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暴雨遇上气象管家:墨迹天气如何重构极端天气应对决策

互联网
2025
08/05
22:03
分享
评论

中央气象台8月5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8月5日14时至6日14时,辽东半岛、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天津南部、山东中北部、河南北部、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中南部、四川盆地东部、广西中东部、广东、台湾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河北东南部、山东北部、广西东南部、广东中部和南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广西东南部、广东中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近期,全国降雨频繁,多地累计雨量远超常年,不仅给公众生活、出行等带来极大不便,而且加剧了城市内涝、山区滑坡、洪水等灾害风险。在极端天气频繁来袭的当下,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墨迹天气通过精准预报,帮助公众有效应对极端天气,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极端天气来袭,多地面临严峻考验

传统气象服务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极端天气时,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预报的范围较为宽泛,难以精准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致使居民难以及时获取所在具体位置的详细天气信息。而且预警往往是提前较长时间发出,缺乏对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即时追踪与更新,当危险突然降临时,人们常常措手不及。

面对强降雨,传统气象服务仅能告知降雨概率和大致雨量,却无法针对不同场景,比如步行、驾车、骑行等,给出相应的安全提示与应对建议,导致人们在极端天气中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而且,在极端天气频发与现代生活节奏加速的双重挑战下,用户对天气信息的需求已从“是否下雨”升级为“何时下雨、雨势多大、如何应对”。

墨迹天气“定点速报”,成暴雨中的智慧决策助手

面对这些传统气象服务的痛点,墨迹天气凭借技术创新,推出了“定点速报”功能,为用户带来全场景强降水服务,成为大众在暴雨中的智慧决策助手。“定点速报”功能覆盖用户所在地点过去8小时与未来48小时的逐小时降水预报,通过CLDAS雷达拼接与高精度降水反演技术,结合国家预警中心滑坡洪涝指数、高德路况数据等多源数据,为用户提供精准的雨情预报及风险预警。

该功能还会自动识别高危时段,并根据步行、骑行、驾车等不同出行场景,给出贴心且实用的安全指数与装备建议。比如正在下大雨地区的用户会收到“大雨定点速报”,包括未来48小时降水量预报、出行提示预报、48小时降水雷达等板块。针对外出用户,“定点速报”会给出能见度和影响时间,提醒步行的人携带雨具,避免在大树、广告牌下避雨,远离高层建筑,注意观察路面,避免滑倒或跌入积水坑;对于骑行用户,会提醒尽量避免骑行,若骑行需穿戴防水装备,降低速度,避免在积水路段骑行;对于驾车出行用户,则会告知大雨视线较差,建议小心驾驶,避开积水路段,选择地势较高路线,减速慢行,保持车距,避免急刹车。

极端天气频发的地区,居民出门前一定要了解最新天气,关注出行提醒,合理安排行程。墨迹天气的“定点速报”功能为众多用户提供了及时、精准、实用的气象服务,帮助他们在暴雨中做出正确决策,可以有效减少因天气原因导致的出行风险,提升了公众的安全感和应对能力。

“预见型”革新,重构气象服务的价值

正如墨迹天气CEO金犁所言,“气象服务的核心价值不应止步于告知天气,而应成为用户生活决策的‘智慧伙伴’。”当气象数据不再仅仅是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能够精准指导出行决策、优化工作日程安排、乃至守护城市的公共安全时,“气象预见”便超越了其物理属性,升华为赋能个体与社会掌控未来的“先知”力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繁,将气象数据转化为“能看懂、能执行、能信赖”的决策工具,已不仅是一种商业创新,更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它不仅提升了公众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也为城市应急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预见型”服务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墨迹天气也将持续优化创新,以更强大的技术能力,提升全社会应对灾害天气的水平,为人们的生活保驾护航。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