来的误区。

附文: 富士康逐步撤离大陆,在印度建百万人工厂

模具智造注塑世界

5月10日消息,据印度经济时报称,在考虑了印度的其他几个邦后,富士康有意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买下1200公顷土地,将投资100亿美元建新的制造厂全用于生产iPhone。据悉,富士康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设10至12座工厂,超过1百万员工。

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位工业部长曾对媒体表示,富士康之所以要选择在印度建立 iPhone 加工厂,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力成本上升。

苹果 CEO 蒂姆·库克表达了对印度市场的信心,他认为如今的印度市场就像是10年之前的中国。

这将是手机制造业的标志性大事件,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优势逐渐失去!

总理莫迪:要取代中国制造!

2008年前,印度经济获得了9%的高速增长,但全球金融危机后,增长下跌到6.7%,后来又回升到7%、8%,2011、2012年又接连降到4.9%,2013年继续降到4.7%。

莫迪总理上台后,大刀阔斧提出了十多项改革目标,立言要把21世纪变成印度的世纪,要把印度变成一个强大国家。特别高调启动“印度制造”计划,提出将印度打造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

12亿印度人也已经杀到家门口了。5月6日浦东国际展览中心,很多印度人都在搞大展台,专门承接适合空运的小东西,主要是衣服牛仔裤上的花边和小珠花饰品等机器无法批量生产的手工制造品。由于体积小重量轻,适合空运。报价只有国内的一半(印度人工便宜),吸引了大量的中国生产商咨询。

印度已禁止从中国进口牛奶、乳制品,以及部分移动电话和其他一些商品,原因是印度方面发现这些产品“不达标”或不符合印度的安全准则。近几年来印度利用在低油价这个好时机飞快的发展国内经济,从而带动印度制造推向全世界。

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认真看待印度制造业,那里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但投资印度并不意味着在该国开展业务变容易了,而是显示出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难了。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曾撰文指出,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中国正经历制造产业空心化,鞋子、打火机等引以为傲的产业正在失去光环。需求要素再不改变,中国制造过不了几年将会消失。

中国制造业究竟被谁打垮?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曾是国人的骄傲。凭借成本低廉等优势,中国曾一度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中国制造业,人口红利也曾一度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风云变幻,现在,“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中国制造业的前景表示悲观。

现在,国内还兴起炒房和玩金融,这一点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1)税费:不能承受之重

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好在近期国家忽然出台了降税的政策,营改增让中国广大企业久旱逢甘霖!

另外就是办公成本太高,这一点也是间接受到房地产的影响,比如现在在上海开个最小的公司,租最小的市区办公室,人工,房租,办工设备,税费,样样都贵,起步每年40万。十人公司每年要100万。这是最低标准,员工还十分不满意待遇。普通人有啥生意,能够在养活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还能够赚钱?

现在做生意真的很难的,不是开玩笑。炒菜,一个盘子赚8元,手炒断了,也赚不了多少。经常遇到刁蛮顾客,没事找茬,老板娘还要亲自冲上去吵,还要小舅子假装小混混。小店一开,动不动就要罚款,卫生啊,广告啊,消防啊,哎,要是都懂这些法规,还会去炒菜吗?

说个真人真事。我有个亲戚,某年春节前雇了个小面包车,三人带了六箱儿童服装,在高速被交警拦下,人货混装,罚款一万。那两个小夫妻身上没有一万元,走不了,春节前,那么冷的天,小夫妻在高速边上哭了一晚上,没人理他们。

(2)各项成本不断攀升

对于制造业而言,主要的生产要素都在涨价。工资社保,每年增加12%-15%,食堂菜价,水价,气价,都在涨,房租是长期合同,一般也是每年上涨一点点。再算算物流成本,中国到处是收费站,产品从苏北小县城出厂,到四川小县城销售,中转三四次,价格基本是涨三倍,否则就是亏。总而言之,所有东西都在涨,唯独是出厂价格持续下跌,小老板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现在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黑白两道的压迫,销售冷到冰点,知识产权保护为0,合同无法履行,到处都是收费站。这种现实情况,怎么可能产生大批优质企业?

(3)融资难,难于上青天

作为曾经的小老板,我深刻体会到贷款的酸甜苦辣。如果你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而去申请企业贷款,那无数表格和各种痛苦,会让你觉得办企业好像是在干坏事。如果是炒房去贷款,随便开个假证明,说自己月薪四万,银行会默契的假装不知道,闭起眼睛放贷。

为什么银行不肯放款给中小企业?原因很简单,你的生意不能稳赚钱,银行不想借给你。贷款100万元给小民企和贷款一个亿给大国企,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银行自然没有心思理会中小企业了。

现在的情况是,中小企业拿不到贷款,国企拿到了资金后无处投资,于是资金在国企手里转个弯,高息放贷给中小企业。国企成为贷款的二道贩子,再扒了小老板一层皮。中小企业雪上加霜,惨惨惨。

(4)劳动力都往工地跑

中国制造业不是和欧美日制造业竞争,而是和有天量贷款的国企基建竞争资金实力。建筑工地开出的超高工资,普通制造业根本无力对抗。你培养了3年的熟练工,工地一加薪就跑了,你和谁去竞争?所谓招工容易,是要高工资的,否则没人来,现在一个办公室文员,吹空调都要3500+五险一金,而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是国企主导,根本不考虑投资收益,也无所谓劳动力成本,缺人就加工资,通过高工资诱惑制造业服务业的人到工地砌砖。基建的资金来源于贷款,且无所谓还贷,制造业要考虑成本和利润,只好收摊了。许多高速公路给农民工发高工资,但本身亏损,搞笑吧?一旦不印,农民工的高工资立即就没了。

