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科技公司IBM长久以来保持着美好声誉,当它淡出消费市场很久后,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因为它想要变年轻。
在PC时代,IBM和微软、联想等公司展开了一场复杂博弈。霸主地位争夺的过程中,IBM用两年时间迅速拿下了个人电脑的半壁江山,1992年推出了ThinkPad笔记本电脑。由它亲自养育的天之骄子,此后转手给联想,推动了后者的大众品牌认知——至今还是每个商业人士的首选品牌。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黄金期过去和革命性互联网应用冲击,IBM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受欢迎,不断卖出业务,开始向云服务、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领域发展。
1
正是公司转型让组织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动,2012年现任CEO罗睿兰启动了一项重大改革,大量招聘八零后员工。在这家公司,核心的人力资源策略似乎都能从中这次找到源头。
他们对千禧一代(1988年-1999年出生的群体)和婴儿潮一代(1946年-1964年出生的群体)的讨论,都建立在比较视角之上。IBM 企业咨询服务发表的一篇论文就能看出官方明显偏好,前者“具备创新精神,也更善于接受新技术”,后者被描述为“老人头”、“灰发族”。为了在新技术上取得成功,他们后来反复提及“成为一个拥有千禧代思维的主体”的口号。
让人怀念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时IBM还是员工眼中的好老板,曾承诺即便经济衰退也不会裁员,传达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凝聚力。现在,IBM已届107岁高龄,被年龄歧视的新闻缠身。
经媒体调查, 过去五年内(从2012年底到2017年底)IBM的员工总数少了5万多人,而且它裁掉了逾两万名 40及 40 岁以上美国员工,约占这几年针对美国员工之裁员总数的60%。
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外界的关注,过去做出的一系列不当举措被媒体和员工不断被揭发出来。
2019年1月,一名前高管向法庭提交了对老东家IBM的诉讼书,一份相关法庭文件显示,IBM经理们曾经讨论过如何使公司员工年轻化,以及将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彭博社的这篇报道再次印证了年龄歧视的事实。但是他们仍然试图美化一切,以“提升和转移”的名义,将那些原本在发达国家等主要市场的员工调往哥斯达黎加和印度等地。
该高管称,自己是因为年龄被解雇的。他在1月4日要求法院强制IBM出示文件的其余部分。而IBM从未说过被要求的这份文件是不存在的,只是拒绝出示,试图掩护幕后之人。
当然,这种选择背后的商业逻辑非常清晰,放弃高工资辖区,达到削减人力成本的目的。据《纽约时报》2017年报道,虽然IBM总部位于纽约,当时在印度的员工人数已经超过美国的员工人数。
3
IBM的回应则抓住了一个诉讼书忽视的要点——团队中还有比该诉讼人更年长的人,从而表明聘用立场:取决于员工技能和商业条件,而不是年龄。
官方发言人Ed Barbini说,“事实上,自2010年以来,我们的美国员工在年龄上并无区别,但是因为我们加大在技能和再培训方面投资力度,让员工的技能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还不清楚谁是内部文件的参与者,以及那是否反映了IBM实施的计划。如果这份长达八页的文件属实,那表明上文提及的岗位调动与过去一年接受采访的前雇员的说法一致。从其中一页的标题推测制作人为“数字业务集团”,该部门负责IBM整个公司的集成数字技术。
在美国,拒绝招聘40岁以上的人是违法的。1967年国会就通过了《反就业年龄歧视法案》,规定非出于特殊情况,企业不得区别对待不同年龄段的员工。
据称,IBM为使员工年轻化所做的努力已经遭到了外界抨击。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已将针对IBM的投诉合并为一项独立的、目标明确的调查。而针对该公司的法律纠纷也层出不穷,其中包括一名律师提起的集体诉讼,此前该律师曾代表一些员工将Uber、谷歌和亚马逊等高科技巨头送上法庭。
4
从IBM选择年轻一代的考量中我们也会发现,看起来由来已久的年龄歧视从未变老。纽约客《为什么年龄歧视长久存在》一文告诉我们:日益迅速的技术变革重要因素,年龄歧视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将年轻人与老年人割裂开来。尤其新兴的科技行业正在产生大量“古老产品”。
硅谷认为,大胆的想法是年轻人特有的。20世纪20年代一位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 他的一半专业知识被淘汰的时间是三十五年,到了20世纪60年代缩短到十年。现在是五年。十九岁创建了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同样是“年轻人才更聪明”的信奉者,Facebook和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年龄中位数不到30岁。
当下职场年龄歧视针对的是婴儿潮一代,希望千禧一代来接替父辈工作。
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部分人可能遭受不公平待遇和屈辱,是否换来了企业的焕然一新?根据1月23日发布的2018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季度营收为217.60亿美元,同比下滑3%,但仍超出市场预期。受财报利好影响,IBM股价盘后涨超6%。不过全年市值缩水22%以上加上平缓的股价增速,总有点日薄西山的意味。
蓝色巨人一直在努力追赶Alphabet、谷歌和微软,可能会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