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出海旗舰「米可世界」:外派机会丰富,产研、运营仍缺人|春季招聘报道

互联网
2024
05/23
18:03
分享
评论

在跌宕中淬炼,寻找有目标感的“小CEO”  01

多国籍多地区,上千号员工如何“齐心齐力”?  02

关于「米可世界」,你还可以领先其他求职者了解这些  03

职场Bonus获悉,全球在线社交娱乐平台公司「米可世界」正积极招聘产品、研发、海外运营方向的核心骨干和业务Leader。当前重点在招部门为国际运营部、产品和研发部,在创新产品线上有多个技术负责人岗位,对标阿里P7/P8职级。该公司现阶段以社招为主,每年高峰期为3月~9月,从去年起也开始尝试做小规模校招。本次招聘的涉及的工作地包含北京、深圳、迪拜、洛杉矶、大阪、开罗、曼谷、雅加达、胡志明市、伊斯坦布尔等。 米可世界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社交出海的旗舰平台,也是港股上市公司赤子城科技的子公司。米可世界旗下拥有全球化直播娱乐社交平台MICO、多人语音社交平台YoHo、多人游戏社交平台TopTop、音视频陪伴社交平台SUGO等多款全球化在线社交娱乐产品。目前,米可世界产品家族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东、东南亚、日韩、北美等地积累了超1亿用户。中东是米可世界的一块深耕市场。结合“社交+娱乐”的模式,米可世界在此积累起了最早的本地化运营经验壁垒,并逐渐成长为少数能在出海当地布置完整组织架构的中国公司。如今,米可世界社交娱乐业务的先发优势也拓展到了全球多个市场。出海行业的高成长性也是加入这家公司的底层红利。对求职者来说,入职一家出海10年、深耕本地的的中国企业,一个潜在的机会是:你有更多机会被外派出国,见证互联网在世界另外一些角落的崛起。职场Bonus获悉,目前米可世界海外本土人员与中方人员的比例约为1:1,前方本土团队有更多的人才需求。中东、东南亚等市场长期招聘海外运营,部分市场的海外运营岗“100%外派,入职即出国”,不要求会当地语言,但必备要素是英文流畅,可作为工作语言。此外,产品研发负责人、个别职能岗位和研发Leader岗位也有出国外派或到海外出差的机会。2024年4月,职场Bonus探访了米可世界位于北京霄云路33号大厦的办公室。透过小型会议室的玻璃墙,我们看见一张外籍面孔正在和同事认真讨论。茶水间角落里放着一台娃娃机和公司周边架“米可小卖部”——公司的文娱色彩注定不会让办公室氛围暗淡。两位年轻员工走进了隔壁开放式阶梯会议室,坐在被午后阳光斜照的蒲团上开始聊事情。在米可世界负责招聘的HR告诉我们:总的来说,公司期待自驱力和目标感强、有全球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入。这栋大厦里,除了占据两层楼的米可世界外,还有母公司赤子城及旗下另一家全球化精品游戏公司索洛幻想。一面墙上巨大的世界地图吸引了职场Bonus的注意:这里展示了公司分布在全球各处的办公室。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再次提醒了我们——当大众的视线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互联网大厂,一些出海公司正试图通过全球化产品“弯道超车”,成长为格局不输大厂的商业体。

image.png

image.png

在跌宕中淬炼,寻找有目标感的“小CEO”

