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在深蓝汽车近日举行的产品发布会上,深蓝L06正式亮相。发布会后,深蓝汽车全球市场总监彭钱磊、软件开发总经理苏琳珂就新产品搭载的磁流变悬架技术、智能驾驶系统布局以及产品定位等问题与包括凤凰网科技在内的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

磁流变悬架是智能化创新,深蓝要做技术平权
提及磁流变悬架技术体验升级问题,彭钱磊首次详解了其技术原理与用户价值。
“磁流变真正意义上,它跟传统原理完全不一样,”彭钱磊解释道,“实际上就像水跟冰晶可以无缝切换,大家看过一部电影叫《毒液》,或者现在网上有一个很流行的词是叫‘非牛顿流体’,看上去很软,但是你使劲砸它的时候,它又很硬。”他将其体验价值总结为四句话:“飞坡不跳”、“过弯不偏”、“刹车不点头”、“起步不抬头”,并形象地称之为“公路磁悬浮”。
在彭钱磊看来,磁流变悬架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创新。“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流来调节软硬……原来很多的底盘、减震这些是不可OTA的,磁流变可以OTA。”他表示,系统支持多种悬架模式选择与自定义,具备可持续升级的智能化特性。 谈及与早期应用此技术的通用车型的区别,彭钱磊指出深蓝已迭代至第四代技术。“我们已经在不断迭代……我们已经到第四代,甚至这里面部分用到第五代技术。”他强调,深蓝L06实际与法拉利300万级超跑GTB减震器同款,“这个是正儿八经同款”。

不过,提及成本控制问题,彭钱磊坦言确为挑战。“磁流变悬架和刚才说的激光雷达,包括我们用的3nm车规级座舱芯片,肯定是付出更多成本。”但他表示,深蓝致力于将高端技术普及化,“凭什么年轻人不能享受一些,就是只能让小众人销售呢?” 他透露,磁流变悬架成本较同规格CDC高20%-30%,而国外品牌选装费用通常在1万至2万元,高端车型甚至达数十万。“深蓝这次产品相对来说平权,但是技术还是那套技术。”具体技术指标上,磁流变阻尼调节范围可达100-3000,是CDC(100-500)的6倍;响应速度在10毫秒以内,远超CDC的50-100毫秒。
针对“公路磁悬浮”产品标签的制定过程,彭钱磊表示源于大量用户调研。“我们经历大概45轮用户调研,每次调研大概600、700人,调研之后,最终‘公路磁悬浮’这个是大家选出来的。”他认为,在行业普遍追求电动化、自动化之后,应回归车辆“好开”的基本属性。 “当进行越级的时候,真正在底盘越级的时候,原来的CDC,下一代一定是磁流变。”彭钱磊引用深蓝汽车管理层决策思路称,“用邓总的话说,基本上是没有经过思考,因为它又快又稳,为什么不选它。”门店试驾反馈显示,“磁流变是会自己讲故事的”,目前试驾预约火爆。
智驾双线并行
关于深蓝采用自研DEEPAL AD MAX与华为乾崑智能两套辅助驾驶方案的问题,苏琳珂表示此为长期策略。“我们一直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自研的深蓝DEEPAL AD MAX,一边是华为乾崑智能。”选择自研方案源于用户需求调研,“端到端辅助驾驶有更多的模式,也有非常多年轻人更喜欢的一些功能。”
此外,苏琳珂还详解了自研系统的技术特点:“从更细节的算法上是一段式端到端……通过不管是激光雷达,还是相关的视频类信号直接传到神经网络模型里面去执行的动作。”其优势在于响应更快、更直接,技术路线与特斯拉一致,但增加了安全冗余。“我们标配了激光雷达,让客户能够享受到更加丝滑,更加灵敏体验的同时,他也更加安全。”
彭钱磊补充了一个决策细节:研发团队曾认为纯视觉方案体验可能不受太大影响,但深蓝作为央企背景企业,坚持为用户提供冗余安全,最终确定搭载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方案。 对于未来技术路线,苏琳珂表示会根据车型定位与用户需求灵活选择。“我们在同级做相对领先的,它具有城区NCA,以及更多功能。”彭钱磊强调,深蓝L06搭载的DEEPAL AD MAX在同级中领先,“在这个价位说实话能买到一个跟特斯拉相当的智驾体验”。
【来源:凤凰网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