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便利店行业一直呈冰火两重天之势,一方面随着消费升级以及部分地方的行政命令(如北京的封墙打洞),便利店行业大热,不仅有创业型猩便利、便利蜂前来掘进,如苏宁这般线下家电连锁店也推出苏宁小店杀入市场;而另一方面,从去年以来,行业也层出不穷传出种种悲观情绪,如邻家便利店失败,全时由于母公司问题也遭遇极大的压力,猩便利为代表的创业公司也频频传出负面声音。
便利店行业表面的纠结究竟缘何而起,中国便利店产业的发展究竟又遇到了何种的问题是我们最为关心的。
对标全家,便利店的高成本低收益
以711和全家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一直是行业学习的榜样,其主要优势为:
1.开创了便利店集零售、食品和服务为一体的模式,便利店更近似社区服务中心,前往台湾地区或日本的游客对当地便利店文化往往赞不绝口;
2.在扩张模式中,采取了强加盟模式,虽根据出资大小有特许加盟和委托加盟两种模式,但官方对加盟店是强管理模式,从供应链到定价,再到装修和服务标准,都是由官方确定,加盟商相当于有限责任合伙人。
我们认真研读了台湾全时的2017年度财报,发现这家已经成熟运营的行业领先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 高毛利低成长
台湾全家便利成立于1988年,1997年进入快速扩张期,彼时开店速度保持在3年500家,近年扩张速度变缓,2017年净增门店97家。
2017年全家毛利率为38%,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数据,我们此前采访了好邻居便利店管理者,并从行业其他从业者中得到北京地区便利店的毛利大概在30%左右,略低台湾全家。但全家刨除营业费用后的营业利润率为2%,其中推销成本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高达33%。
即便是具有一定市场话语权,且对供应链有一定话语权,由于台湾地区便利店行业的充分竞争,全家仍然要在营销方面花掉大量成本,大大降低了盈利能力。
在财务统计上,全家将“加盟收入”统计在“其他收入”会计目录下,我们也可以将主营业务收入视为门店销货收入,统计计算2017年单店日销售额为56000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2000元),根据官方信息,2017年单店营业额增速为3%。
在一个市场饱和度较高的台湾地区,全家一方面有规模优势维持高毛利,但又要保持稳定开店速度,兼顾营销,又调低了净利润率,即便加大了生鲜产品的比例,改善门店运营状况,单门店增长也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与此同时,以北京地区的便利店市场为例,单店营收大致在8000元-10000元之间,较之全家的12000仍有一定差距,在规模效应还未真正发挥,毛利较低,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应出大陆地区便利店行业的潜力。
2. 门店扩张对现金流的压力
相比于比较成熟的台湾市场,大陆便利店行业正是方兴未艾,所有便利店都卯足劲扩张,仅北京地区,动辄打出“一年开店几百上千家”口号的品牌比比皆是,堪称行业大跃进阶段。
当然,快速开店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现金流问题,无论是前一段时间倒下的邻家亦或是刚刚遇到问题的全时,虽然诱因是母公司遇到现金流问题,但也与门店的快速扩张有着密切关系。
我们也仔细查阅了全家的的运营数据,在已经趋于稳定的市场中,该企业是面临何等压力。
2016年和2017年,取得不动产、厂房、设备的现金流使用量分别为34亿新台币和20亿新台币,分别占当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额的103.2%和103.9%(处置不动产也换来现金流入,出现不动产流出大于投资总流出现象),也即,门店扩张是投资现金流的最主要流出方向。
那么,这是否会带来企业的运营压力呢?
我们可看到,2017年营业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流入量为44亿,其中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为代表的流动负债共产生18.5亿流入量,占运营产生现金流的42%,在2018年第二季度,全家负债率达到90.1%,换言之,全家属于典型的高负债换来自由现金流再进行投资扩张的企业。
与此同时我们也测算了全家流动负债周期,与供应商之间的应付账款的偿付周期大概在69天左右,应收账款规模不大,2017年为8.2亿,我们通过财务模型,估算应收账款账期为7.5天,并同时测算,库存周转周期在30天左右。
根据现金转化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公式,2017年全家的现金转化周期为-31.5天。
这意味着,具有极大议价能力的全家,完全可以依靠上下游供应链商家实现现金的正常周转,虽然企业扩张带来一定现金流压力,但由于已有较大基础规模,且扩张已经进入平稳期,并未给企业经营带来太大负担。
大陆便利店市场能复制全家模式么?
我们先简单梳理下大陆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脉络。
在我们走访多家企业时,都不同程度表达了对711和全家这类日系企业的仰慕,基本有两点:
1.可以对加盟企业进行强管控;
2.保持健康式扩张,把控扩张尺度并非所有企业所擅长。
如前文分析,全家虽然具有较低的成长性,但规模优势已经发挥作用,且中低速开设门店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风险,那么大陆企业能沿着全家道路前进么?