“缺人,非常缺人。”2016年,米可世界运营副总裁Homer刚去印尼,就面临了人才困境,“当时常驻印尼的人员只有20多个,整个市场都找不到直接合适的从业人才。”Homer是米可世界的创始团队成员,曾在通信行业积累过海外工作经验,2016年加入米可世界后一直负责海外业务,泰国、印尼是他当时起步拓展的市场。回顾过去,Homer认为米可世界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是团队建设,其中“人才招聘管理如何适配业务的快速增长”也是一门重要课题。2016年正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欣荣之时,所有公司都在抢占国内市场,少有公司选择做出海——而就在此时,米可世界选择将自家业务落地到了东南亚。 Homer几乎是一到印尼就开启了疯狂面试。早期,由于运营人员需要和用户沟通,为此Homer招人的首条标准就是要懂当地语言和文化的本地运营。 一年下来,Homer面试聊过的人选至少超过200人,但几乎找不到成熟的人才。他决定接受新人,招到人再培养。只要有人,就能把业务先铺下去。“我们会不断反思复盘一些决策带来的后果。”Homer向职场Bonus提到了2017年公司经历过的一波降本增效,“当时一方面出现了人员冗余,另一方面也因为光看用户规模和流水,没有顾及利润和现金流。”在职场Bonus看来,米可世界能避开后疫情时代的裁员潮,一大因素在于2017年的裁员阵痛里所获得的“关注利润率”的教训。2018年,米可世界转亏为盈,经历过那次考验之后,“经营思维”已深刻根植在团队的基因里,造就了米可世界“始终创业”的文化。与此同时,找到“更有目标感的人才”也成为了公司招人的准则之一。“公司经营目标需要层层拆解,所以需要团队的每个人有很强的目标感和主人翁意识”,Homer解释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战略方向是什么、如何实现目标……我们希望公司员工都能去关注,而不是只有CEO或者管理层了解。”对于目标的拆解,Homer解释:“比如这个月营收要做到1000万,那么拆分下去每周、每天你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达成这个目标?”在OKR制度尚未在业内泛用的时候,米可世界便开始要求团队清晰规划各自的工作目标。“我们希望员工成为‘小CEO’,在各个业务领域培养出目标感强、独当一面的人才。”Homer强调。他也分享了目前公司的出海策略:“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策略是先在一个市场做成,然后快速复制到其他市场。”除了市场拓展,产品研发是米可实现增长的另一条路径。“因为海外市场的文化多元,不同地区的用户、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群体,会有各种细分的社交娱乐需求,所以我们会不断开发创新产品,丰富产品矩阵。”Homer补充道,“依靠在海外的本地化积淀,新产品的落地会更快,试错成本也更低。”Homer表示,公司长期保持对两类人才的招聘诉求:一类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务负责人,分管一个产品 / 地区的业务和目标任务;另一类是有清晰规划的新人,应届生或1~2年经验者皆可。“我们在2020年按这个标准招的一批新人,现在已经成长起来,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负责人。”他认为学历背景并非米可世界招人的必看标准,匹配的过往经验和能力也能为面试加分。

image.png

多国籍多地区,上千号员工如何“齐心齐力”?

“谁能做出好看的PPT,谁对团队的贡献就更大吗?” “在工位讨论声音更大的人,就比勤勤恳恳不懂表达的员工更优秀吗?” “现在A市场的收入和业务规模,凭什么能作为战略市场?”

这些尖锐的问题,不是员工间的私下吐槽,而是面对CEO的直接发问。每个季度都会有这样一天,米可世界CEO Sean站在在总部的开放式阶梯会议室的中间,面向全球线上线下1000多位员工进行交流。这一活动在内部叫做「CEO面对面」

“公司开辟的全球市场越来越多,员工数到达了一定量级,难免存在沟通信息缺失的问题。所以CEO想通过这种形式跟大家同步公司发展的最新情况,并且收集来自全球员工的反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公司存在的问题。”米可世界HRBP Jenny向职场Bonus解释道。

在「CEO面对面」,所有人可以提出任何想提的问题,大到公司战略,小到增加厕所坑位——似乎只有想不到,没有不敢提的问题。 在职场Bonus看来,在一家公司处于千人规模的时候,这种服务于“扁平化管理”的仪式,能鼓励员工以主人翁精神去思考和发声,助益组织对齐目标,并能不断发现和修正问题。

“我们的花名制度也是为了减少层级感,提高效率,沟通更直接。”米可世界的HR团队补充道。对于新员工,米可世界也帮助他们高效获取信息、融入团队。在如今已经规范化的新员工培训里,CEO Sean会亲自介绍公司发展历程及业务概况,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新人对公司文化的直观感受和完整理解。在新人入职当天,各部门会通过线上文档同步、老员工带教、主管辅导等方式来提供业务上手指引和团队融入帮助。HRBP则通过定期访谈来了解新人对落地融入情况的反馈。

除了做到扁平高效,跨文化管理也是一家全球化企业的重点课题。米可世界的雇员分布在全球各地,不同地区的当地人员平均水平难免存在不一的情况,米可世界需要管理职能的角色能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

比如,作为米可世界的埃及运营,Jack就发现了大部分埃及人不懂什么是运营,也不知道怎么做好运营。 “这和埃及当地情况有关。埃及本土很少有互联网公司驻扎,导致当地员工没有接触过运营岗位,自然不知道怎么做好一项运营工作。”Jack解释道。

为此,埃及员工入职后会先由中方员工带教一段时间,学习运营的概念和方法,在各个具体环节上得到充分引导,养成最基础的运营工作习惯。

不过,Jack也表示,只要学习意愿强烈,这些工作技能无论是中方员工还是外籍员工都能很快掌握。“我们不会区别看待本地员工,所有重大的业务决策,都会让本地员工参与讨论。” 

米可世界的HR告诉职场Bonus,公司希望和全球各地的人才共同成长,2023年还启动了「文化大使」活动:总部会邀请全球各地办公室的代表员工来到北京,深入了解米可世界的公司文化;借此机会,也能让总部办公室的同事们感受到来自出海目的地的文化交融。

image.png

关于「米可世界」,你可以领先其他求职者了解这些

职场Bonus:想知道一位典型的米可世界海外运营人员的工作体验是什么样的? 

