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家电

太平洋电脑网 / 太平洋电脑网 / 2016-02-24 14:27
电视(参数 图片 文章)机的诞生至今已有九十余年之久,在它演变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其显示技术的不断更迭,所带来的一轮又一轮视觉盛宴。光和色彩变得越来越...

电视(参数 图片 文章)机的诞生至今已有九十余年之久,在它演变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其显示技术的不断更迭,所带来的一轮又一轮视觉盛宴。光和色彩变得越来越真实,细节和动态越来越清晰。不过当你陶醉于那面显示屏幕的同时,可不要忘记伴随屏幕一同演化的电视形态,它也是让我们对电视赏心悦目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今天我们要来讨论的便是电视机构成中的一个重要的部位——底座。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电视机底座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从无到有、从有到拙、从拙到精、从精到简”这样一个过程。

从无到有

CRT时代的庞然大物

最开始的CRT电视大多都是没有底座的,后来慢慢有了一些“连体底座”、“隐形底座”,因为CRT电视内部元器件都比较庞大,特别是真空管和电子枪纵横跨度都比较大,导致电视机看上去很笨重,江湖人称“大头电视”。那时候的电视的底座基本与电视机身融合为一体,或者额外底部突出一点点。主要还是功能性的需求,而且那么笨重的电视,一般都很少会有人去挪动它,所以底座做的越牢靠、结实越好。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从无到有”的底座代表作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尼的贵翔电视,好家伙34吋的平均体重达到了90公斤,电视底部就是一抹平,因为太重了啥也不够压呀。当然后来为了美观,底下又额外延生出了一“小台阶”,但看上去也没有太大区别。这么大体重的家伙如果硬是要给它加个独树一帜的底座,估计也是格格不入的。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当然并不是只有索尼长这样,当时与索尼针锋相对的松下电视也差不多。难以想象其实在很多年前电视产品的同质化就已经如此了,现在的整天吹嘘的互联网企业也不过是后生之辈而已。但是说实话就那个时代的科技和工艺水平,能把电视做成这样也实属不易了,谁叫显像管电视都是体重超标呢?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90年代的CRT电视基本就长那样了,厂商们估计也没想着怎么去塑造底座了。虽然中间也冒出了像日立这台电视底部长了四个疙瘩的怪咖之外(这种造型后来在中国非常流行,我家第一台电视就长这样),但放眼整个电视产品线,几乎也都是亲兄弟的区别了。

从有到拙

等离子时代电视终于立起来了

直到二十世纪初等离子电视的出现,电视终于可以站起来走路了。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等离子电视轻薄了许多。它是第一代的自发光显示技术,没有电子枪那样的庞大内部结构,大部分的空间都可以留给屏幕。说起等离子,70、80后一代估计还有很深的情节,自发光带来的惊艳视觉冲击让人过目不忘,哪怕这是一只电老虎并且寿命还不长。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最开始的等离子电视,底座设计依旧沿用了CRT时代的一些元素,比如依旧笨重,为了保持电视的稳定性,底座与桌面的接触面积非常大,并且仍然是方方正正。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后来厂商们的设计审美意识初见端倪。随着等离子电视也朝着轻薄化前进了一小步,稳定性不再成为电视底座发展的一大负担。圆盘形底座、更小面积的单点支撑、可旋转、可调节倾斜角度的底座都相继出现。轻薄化带来了更多设计的可能,当然这个时期的奇思妙想还只是一次初步的探索。

自带"电视柜"的背投时代

在普通彩电的基础上结合了投影技术的背投电视也曾红极一时,不过也只是昙花一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然后很快就被液晶电视抛弃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为什会被淘汰,原因和等离子电视也有那么几分相似,成本高、技术壁、价格战。而且它还没有等离子那么出色的视觉体验。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背投电视的底座长啥样呢?笔者觉得背投电视是无从谈起底座设计的,如果非要把那个长得想电视柜的家伙称之为底座的话,那就有另一种解释了,背投电视一半的体积都是底座。

何止72变?电视下半身从无到有的进化史

这样的底部设计也有个优点,可以把屏幕部分做得超大,边框很窄,让有体积需求的音响放在底部获得更充裕的空间。不过从侧面看去你会惊呆,它的厚度又回到CRT时代。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