在几个月的走访期内,我们根据运营形态将大陆市场的便利店企业分为以下几类:
1.强自营,以苏宁小店为代表,宣称不加盟,全时也是自营为主;
2.加盟多,好邻居为代表,北京地区的711虽然加盟有较大比例,但其管理模式仍然是类自营。
这其中原因也容易推敲,在未能取得强供应链关系时,一旦放开加盟很容易造成监管不力,影响品牌发展,这是刚刚涉足便利店行业的苏宁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但论及对线上的态度,我们又可看出以下不同:
一方面为相对开放心态,以好邻居为代表,2017年鲜生活、绿城、易果联合以8400万美金将其收购,拿到手淘产品淘鲜达入口,开始了积极的线上融合,7月与公司负责人沟通时,线上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
而另一方面,苏宁小店的线上融合却相对保守,截至目前只出现在苏宁小店官方App中,不与饿了么和美团合作;另有第三类,对线上则属于被动融合,京东到家、饿了么、美团负责配送,商家只需要完成信息上网。
在盈利情况方面,我们与好邻居、苏宁小店等为代表的企业进行沟通,获得北京地区两家的单日单店平均运营数据分别为8000元、6000元,资深行业从业者也透露由于北京地区的高房租,单店平均日销售额必须在8000元以上才能实现收支平衡。
此外,好邻居正在将门店进行改造升级,进行数据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门店运营效率,改造后门店日销售额在10000元以上,但成本也相对较高。
虽然好邻居线上占比极高,但我们也得知其线上毛利整体偏低,为10%以上,因此虽然线上部分提高了坪效,但却摊薄了利润率,显然,这两家企业均在盈利边缘地带。
这两家企业的扩张也都属积极,苏宁小店在北京要一年完成600家布局,好邻居则是3年开店1000家,它们能复制全家模式么?
我们重点以苏宁小店和好邻居为研究样本。
从发展和营收量来看,我们对以上有阿里和苏宁背景的企业都有一定信心,好邻居有线上流量扶持,提高坪效,但问题显而易见,管控力不足的加盟店比例过大,容易稀释品牌,且线上毛利较低也会拖累盈利周期。
苏宁小店的优势在于,可以背靠苏宁用3C导流手段提高营收能力(如门店广告),但局限性在于供应链的把握以及线上运营的短板,7月走访时北京地区线上销量占比为14%,线上线下的协同式发展有一定制约因素,但基本面相对良好。
在扩张速度中,相关人士告诉我们,北京单个便利店的开店成本在100万左右(包括房租和装修、固定设备),在接下来好邻居和苏宁都强调自营,也即,要实现前述的开店目标双方分别要投入10亿和6亿元,考虑到开店前期的微亏,实际所投入还要大于以上数字。
对于两家企业而言,这笔支出算不得小数字,好邻居以8400万美元成交,该数字差不多是原好邻居资产的两倍,但好邻居与阿里的本地生活战略一致,考虑战略因素,会有继续投资的动力。
苏宁情况比较复杂。
9月17日,苏宁发布公告,截至8月31日,公司累计新增借款达到188亿,而在今年半年报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53亿,主要原因在于缩短对供应商账期,对现金流造成一定影响(2018年上半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25.66天,较去年同期降低2.98天)。
苏宁在与京东的竞争中,已经进入了新的领域,争抢供应商关系,京东应付账款账期在60天左右,苏宁此举会对京东造成一定压力。
但此举也给苏宁现金流带来麻烦,这也是频频借款的主要原因。
说回小店,苏宁做小店除了零售终端争夺市场,提高交易场景等因素外,亦有现金流的考虑,零售行业账期平均在3个月左右,若全国5000家门店同时开设(苏宁此前表示小店2018年要开2000家,北京600家,3年5000家),将为苏宁带来极为客观的现金流补充,为与京东的战役补充弹药。
但这在一年之内实属不易,要考虑现金流、选址以及运营人才的多重因素,单资金部分就不是轻易可解决的。
苏宁小店对于苏宁来说是弯道超车的重要武器,短时间内会全力支持,但应该考虑多重因素,我们更倾向于其采取稳健的发展态势,在集团原有业务与创新业务之间寻求稳定发展的平衡点。
台湾全时依靠规模效应的应付账款对现金流的稳定功不可没,但本土企业在发展初期,尚未达到利用短期负债的规模时,大规模的扩张对现金流的压力显而易见,即便是全时,在高峰期每年开店也就100多家,这应该引起从业者的注意。
相比于全家在台湾12000元的日销售额,大陆便利店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受限以上因素,我们也不看好过分强调速度的公司,毕竟增量是循序渐进,短时间的冒进很容易造成现金流吃紧,已经有诸多前车之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