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短期能盈利吗?

电商
2019
04/30
10:40
老铁
分享
评论

4月24日,拼多多公布了2018财年详细数据,较之此前公布的简单版本,在财务和运营数据维度上均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同时,黄峥也发布了上市之后首封股东信,表明“现在的拼多多也具备了产生大额营收的能力”且“账面上的短期费用也有极强的随时可调性”。

换言之,虽然当期的运营策略不会发生变化,但黄峥认为拼多多已经是一家“可盈利公司”。

我们仔细研读了拼多多上市以来所有财报信息,试图来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拼多多是否具备并做好盈利准备;当下拼多多究竟在采取何种策略。拼多多是否具有短期盈利能力?

2018财年,拼多多总营收为132.2亿元,但当期运营亏损为108亿元,其中市场费用为134.4亿元,普遍性认为拼多多当前仍然是一家巨亏型企业。

那么,黄峥所言的“账面上的短期费用也有极强的随时可调性”又在何处呢?

其一,基于股权支出的成本

随着2018年的上市,股权支出成为拼多多当季的主要支出项目之一,见下图

拼多多短期能盈利吗?

摘自拼多多财报

2018年基于股权支出为68.4亿元,其中涉及管理费用的达到62.9亿元,市场费用中也有4.05亿元是股权支出。

股权支出在财务报表中虽然以“成本费用”体现,在具体运营中具有以下属性:其一,股权投资主要为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在基础工资之外的支出,并不占用现金流;其二,随着企业日益成熟,股权支出成本也会逐渐削减,占比和总量都会调低。

当期拼多多亏损的108亿元,若排除股权支出因素,该数字将回调相当大比例,亏损率也将极大压缩。

其二,市场费用的支出

市场费用是拼多多最大成本,2018年期间的134.4亿元,占当期营收的102.5%,该数字在2016和2017年分别为:33.5%和77.1%。

基于此数据,对拼多多衍生出两大讨论:1.市场拉动流量,一旦市场费用收缩恐难以支出发展;2.获客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根据拼多多此前公布数据,市场费用的构成主要有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如优惠券和流量投放)两类,规模比例在1:1左右(上下或有浮动)。

考虑到品牌广告效果具有较强的滞后性,此前财务学界也有观点认为品牌类广告支出应纳入无形资产,进行长期摊销。也即,品牌广告目的在于未来长期经营的美誉度,是今天向未来的投资,将品牌广告纳入当期获客成本是较不客观的。

2018年拼多多上市,期末MAU达到2.72亿,渗透率在成长,旨在提振用户信心的品牌广告暴涨本在情理之中。

从此角度看,拼多多短期流量来自效果广告,长期流量的蓄水池在品牌广告,理论上短期内对品牌广告进行调整(效果广告保持现有规模),并不会立即反映在营收增长中,这或许也是“账面上的短期费用也有极强的随时可调性”的一大因素。

其三,现金流量的正向循环

从损益表看,拼多多虽然是一家巨亏企业,但若在现金流表中观察,拼多多的运营状况要明显转良。

2016-2018年,期间三年内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8.8亿元、968.6亿元和776.8亿元。

现金流状况相当良好,根据运营观察,其原因在:

股权类支出占比较大,虽然影响了损益表,但对现金流无任何压力;企业由自营生鲜商业模式转型为“拼购”平台之后,借社交流量,对商家吸引力开始放大,其中商家押金从2016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1.9亿元,且随着交易规模增长,商家在平台也沉淀大量资金,2018年达到74.4亿元。

关于股权支出部分,前文已有详细论述,我们重点看第二大因素。

拼多多商家押金在行业整体中处于中下水平,该部分无太大争议,我们来看平台对商家的应付款,2018年为172.8亿元。

上市之后,拼多多面临一定的品牌性危机,若商家信任感降低,理应从平台快速取走余额,造成平台挤兑现象,从对商家应付款这一目录看,2018年是2017年的1.75倍,仍然大比例增长。

当期GMV较上期增长234%。

短期内,商家对拼多多的信任度大致良好,但考虑到GMV增速要较快于对商家应付款,说明当下平台:

要通过品牌类广告投入提高商家信任度;对商家仍要采取一定的补贴措施,2018年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佣金减免,其后也要加强。

从以上信息看,看似巨亏之下的拼多多,对一些财务科目的调整,看到中短期盈利的机会和空间,表面的亏损也不说明本质问题,黄峥也示短期内要坚持原有方针,做战略性亏损,其原因除上文的品牌类广告对用户和商家信息之外,还有何原因呢?

