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格力每年需要50亿元至80亿元的芯片

业界
2019
12/16
08:40
上海证券报
分享
评论

《中国证券报》12月16日报道,自从芯片上升到国家战略,全民“热”芯。最新的产业动态是,珠海市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要携手创“芯”了。

12月13日,2019中国(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高峰论坛在珠海举行,新昇半导体(硅产业子公司)总经理邱慈云、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黄庆等半导体产投届大咖齐聚珠海,热议“芯”未来。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圆桌论坛上建议,谈“芯”要落地,而且要落到传统制造业这个“地”,格力每年就需要50亿元至80亿元的芯片。

产业大咖阐述新机遇

“这是我见过所有制造业里最为复杂,最有科技含量的制造。”在本次论坛的主题演讲中,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于燮康如此描述半导体的复杂性。

对于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于燮康给出了三个发展方向的建议:

一是延续原有CMOS技术发展,持续朝摩尔定律方向进行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元件设计;

二是透过SIP(3D)封装新技术,从系统发方面全面改良,将环环相扣的芯片供应链整合在一起;

三是脱离原有以硅(Si)为基础的CMOS元件制程,逐步转向将新材料(碳化硅、氮化铝、氮化镓、金刚石等)等新技术应用在高温、高频、抗辐射等领域,创造更高性能、更低能耗的IC制造型态。

插播个小彩蛋:

上市公司上海新阳持股近9%的硅产业,即将登陆科创板了。硅产业的高管在本次论坛上披露了其大硅片的最新进展。新昇半导体(硅产业子公司)总经理邱慈云在主题演讲中披露,截至目前,新昇半导体已经拥有30家国内外客户,12英寸大硅片累计出货超过100万片,其中器件正片出货量也超过了7.5万片。

“新昇半导体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国际级硅片供应商。” 邱慈云表示,在国家集成电路政策的推动下,国产大硅片是战略需求,大硅片商业化道路则是一项艰巨系统工程,需要资金、技术、管理和客户。

邱慈云的底气源于巨大的市场需求。

汽车电子成为风口,物联网成为8英寸晶圆重获新生的关键驱动力,5G开启智联未来……。比如,有数据显示,到2030年,一辆电动汽车中,电子元器件成本将上升至约占整车成本的50%。

上证报记者近日草根调研也显示,目前芯片需求旺盛,8英寸特色工艺产能持续吃紧。

董明珠建议与制造业协同

珠海也要创“芯”了。

珠海市市长姚奕生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介绍,当前,珠海正积极携手澳门,努力集聚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本次论坛上,珠海市也发布了一系列创“芯”措施,包括举行了珠海先进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中国先进半导体一站式IP及定制量产中心成立仪式、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与珠海市集成电路项目成果转化签约仪式等。

芯片产业到底应该怎么发展?珠海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

“我是被珠海市国资委‘骗’到了会场,但也是主动来的。”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从来不缺“惊人之语”,她说主动参会,是希望更多了解芯片及芯片界人士,期望芯片与格力碰撞出火花。

董明珠参观大会展板,左一为珠海国资委主任

在本次论坛的圆桌环节,董明珠建议,发展芯片,要落地,落到传统制造业这个“地”。董明珠认为,每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企业的生生死死,但我们要想办法(采用新技术)要减少这种“死亡”,珠海良好的制造业就是做好芯片的基础。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圆桌环节,华登国际董事总经理向董明珠提出一个很具挑战的问题:我们投资了几十家国内半导体公司,想为中国公司服务,但之前就被国内公司拒绝了,他们不想用国产芯片。

“那是你没有找对人,找我,我就全用你的(芯片)。”面对尖锐的挑战,董明珠应对自如地表示,格力每年就需要50亿元至80亿元的芯片。

格力怎么做芯片?

“我并不是要独家做这个事情,而是采取大家协同发展的道路。”董明珠说,讲到做芯片,外界对她的评论太多了,但她自己有坚定的信念。

格力电器目前已经参股了芯片细分龙头闻泰科技,并拟参投三安光电——led芯片全球龙头,并在研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来源: 上海证券报】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格力 董明珠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