Jack :相对于其他全球性的社交产品,米可世界更专注于为不同地区的用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在重点市场会做得更精深、更本地化。我base在埃及主要负责产品在中东市场的用户运营,还会做一些市场方向的工作。在带团队方面,我在管理一个由几十人组成的团队,包括中方成员和本地员工。总结下来,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三件事:“翻译”:把用户的具体意见加以梳理,变成产品经理能看懂的“产品需求”;“沟通”:利用自己对中东文化的认知,用中东人接受的方式处理客诉,和用户处成朋友;“带领”: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共处,真诚沟通,寻找问题最优解。

职场Bonus:面对中东市场的文化氛围,中企员工要如何“摆正身姿”? 

Jack :我们需要充分保持平台的中立性,比如通过人道主义方式对某些事件做出回应,避免触及当地的敏感话题。运营人员需要注重维护一个健康、和平的社区环境。我们需要对这片土地的历史和当下保持敬畏,不触碰涉及政治、宗教、文化等方向的敏感话题。

职场Bonus:能否分享一些你在米可世界沉淀下来的工作心得? 

Jack :大概有三点。第一,相信团队:一个人的能量永远是有限的,团队的成长才会让整体效率提升,让结果更好。第二,追求“简单”:米可是一家创业氛围浓厚的公司,强调结果导向,公司追求“简单”的价值观也提醒我们去简化业务流程,让整个工作更高效。第三,保持热忱:你需要认可自己的工作,对中东的文化保持好奇心与尊重,别害怕遇到挑战。

职场Bonus:你在中东的工作有何特殊性和独特性? 

Jack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看到了一个更大的,更不一样的世界。加入米可世界前,我也是在做驻外的工作,当时是在东非,那时我也很拼啊,但是发现努力了半天,效果不是很好,总是拿不到好结果。后来我加入了米可世界,开始负责中东的业务,我发现中东确实机会更多,也更适合社交娱乐业务的发展:中东有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在语言、文化上都接近,这有利于我们业务的扩展。另外中东既有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海湾土豪国”,这让我们的团队既能拿到优质内容,又可以保障商业成功。

职场Bonus:海外运营岗最看重什么能力? 

Jack :面试考察有三个关键点:服务与影响人的能力,跨文化管理与协调能力,自我驱动力。做好海外业务需要高情商和耐心,以及有能力和好奇心去加强对当地文化的深刻理解。自驱力也非常重要,中东是个需要长期主义者的地方,不坚持下来,也很难拿到最大的果实。

职场Bonus:应聘时的语言门槛究竟有多高? 

Jack :大部分场景,掌握英文沟通便足够。懂当地语言会有更能深入理解当地文化的优势,但应聘者也不必太担心自己会不会当地小语种。就拿阿语地区来举例:通常国内学校里教的都是阿拉伯语的标准语,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方言,即便你阿拉伯语说得很好,但当地人可能也会听不懂。到头来英文才是交流的共同语言。

职场Bonus:能简单介绍下今年米可世界的招聘概况吗? 

Jenny :公司目前既有成熟业务的岗位需求,也有创新业务的岗位需求,我们今年上半年的招聘规模相当于去年全年,岗位需求量比较大。目前公司孵化的几项新业务起势很快,对人员的需求,特别是高阶技术负责人的需求很迫切,我们希望候选人能够从0-1带动整个产品运转起来,后续的发展空间也很大。我们面试流程相对大厂也很快。如果候选人是离职状态,最快可以在一周内完成所有流程并到岗。

职场Bonus:被外派出国的员工都有哪些可选国家、薪资福利和保障?  

Jenny :我们在阿联酋迪拜、埃及开罗、泰国曼谷、印尼雅加达、越南胡志明市、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地都有运营中心,员工可能会被外派到这些国家。部分市场的海外运营岗100%入职即出国,产品岗位、研发Leader岗位等也有出国外派的机会。公司会为中国籍驻外员工配备海外保险/商旅无忧险,也会给到比较高额的补贴。以中东国家为例,员工外派有100-150USD/日的驻外补贴。

职场Bonus:很好奇做全球化的文娱生意的公司,年会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玩法?

Jenny :我们的年会更像庙会,吃喝玩乐什么都有,员工自己组织表演节目,怎么开心怎么来。去年年会我们每个员工都获得了价值3000元的奖品。(职场Bonus:有点酸了!)

职场Bonus:公司薪酬和考核体系是怎么样的? 

Jenny :公司执行15-19个月薪酬制度,对应的绩效评级区间为B-S级。每年,拿A-S级绩效的绩优员工约有30%,其中S级绩效的人员约5%。拿B级绩效的人员约有60%。

年度优秀员工,年底大概会拿到6-10个月的奖金。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