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米粒云服看见服装产业格局如何被AI重塑

互联网
2024
05/22
14:08
分享
评论

今年,新中式风靡、国潮涌起,马面裙、新中式旗袍、对襟开衫等听起来颇具年代感的老物件变身成为时尚穿搭的潮品。仅今年前两个月,马面裙线上就卖了近7个亿,同比暴涨560%。风口之上,有的商家赚的盆满钵满,也有的商家望风兴叹。究其根本,在于服装制造商对于市场预判不准确,产能无法匹配日新月异的个性化需求。

为了提升服装供应链效率,将AI引入传统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成为了传统服装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大势当下,有这样一家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公司,入局传统服装产业,利用AI重塑服装产业格局。

设计端:文生图,图生衣,一人一款

AI设计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早在AI兴起的时代,就有不少服装企业利用AI辅助设计。AI让每个创作者都拥有了新质生产力。AI介入服装产业,人人都可以是设计师,文生图,图生衣,一人一款极具鲜明个人标签的国潮单品。对于设计师来说,服装AI设计产品融合了AIGC大模型的能力,可以提供灵感和创意、加速设计过程、帮助设计师提高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高效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爆款。

在AI辅助设计的基础上,作为上文提到的服装行业“搅局者”,米粒云服不仅仅实现文生图,图生衣,更加打破小批量“伪定制”,真正实现“一人一款”的小单快反。米粒云服在做的国潮并不是在帽衫,T恤上印中国字,也不是在传统中式上印中国纹样。用户通过米粒云服平台,将任意中西方文明催生的图案及纹样印在中国人自己的版式上,形成真正的新中式。米粒国潮打破老规矩、老传统,形成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国潮文明。

制造端:AI打通服装生产制造链,指数级提升生产效率

传统服装生产模式下,客户从有需求到成衣交付一般要经历23道工序。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规模经济范式,成就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单件定制单,这对生产效率和协同生产方式提出更高要求,包括上游面辅料的稳定供应、中游制造端的高效产能、下游品牌端、销售端的数据及时反馈等,最终目的是实现“以销定产”的柔性生产模式。

米粒云服通过数字孪生、虚实融合,以虚促实,不用改造就能用数字驱动传统工厂,高效无缝整合到平台。仅用一个月时间,就链接12家传统服装生产工厂及10家面料厂商。建立起第一阶段AI供应链矩阵系统。真正实现大规模单件定制,改写了服装产业游戏规则。

销售端:以销定产,零库存压力

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服装产量223.7亿件,实现营收13697.3亿元。在这风光的万亿级数据背后,却隐藏着千亿级的巨量库存。库存问题在服装行业存在已久,传统供应链的模式就决定了“巨量”库存的存在。

AI的引入将彻底解决巨量库存的痛点,利用大模型生成的数以亿计的纹样,配合AIGC发挥无限创造力,即时设计,即时生成3D服装原生单品。服装柔性仿真还原真实渲染效果,所见即所得。仅需要半小时,用户即可将“我中意”的图案变成“我穿上”的定制服装。从此,服装厂不再有测款、备货及库存积压的风险,真正实现以销定产。

采访最后,米粒云服创始人苏明华先生还透露了米粒云服未来三到五年发展的几个重点,其中有三点都与AI有关:1、继续提升高品质多元化纹样的持续供给能力;2、将生成式AI广泛用于纹样创作和用户运营,提升服装工业化水平和运营效率;3、创新商业模式,利用生成式AI、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扩展衍生、线下等新商业模式。

其实,不用三五年,一年后再回头看,AI正在改写服装产业的走向和格局,就会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