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企业青衫负剑,挑战美国科技巨头,凭什么

互联网
2025
02/19
16:11
分享
评论

蛇年春晚,“宇树科技”秧歌队出圈,掀起了2025年创业创新最热话题。

紧随其后,Deepseek在春节期间爆红,进而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这两大顶流明星背后,输出“东方神秘力量”的杭州市一下成为“全国标杆”,甚至一度引发各地政府“开会反思”。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人心里,杭州早已跻身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杭”这句顺口溜已经成为一线城市的固定搭配。

杭州的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繁荣。

互联网之都、数字经济第一城、合成生物谷、视觉智能第一城到未来产业创新高地,无数个“城市创新名片”多元化体现了杭州这座城市的无限可能与巨大潜力。

杭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曾表示,“财力再紧张也不能去压减科技投入,让创新始终成为杭州的气质”,并提出“三个15%”的科技投入政策,即市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市本级每年新增财力的15%以上用于科技投入,统筹现有产业政策资金的15%集中投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政策支持来强化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的推动。

过去,杭州孕育出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产业领导者。

当下,数字办公、直播电商、游戏、大模型、机器人与自动化、低空经济、空间智能、脑机接口等创新风口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杭州也都已完成前瞻布局。

对未来产业的精准落子,可窥探杭州科技崛起的核心密码。

组成这个核心密码的硬核企业,他们是:深度求索、宇树科技、e签宝、强脑科技、游戏科学等。

杭州硬核企业,挤上全球牌桌

从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宇树科技机器人,到DeepSeek以极低的算力成本超越现有AI大模型,对比可以看到,杭州硬核企业不光在本土一骑绝尘,其更宏大的目标是站上全球竞技场,参与全球顶级玩家PK。

DeepSeek(深度求索)VS OpenAI:OpenAI在全球大模型赛道率先领跑,2022年底发布大模型ChatGPT,上线五天用户破百万,在全球科技圈卷起新的风暴,引发人工智能新一波浪潮。但DeepSeek一经问世,便以极低成本的绝对优势对OpenAI甚至全球大模型竞争格局形成了巨大冲击。随着DeepSeek不断完善,双方博弈将有望重塑大模型行业,改变AI全球竞争格局。

宇树科技VS特斯拉(Optimus)和Figure AI:蛇年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机器人大放异彩,再早些时候,宇树科技凭借四足机器人已成功出圈,作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类及行业级通用机器人企业,宇树科技具备性价比高、动作灵活性强以及卓越的稳定性和平衡性等优势,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机器人感知等领域表现出色,成为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并最早实现落地的企业,与特斯拉、独角兽Figure  AI形成了隔空竞争。目前来看,尤其是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表现硬核,异常“抗打”。

e签宝VS DocuSign:DocuSign成立于2003年,是电子签名解决方案领域的先驱之一,拥有来自全球的数百万用户。e签宝则在国内数字化办公领域长期稳居市占率第一,尤其在本地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技术成熟度更加领先。据亿欧了解,随着CA牌照的加持,e签宝持续推动行业回归信任之本,并在AI大模型上不断发力,完成从SaaS到TaaS的身份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在打造国内签署服务网络的同时,e签宝还积极布局全球业务,作为工具软件赋能中国企业一同出海,在东南亚、北美大展身手,进一步向更广阔的市场冲锋,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最佳可信伴侣,发展想象空间巨大。

强脑科技VS Neuralink:在脑机接口赛道,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是全球公认的领跑者,但强脑科技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强势在脑机接口赛道打开了缺口,成为首家入选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的中国团队,如今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供应商,尤其在康复、大健康、人机交互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目前,强脑科技已成为除Neuralink外全球第二家融资超3亿美元的脑机接口企业,并实现了全球首个便携式高精度脑机接口产品10万台量产。

游戏科学VS动视暴雪:由动视和维旺迪游戏合并更名的动视暴雪,成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之一,旗下拥有《魔兽世界》《使命召唤》等经典作品。2024年8月,游戏科学凭借以中国神话为背景的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战成名,全平台销量打破中国游戏历史记录,成为与《魔兽世界》等相媲美的现象级作品。游戏科技正以独特且有趣的核心玩法、不断推陈出新的多代产品,成为智慧文娱领域的标杆品牌。