黄峥究竟在坚持什么?

从上市至今,拼多多一直在强调“C2M定位”(Customer-to- Manufactory),即,通过消费者端直接反馈到工业上游,去中间化,提高零售端对产业的影响力。

关于此理论的原理和优势,市面中已经有相当多描写,我们不再赘述,只从当下拼多多的布局入手讨论。

我们整理了2017年末和2018年末,拼多多员工构成情况,见下图(单位:元)

拼多多短期能盈利吗?

一年内,拼多多员工总数增加了2.2倍,其人员增长最快的为产品研发和平台运营两大类。

研发费用由2017年的1.3亿增加到2018年的11.2亿,增加7.6倍,其中原因为:拼多多技术人员多来自谷歌、微软等知名企业,人员薪水(包括股权)支出占比较大,这也是未来增长的潜力所在;

在财报中,拼多多也披露了技术员工的主要工作,分别为:大数据分析、AI和机器学习、数据安全。

这些也都C2M模式中的关键,从员工分布中看,拼多多着实在坚持既有C2M方针,研发人员已经占员工总数超过一半,已说明问题。

此外,农产品上行也是拼多多的一大重点。

在拼多多资产负债表中,尚未看到固定自然的大幅度增加,黄峥公开信也表示当前不会采用自建物流的方式,与“第三方”物流合作仍会是主要手段,农业上行工作中,拼多多会更倾向于“撮合者”定位,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效率。

这也意味着,中短期内,拼多多的走向的观察将会集中在:

云计算和物流坚持不自营,会减缓企业的现金压力,这也是接下来长期盈利的利好点;在现有农产品上行操作中,拼多多以数据、信息等资源整合来切入的做法和效果开始显现,如在云南保山的“多多果园”案例中,两个贫困村的地理、物流、产品等信息,被纳入拼多多“农货中央处理系统”,成为这个覆盖全国主要农产区“天网”中的一个小点,以实现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目标。

整体看,拼多多中短期内仍然不会碰庞大和繁杂的基建(2018年财报中看不此端倪),强化技术发展,以轻运营方式快速成长。“每天产生的快递要占整个中国快递总量的20%以上,并且有能力去解决上游和中间环节的物流问题。”拼多多创始人兼CEO黄峥2018年11月的采访,再结合财报,拼多多短期内”轻”的策略也不会改变。

总结全文,在财务数据的调整中,拼多多理论上是可以缩小亏损甚至是盈利的,这也是“轻”运营企业的模式优势,但随着拼多多运营逐渐深入,无论从管理、获客还是线下资源的整合,拼多多都不容轻视,我们也会对一些关键运营指标进行长期观察。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拼多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4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拼多多列入侵犯知识产权的“恶名市场”名单。
业界
4月3日消息,美团CEO王兴今日晚间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财经》杂志《人物观察:黄峥的100种偏执》一文,并表示“接下来几年,看拼多多的黄铮和淘宝/天猫的蒋凡这两个非常聪明的人如何较量,应该会很精彩”。
业界
网红店主的一篇长文将阿里与拼多多推入“二选一”风口。对此,拼多多方面披露了疑似阿里方面要求品牌商关闭拼多多店铺的截图,并喊话“停止对拼多多的污蔑”,阿里方面则尚未作出回应。
电商
4月3日消息,针对网红店主赵大喜在微博发布的《请停止你们的盗窃行为!》文章,拼多多小二回应称,拼多多“大喜服饰旗舰店”与淘宝“大喜自制店”系一盘货,发货地址一致。
业界
  上周开始,苹果官方陆续在官网上线了新一代iPad Air、iPad mini、AirPods等产品,其中新款AirPods二代无线充电版官方报价是1599元,但有网友爆料在拼多多平台上最低只要1008元。有的商家还打出“不是...
电商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