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CEO最新回应:收入远不止130亿美元,但算力总有一天会过剩

业界
2025
11/03
12:52
第一财经资讯
分享
评论

近日的一期播客节目引发了业界的关注,在其中OpenAI 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与微软CEO纳德拉(Satya Nadella)进行了联合访谈,奥尔特曼在其中否认了明年上市的消息,并透露目前的收入远不止130亿美元,他们还聊到目前是否算力过剩、AI的未来等业界关注的问题。

近期OpenAI在算力基建上万亿美元的豪赌备受讨论,也被质疑存在泡沫。主持人也问及:一家收入130亿美元的公司,如何能签下1.4万亿美元的支出承诺?

针对这一点奥尔特曼展开了反驳,他称,“我们的实际收入远不止130亿美元”,并表示现在有很多人都非常想买OpenAI的股票,“那些在网络上对我们算力支出大惊小怪、担忧不已的人,要是能买到OpenAI的股份,肯定会抢着入场。”他表示如果有股东想卖股份,他完全可以很快地把它们卖给那些在社交媒体上喊得最厉害的人。

奥尔特曼进一步解释,公司营收现在增长得很快,这些基建投资是在前瞻性押注:相信它会持续增长。不仅是ChatGPT的收入,公司还会成为重要的AI云服务提供方,消费设备业务也将成为一个有意义且重要的板块,此外,能让AI自动化科学研究的技术也将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他表示OpenAI的规划“非常审慎”,团队清楚地知道技术能力的演进方向,知道围绕这些能力能构建出什么样的产品,以及能带来怎样的营收。“当然,也可能搞砸,这是我们自愿承担的风险。”但如果拿不到足够的算力,就无法生产出更优秀的模型。

提及当前的算力问题,奥尔特曼直言,总有一天算力一定会过剩,至于是两三年后,还是五六年后说不准,但这肯定会发生,且可能会多次发生。这背后有人类心理因素,也涉及“泡沫循环”。他坦诚表示,供应链极其复杂,各种奇怪的事都会发生,技术格局也会不断剧烈变化。

纳德拉指出,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算力过剩”,而是电力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问题。“如果没法足够快地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完成数据中心建设,那么即使手里有一堆芯片,也可能插不上电。”但是,OpenAI的赌注是,随着智能变便宜,需求会持续爆发式增长。

在一小时的访谈中,主持人也聊到了近期OpenAI的上市传闻,奥尔特曼直接否认了OpenAI 计划明年上市的信息,他表示:“我们没有任何具体的计划或时间表,董事会也没有就此作出任何决定。”他提到,从长远来看,那可能是公司自然会走到的一步,仅此而已。

就在近期 OpenAI完成了资本重组,其非营利实体现更名为 OpenAI 基金会(OpenAI Foundation),并持有约 1300 亿美元的营利部门股权,营利部门则改制为一家公益性公司,名为 OpenAI Group PBC。外界认为这是为上市铺平了道路。

谈及AI的进展,奥尔特曼认为,今年最有意思的是Codex(AI编程模型)的发展。明年,它可能会从处理“几小时任务”跃升到能处理“几天级别任务”,让人类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全新方式创造软件。他对此非常乐观,且相信这种趋势也会扩展到其他行业,这将真正重塑人类创造力的边界。

到2026年,奥尔特曼希望AI能带来哪怕极小的科学发现,那将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时刻。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OpenAI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10月30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明星视频定制平台Cameo对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起诉讼,核心争议聚焦于OpenAI本月初推出的视频生成应用Sora中的“Cameo”功能——该功能可让用户在AI生成的视频中加入任意人物...
业界
北京时间10月30日,微软公司(NASDAQ:MSFT)今天发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业界
北京时间10月30日,据路透社报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正在为首次公开招股(IPO)做准备,估值可能高达大约1万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并使其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获得更大规模...
业界
北京时间10月30日,据彭博社报道,在OpenAI宣布完成重组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律师抨击加州和特拉华州的总检察长没有阻止OpenAI重组为营利性公司,并誓言将继续代表马斯克对OpenAI进行法律诉讼,撤...
业界
北京时间10月28日,据CNBC报道,OpenAI周一表示,若想在AI竞赛中保持对中国的领先优势,美国必须大幅提升新能源产能的投资。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