如果将这些企业视为一个整体,他们挤上全球牌桌的背后,其实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也是中国科技创新从“跟随者”到“挑战者”的范式跃迁。

这是杭州呈现给世界的一次“非对称创新”突围样本。

杭州:奏响中国科技最强音

1.解码一座城市的创新方法论

当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奥林匹克”IROS大会首次离开欧美登陆杭州时,这座被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的东方古都,正以“数字之城”的新身份重构世界科技版图。

2025年的杭州,不再满足于电商之都的单一叙事,而是以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城市级创新实验,谱写着中国科技崛起的全新篇章。

这种爆发式创新的背后,是杭州独创的“政策链+创新链”耦合机制。

2022年,杭州明确提出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随后陆续发布多项产业政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政策发力点异常精准,杭州将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判断为五大风口潜力产业,并给予了优先发展机会。

时至今日,杭州已逐渐形成“上至全省、下达各区”的“政策链”,为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产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基础。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是,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协同共进,形成了“高校与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区”独特的“创新链”。

在杭州,头部企业、隐形冠军和小微科技企业等多元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2、“杭州智慧”输出“杭州方案”

新年伊始,杭州便“急不可待”发布了2025年版“8+4”经济政策,市级财政资金由去年490亿元增加到502亿元。专门统筹15%的产业政策资金,加大对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支持。

资金流向的背后,是一座城市对未来方向的下注。

并且,杭州还明确要求加快兑付,按照“应上尽上、应兑尽兑、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原则,让政策资金直达快享。

当其他城市还在比拼税收优惠时,杭州已将产业资金投向了“算力券”;在“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平台上,上千家科技企业依靠算法自动匹配,已经快速实现“无感兑付”了。

从“给钱”到“赋能”,杭州用“梯度培育体系”取代“揠苗助长”,用“场景产业化”对抗“技术空心化”,用“政策找人”颠覆“人找政策”,成为城市“非对称创新”的突围样本。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的成功并非是某一领域的拔尖,而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百花齐放。向未来产业创新高地转身的成功实践,构成了城市变革与科技产业耦合创新的“杭州方案”。

由杭州说开去,杭州崛起的背后,实则为中国创新逐渐“站起来了”的飞跃。

在深度求索DeepSeek、宇树科技、e签宝、游戏科学、强脑科技等硬核企业的影响下,全球科技坐标正在向地球的东方位移。

杭州,凭什么?

央视《新闻联播》数据显示,开年后的杭州,平均每天诞生280多家企业,超过70件专利授权,近1700多万元的资金投向初创型科技企业。

如今的杭州,早已不再是单一的互联网电商代名词,而演变成了全国科技重镇。

让人疑问的是,杭州实现转身的推力是什么?

外界在讨论杭州何以崛起时,普遍会归功于良好的资金政策、丰富的人才储备、便捷的政务服务以及完善的营商环境等因素。

但亿欧认为,还应该看到,离不开以浙江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助力。

尤其是浙江大学,在中国创业者群体中拥有极高地位。IT桔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中国AI创业公司高管中,有102位出自“浙大系”,仅次于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

此外,独具特色的三级政策扶持,也为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前沿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早在2003年,浙江省第一次提出了“数字浙江”战略,并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杭州也从过去的“风景天堂”“西湖天堂”,逐步向“硅谷天堂”“高科技天堂”迈进

这种超前的战略眼光,让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得以率先起飞,为整个城市铺就了面向未来的技术底座。

汇聚了创新资源、政策和人才等多方优势的杭州,共同完成了如今这场耀眼的实践。“杭州发布”刚刚宣布的“浙江人工智能名单”披露,经浙江省经信厅确定2024年浙江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50个、应用标杆企业25家、人工智能服务商34家、“数智优品”70项,一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及案例正批量在浙江、在杭州涌现。

当然,优越的营商环境、区位优势以及高效的政务服务能力等,也是外界赞誉杭州的诸多“小细节”。

从“西湖论剑”到“钱塘弄潮”,杭州硬核企业显耀华夏的今天,其实是杭州过去数十年如一日的厚积薄发。

今天的杭州,预示着明天的中国,是一个缩影,亦是一个标杆。(来源:亿欧 王圆磊)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