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餐APP亟待加强监管互联网+

/ 广州日报 / 2015-10-13 09:58

打开手机点餐APP,轻轻一点,就可以看到附近百余家店铺它们推出的琳琅满目的菜品。新生的“互联网+餐饮”使消费者享受到了便捷的消费服务。但是,与这种便捷同时出现的一个情况却是,一些外卖平台公布的餐饮企业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却有很多问题,有的时间已经过期,有的经营地址与实际地址不一致,更有的是挂着羊头却在卖狗肉,店名是“烤肉拌饭”,店铺介绍和实体店铺招牌则是“沙县小吃”,甚至出现了3公里内10多家店铺使用同一个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的情况。

餐饮业事关消费者的基本人身安全,消费者对消费健康的要求高于一般的日用产品。准确的企业登记为消费者提供了合法经营的保证,也为对问题企业、问题产品追究责任提供了线索。而错误百出的证照提供的是无效信息,使企业登记所应产生的效果被肢解,对于保证市场秩序和维护消费安全的作用都大为降低。一旦消费者在这种消费中受到权利侵害,要自我维权或向工商部门寻求法律支持都会困难重重。显然,这不是“互联网+餐饮”应该表现出的常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登记是保证其依法经营的基础性程序,它使企业的经营有了最为基本的法律约束。如果连这个基础都杂乱无章,一些守法意识差的企业就很可能为了追逐商业利益而肆意侵犯消费者利益。目前,随着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工商部门对企业登记总体上实行便捷措施,尤其是对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业态建立的企业,工商部门更是持鼓励、支持的态度,但类似这种在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上的混乱状态,表明相当一部分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而这也是企业诚信不足的一种表现。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改变,互联网企业要想大发展是不可能的。

“互联网+餐饮”企业在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上出现的混乱状况,也反映出工商登记机关在市场管理上的不足。我国的市场管理以前有“重登记,轻监管”的倾向,在登记上设置重重关卡,而登记以后对其日常的经营则疏于监管。在商事制度改革以后,企业登记程序已经大大简化,但目前来看工商部门仍然停留于以往那种坐等企业上门登记的状态,对于登记以后企业出现的变化则了解不够,胸中无数。这种状况如果不加改变,工商部门对于市场的事中监管也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工商部门应该改变长期养成的“坐官”作风,主动深入市场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生的业态,不同于传统的实体店经营,工商部门更是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探索出针对这类企业经营特点的新的登记制度,不让市场监管留有漏洞。

目前,我国全社会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抱有很高的期待,对互联网创业更是持有支持态度。但是,尽管政府工商部门也应该支持创业,但互联网企业并不是“法外之地”,市场要发展,但企业仍然必须履行基本的法律程序,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更不能放松,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切实维护。(周俊生 财经评论员)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