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互联网+之后关注智能+领域 或成下个风口互联网+

/ 国际金融报 / 2015-12-14 12:50

谷来丰

柏可林 摄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创新创业和企业转型的战略性词语,似乎所有的举措贴上“互联网”的标签,就可以紧跟市场需求的步伐。然而,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愈发走热,不少业内专家则开始了更为理性的思考。“互联网+”有没有过热呢?

带着这一问题,《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谷来丰。2015年年初,谷来丰从硅谷考察回来,他以一篇《中国在互联网+,美国却已进入新硬件时代》的文章,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面对记者的提问,谷来丰澄清了一些人对这篇文章的误解,“互联网+非常重要,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迅捷,社会更加高效,但我认为,在互联网+之后,我们企业的眼光还可以放得更加远一些。”

APP上玩商业模式

中国网民有6.5亿人,是美国网民的两倍多。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消费互联网成为了“互联网+”的优势所在。于是,众多创新创业企业便将目标瞄准了互联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互联网+”运动。

对于中国在短短两三年间交出的“互联网+”答卷,谷来丰抱以非常肯定的态度。他告诉记者,国外有一份统计,评估了全球最具有价值的前20家互联网公司,中国在其中就占了6席,在前10名中,中国也占了4席。“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要知道,中国的产品差不多只是面向13亿人口,而占据排行榜第一位的产品面向的是全球人口,所以我们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对于当前中国的互联网+趋势,谷来丰总结了三点,从巨大市场向狭窄市场眼神;从标准化市场向非标准市场延伸;从竞争市场向垄断市场延伸。“可以说现在的中国,几乎没有哪个行业没被互联网‘+’过,即使是完全竞争的行业,比如零售、教育、金融也都被互联网‘+’了。互联网让整个行业分出了新世界和旧世界。新世界每长出一棵参天大树,旧世界就剩下一地鸡毛。”

然而,互联网+的世界也是残酷的,它严格秉承着这一产业“数一数二,不三不四”的铁律。正是由于互联网的这种“超级马太效应”,一个细分市场只有第一名和第二名有存在的价值,第三名以后的土地上将寸草不生,商业营养严重缺乏。

“我们当下的‘互联网+’都在重复一些雷同的事情。基本模式就是做一个APP,让500个导游,1000个代驾,成千上百的保姆、教师、医生给我打工。概括来说,就是在一个APP上玩商业模式的变化,最后上市圈钱。我见到的很多所谓的创新几乎都是这样的情况。”谷来丰直言不讳道。

在谷来丰看来,仅仅这样的“互联网+”会让许多企业拼死拼活到最后只是被“BAT”的大车碾压而亡,不留下一丝痕迹。这样的观点看似有些“悲观”,但也道出了这一行业的严苛。

“‘互联网+’是赢者通吃,当你只做到这一行业的第三名时,市场给你的资源已经极度贫瘠,这时候如果有人看好你,对方看中的不是你的商业模式,只是你的粉丝,想把这些粉丝流量导入自己的产品罢了。”谷来丰如此指出。

多关注“智能+”领域

最好的投资时机是黎明前的黑暗。这句话谷来丰表示非常认同。同样他用这句话告诫如今依然热情高涨地扑向“互联网+”的创业者们,“三年前,互联网+的概念已经被提出,当时为何不加入这一行业,如今再加入收获的余地还剩下多少?没有想清楚就匆忙赶潮流,后果也是可以预见的。”

在谷来丰引发网络热议的《中国还在“互联网+”,美国已进入“新硬件时代”》文章中便提到,“在中国举国上下大搞‘互联网+’,全国、全社会进一步深度数字软化的时候,美国悄悄地进入了‘新硬件时代’。新硬件时代,是以美国强大的软件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由极客和创客为主要参与群体,以硬件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新产业形态。”

谷来丰所说的新硬件,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板、显示器、键盘这些计算机硬件,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造事物。

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中,谷来丰用了更加通俗的词语来形容这场“新硬件”革命——“智能+”。

“美国几年前产生了一大批纯互联网和软件企业,如谷歌、亚马逊、AUTODESK、FACEBOOK,如今都在布局‘智能+’产业。”谷来丰感慨道,“如果说乔布斯在2007年展示的iPad和iPhone还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事物(仍然是电脑和手机),那么今天的多轴无人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机、可穿戴设备、智能机器驮驴、机器人厨师则是人们之前都无法想象的。而这些科技巨头都在布局围绕硬件的智能产业。”

比如,谷歌过去是一家纯互联网公司,但现在大街上,一些很酷的“潮人”带着谷歌眼镜招摇过市,一些更酷的人开着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四个州“拉风”。军队里那些懒散的士兵,把沉重的背包放在谷歌智能机器驮驴(BOSTONDYNAMICS制造,被谷歌收购)上,自己悠闲地散步……

而此前制造了电子阅读器KINDLE的亚马逊,现在正在完善多轴无人飞行器为它送快递。AUTODESK利用3D打印机打出来的假肢让残疾人变成了炫酷人群。FACEBOOK用虚拟设备让年轻人体验“真实世界”……

“事实上,这些科技巨头充其量只不过是‘买手’和‘推手’,创造出这些智能新奇小玩意的是一群极客和创客(GEEK &MAKER),而这些巨头们花小钱把创客团队买下,慢慢孵化,一旦养大了,动辄就会撬动百亿级的市场。”谷来丰强调指出。

下一个风口

在谷来丰看来,中国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应放眼2-3年后的未来,那里有一个“智能+”的全新时代正在悄悄来临。这个时代更适合制造业、实业家的口味。目前,中国的新制造业正处在摸索中,而天际间已有一丝曙光,谁先播种,谁先收割。

事实上,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大力布局“智能+”产业,其中,智能机器人便是关注度高度集中的领域。

业内人士指出,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然而目前中国的机器人技术还不足以支撑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中国每年都要向国外购入数万台机器人,面对中国日益膨胀的机器人市场,做中国人自己的机器人,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装备,是当今中国智能装备和机器人企业所面临的严峻课题。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所有中国机器人企业都在默默地积蓄“中国力量”,立志让“中国芯”机器人走向世界,燃起“中国制造”的光辉。

“真正的风口都是千亿级的市场量的,能够带动这样体量的产业必然是由硬件所支撑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变化。”谷来丰预言道,“中国在智能新硬件领域大有可为的地方很多,如今许多中国互联网大佬也不玩单纯的‘互联网+’,同样在聚焦高科技的新硬件。因此我认为,下一个风口正在此处。”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