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论坛太多不知道看哪个?这场论坛的话题价值上百亿

互联网
2024
06/28
14:29
分享
评论

7月6日下午,相约「2024WAIC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生态论坛」。

在ChatGPT、Sora之后,又一个AI概念火遍全球——具身智能(Embodied AI)。

3月18日,英伟达在美国圣何塞举行的GTC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旨在推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方面的突破。

6月19日,在备受瞩目的美国CVPR会议上,具身智能登顶今年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6月21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4)上,华为云正式推出了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并展示了搭载该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夸父”。

具身智能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刮起一阵猛烈的风暴。图灵奖得主、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认为,人工智能领域下一个挑战将是实现“具身通用人工智能”。微软、谷歌、英伟达等大厂都对具身智能展开了大量研究。

从宏观数据来看,具身智能的市场规模可期。MarketsandMarkets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为18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38亿美元。

从实际体感来看,热钱涌入具身智能,并在冷淡的市场环境中独树一帜。据IT桔子统计,2023年中国一级市场机器人行业融资金额达240亿元,其中十亿元量级以上的投资事件数量在4起左右。

行业由此达成共识:AI应用的最好硬件方向之一就是智能机器人。

从概念到应用,从虚拟走向真实,AI模型让机器人有了“更强大脑”,具身智能终于迎来春天,智能机器人也在此刻走向舞台中心。

在时代更替之际,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作为成果转化示范区、产城融合试验场,正式成为上海市南部科创中心及智能制造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名片”。

早几年前,该区域就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四智产业。7月6日下午,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将承办「2024WAIC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生态论坛」,这场论坛价值上百亿,备受科技企业与投资人的关注,不容错过。

1.具身智能:技术巨头的下一个战场

具身智能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图灵在当年的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定义机器像人一样能与环境交互感知、自主规划、决策和执行。

70多年以来,学术界对具身智能有很多讨论,但始终没有破圈,这一概念让人觉得好似科幻电影里的想象。

如今,时光的齿轮转至2024年,AI大模型横空出世,让人一下子想到了尘封多时的“具身智能”不只是概念,而是正在透由技术,飞入百姓家。

所谓的具身智能,通俗来说,就是具身(依赖身体)的智能体或者人工智能。

想象一下,一个能够理解你的需求、与你自然交流,甚至在你忙碌时就能帮你做家务或者打扫卫生的智能助手,这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我们正在步入的现实。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愿景,它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边界,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智能、更人性化机器世界的大门。

去年7月,英伟达推出了VIMA机器人,这在国际机器人竞赛中大放异彩。VIMA不仅能够完成复杂的组装任务,还能在遇到未知障碍时自主规划路径,显示出了具身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今年初,谷歌DeepMind发布了三个具身智能成果,其中一个主打提高决策速度的新模型,使机器人操作速度提高了14%。

英伟达则在今年初投资了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AI,并在此后成立了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实验室GEAR,由高级科学家Jim Fan和Yuke Zhu共同领导,专注于虚拟和现实世界中构建具身智能体基础模型。

在这个如日中天的具身智能战场上,技术巨头们正投入巨大的资源进行研发,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创造出更智能的机器,更是要打造出能够与人类和谐共存的伙伴。

专家们对此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提到:“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它将使机器更加人性化,更能够理解和适应人类的世界。”她的观点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具身智能将会在医疗、教育、家居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巨头们纷纷下场投入这场博弈,这是技术的较量,也是对未来世界的一场探索与定义。

2.智能机器人:工业4.0时代的先锋

智能机器人是AGI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

在工业4.0的浪潮中,智能机器人正在具身智能的加持下,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成为制造业的新变革者。它们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在重塑生产流程和工作环境。

3月中旬,谷歌DeepMind推出SIMI(Scalable Instructable Multiworld Agent),这是一款能够在3D虚拟环境和视频游戏中遵循自然语言指令的通用AI智能体。SIMI的推出,不仅展示了智能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也预示着它们在未来工作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作为工业4.0时代的先锋,智能机器人正引领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汽车制造到电子产品组装,从食品加工到制药行业,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展,它们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推动着工业的创新和发展。

就在今年4月,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具身智能峰会上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至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7.6亿元,而到2029年,该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至750亿元,占据全球市场的32.7%,到2035年有望达到3000亿元。

广阔的市场规模之下,一些变革正在发生。

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为例,作为上海市四大人工智能创新融合载体之一,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四智产业,其区域内聚集了“机器人天团”,比如我们熟知的达闼机器人、方酋机器人、博珖机器人、智世机器人、鲸鱼机器人、海神机器人等等,这些代表企业在今年更是乘势而起、动作频频。

达闼将发布最新力作——人形双足机器人XR4。全尺寸、全功能的通用人形双足机器人XR4。这款身高168cm、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的全尺寸双足机器人,不仅拥有超过60个智能柔性关节,还能以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移动,手臂可承载10公斤重物。这背后正是AI模型和具身智能的力量。

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技术的深入,智能机器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推动工业的创新和发展。

3.在上海,探索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的交汇点

那么,具身智能将如何重塑人机交互的未来?具身智能与人类认知:模仿还是超越?智能机器人又有哪些最新的亮眼表现?

2024年7月6日,上海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这里将举办一场前沿盛会——「2024WAIC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生态论坛」。

这场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闵行区经济委员会主办,闵行区投资促进中心、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承办,甲子光年协办的论坛,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智慧的碰撞,预示着智能科技与人类生活融合的新篇章。

此次论坛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投资人以及初创团队。他们将共同探讨和分享在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行业趋势、技术突破以及市场机遇。

本场论坛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聚势未来」。

在千帆竞发篇章,我们将直击三家企业产品的首次发布,包括非夕具身智能大模型框架、飒智双臂机器人、钛虎人形机器人与高性能机器人关节发布。

同时,长三角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联合体将正式成立,在营商环境推介环节上闵行区将展示其商业环境的优势和特点,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趋势分享及图谱也将首次亮相。

在百舸争流篇章,我们将聆听三位神秘嘉宾的主题演讲,他们中有院士,有专家学者,如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执行院长虞晶怡等等,他们将在演讲中探讨具身智能的多维融合,共话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的双向奔赴。

在聚势未来篇章,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卢策吾,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付宜利将带来主题演讲,探讨具身智能与人机交互的未来。

在圆桌辩论环节《具身智能与人类认知:模仿还是超越?》,来自梅卡曼德、宇树科技、优艾智合、钛虎机器人、非夕科技、飒智智能等行业领军企业的代表将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索具身智能的无限可能。

「2024WAIC具身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生态论坛」不仅是一场科技盛会,更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在这里,我们将见证智能科技如何改变世界,如何塑造未来。

7月6日下午,我们上海见。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