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Galaxy S24系列在2024年扛起AI 手机元年的大旗,三星“AI for All”的愿景开始逐渐照进现实。三星希望通过将AI技术应用到生活场景中,为用户创造更高效更美好的生活。时隔一年,三星Galaxy S25系列与Galaxy Z Fold7等机型的相继亮相,以多模态技术的深度落地与端侧AI能力的跨越式升级,将这场智能手机的智能化革命推向新高度,进一步拓展了AI技术的应用边界。
多模态交互 重构人机交互方式
三星对AI手机的核心洞察,在于打破单一交互的桎梏。Galaxy S25 系列率先引入的多模态能力,让Bixby实现了文字、语音、图像等全维度等理解与响应,让设备真正听懂用户所需。升级后的即圈即搜功能不再局限于图像识别,能精准捕捉更多内容,让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这种 “所见即所得” 的交互逻辑,在 Galaxy Z Fold7上得到进一步放大,用户圈选游戏画面中的内容,AI 便会即时推送游戏攻略,且无需中断游戏进程,从而让体验更加沉浸。
三星在自然语言理解领域的突破更让交互回归本能。在Galaxy S25系列上,三星已经能够做到“一语直达”的高效操作,让应用之间的体验不再割裂;而在Galaxy Z Fold7上,三星更进一步,支持同时输入多个文档,帮用户进行总结摘要,生成思维导图以及回答用户的相关提问。Bixby更具备了帮助用户创作音乐的能力,用户仅需要输入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快速生成多种风格的个性化音乐,彻底颠覆了传统手机的操作逻辑。
比如“这栋建筑是什么?”“这是什么花?”配合摄像头取景,三星创新的语聊视界功能即可结合画面中的视觉元素与语义分析,实时反馈答案。三星的AI交互还进一步融合了触控、截图、拖放等多种操作形式,使手机不再局限于单一输入方式。借助AI多截图功能,用户只需圈选屏幕上的内容,Galaxy AI就能自动识别截图内容,并推荐翻译、摘要、GIF制作等不同处理方式。
另外,随着Samsung One UI 8系统的推出,三星Galaxy AI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判的新飞跃。多模态交互系统能够将个人数据整合日历、短信等,实现无需手动触发的主动式预判服务,让手机真正成为了用户贴心的AI伙伴。
端侧AI算力 筑牢创新体验基石
AI 功能的流畅落地,离不开底层算力的强力支撑。三星与高通联合定制的高通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for Galaxy)成为Galaxy S25系列与Galaxy Z Fold7的性能核心,大幅提升的CPU和NPU性能,使生成式编辑能力、实时翻译等原需云端支持的任务,实现端侧处理,配合优化的散热结构,即便同时运行AI影像处理与多任务编辑,也能够流畅运行。
算力升级催生了功能创新的爆发。Galaxy S25系列首发的音频橡皮擦功能能精准分离视频中的人声与环境噪音,甚至可单独消除风噪、车流声等特定干扰源;使用Galaxy Z Fold7升级的照片助手,AI可智能识别画面元素,实现物体移动、放大、擦除操作,调整图像角度,并可自动填充缺失的区域,以呈现自然、完整的视觉效果。用户还可使用AI头像功能,一键装饰宠物照片。
能够看出,三星正持续推动Galaxy AI从功能集合朝着更沉浸、更无缝的环境智能演进。据研究机构Canalys预测,到2025年AI手机的渗透率将攀升至34%。随着端侧模型的不断精简与芯片算力的持续升级,AI手机正加速向中端市场渗透,未来更多普通消费者将享受到智能技术带来的普惠红利。在这一进程中,三星展现出了强大的行业牵引力。可以说,三星不仅率先定义了AI手机的核心价值,更以其持续的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迈入一个更智能、更懂用户“以人为中心”的新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