(5)房地产摧毁实体经济

房地产已经占领了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了。2015年中国GDP是67万亿,其中全国卖地收入是3.4万亿。在房价构成中,地价约占30%,也就是说房地产创造了11.3万亿gdp,再加上中介,装修,家电家具,估计30%的gdp直接由房价而来。另外,3.4万亿的卖地收入,又拉动了铁公鸡,杠杆率至少是3倍,又是15%gdp。一账算下来,房地产投资在GDP的占比超过45%。

但房地产经济有个最大的恶果,就是利润由寡头分享,其他人很惨。农民工辛辛苦苦拿了万元月薪,包工头赚了20万,一转身又交给老家县城的房产商了。由于房地产抽走了所有的消费资金,老百姓只剩下生活必需品消费,这就导致各行各业的很多产品卖不出去了。

(6)四万亿的冲击

中国在2009年的时候,制造业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来经济危机能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剩下的做大做强,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结果,四万亿来了,把房价推高数倍,实体全部屌丝,于是,中国制造业就回头走,往人工高成本,产品劣质化,规模作坊化,价格低价化的初期模式道路上走了。可悲!

四万亿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秩序,现在走不回去了。09年之前私企是暴富了,但大部分老板没有去吃喝嫖赌,想的是继续研发创新,走向世界,那时候成功学非常流行。后来是,先倒霉的关厂买房,反而发财了,坚持不懈的老板,全部SB了。

(7)社会地位太低

“小私企,企业主,小老板”,当你听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你不会联想到好事,只会联想到,他们在欺负工人,剥削工人,血汗工厂,脏乱差,违法乱纪,做坏事。是不是?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现实。其实这些人,维系了中国70%的就业,虽然工人目前还吃住一般。

过去5年,从事实体经济的人被互联网和金融人士嘲笑为老土。互联网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就是借钱、发钱和烧钱,去年获得A轮融资的846家创业公司现在都快倒闭完了。金融由于引进了高等数学的表述方式,把99.99%的人弄晕了,一直很神秘兮兮的,写个报告的也能够搞到年薪60万。现在也看明白了,也就是借新还旧,如果下一期续不上,立即出问题。关了灯,都一样。

美国制造业开始强势回归

有人在说,互联网时代的时候看美国,电子商务的时代的时候看中国,甚至有人说,现在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开始模仿中国,开始学习中国。

这是表面现象,我们绝对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

美国国家战略的确不是互联网,也不是华尔街的金融,而是在制造业,这不是一种被动的选择,而是一种主动的出击。奥巴马本人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要重振美国制造业。

前几天,我见到了中国首善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先生,他说的话再次印证了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决心:“美国现在举国上下在推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它的招商强度比我们中国高。我在美国建俄亥俄的那个工厂,1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亩土地以上,大概我从犹太人手里买过来,花了1500万美金,再加上我修厂房又花的1000多万美金,整个项目大概投资4000万美金,而美国政府补贴给我超过4000万美金。”

在我们还在神话互联网的时候,美国人已经开始了重新回归制造业。当我们国家的一些部门在大力补贴互联网产业的时候,美国政府补贴的确是制造业!

制造业的回归意味着是什么?意味着渠道为王的时代的终结,内容为王时代的开启。

美国政府决定制造业回归之前曾大力支持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可是一场金融风暴让美国政府意识到,金融是打垮美国的洪水猛兽。之后,硅谷精英的互联网后来居上,但是,金融和互联网相对于制造业它都是手段或者是渠道。当这种互联网的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能顶上来挑大梁的也只有制造业。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多个场合高调宣布制造业回归是美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

中国制造下一步何去何从?

一方面,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了这么多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不说,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国内外有很多的现象表明,制造业企业不肯花资本去转型升级,就得面对倒闭的恶梦。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会对未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上一次类似情况是1998年。98年国企大下岗之前,当时有两个可能,一是继续印钞维持那些没有竞争力的国企,二是不再输血,国企员工下岗。朱总理没有选择印钞,是真正的调结构,但得罪了太多太多的人。朱总理的改革是真刀真枪,触动灵魂的。国企几千万人真就下岗了,北海和海南的房地产泡沫真的就破了,精简机构真的就减下来了,真的入世了,汇率真的改了,价格双轨制真的取消了。几刀下去,刀刀见红。朱总理的改革虽然让很多人利益受损,但是中国经济一下子就起来了。

朱总理壮士断腕,让那么多国企干部职工下岗,他心里承担了多少痛苦啊。1993年,朱总理让海南房地产,一夜崩盘,得罪了多少人啊,他心里承担了多少压力。中国之所以有希望,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想想当今社会,坐享其成的就剩下房产商和玩金融的了,必须拿他们动刀!

因此,制造业作为一个产业、一个行业,它将会一直长期存在下去。若想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需要国家政府、政策以及很多企业家的共同努力,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和任务,也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转型。

【来源/新浪微博    作者/克里斯托夫-金】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