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是手机厂商的“蓝色药丸”,很快就会成为历史?手机

砍柴网 / 雷科技 / 2017-10-22 15:02
苹果为我们重新发明了手机,掀起了繁荣的智能手机潮,不过iPhone的价格可不便宜。智能手机的普及靠的是安卓。

苹果为我们重新发明了手机,掀起了繁荣的智能手机潮,不过iPhone的价格可不便宜。智能手机的普及靠的是安卓。在中国,谈到智能手机普及就不能不提“性价比”,这是早期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们快速崛起的杀手锏,一度,性价比是很多人购买手机的第一考虑因素,不过,伴随消费升级的到来,在后小米时代,“性价比”显然正在“过时”。

性价比一度成为国产手机的增长引擎

谈到性价比,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小米手机,“不服跑个分”更是成为小米发布会上雷军的口头禅。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小米手机一度在2014年前后以14.79%的市场份额问鼎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冠军,春风得意,一时之间,“互联网思维”也成为热门词,被众多企业跟进,其中既有传统行业,也有手机同行。

乐视就是学小米学到极致,甚至青出于蓝的公司。通过“生态补贴”模式,乐视手机可以亏本定价,因此其性价比比小米还要高,例如乐视乐Pro3这款手机,高通骁龙821+6GB+64GB这样的顶级配置,起售价仅为1999元,性价比无人能敌,乐视手机也成功在2016年靠着超过2000万台的销量,挤进了国内市场份额前十的位置。

然而好景不长,在今年2017年有关手机销量的榜单中,早已不见乐视的身影,这固然与乐视集团的生态链问题有关,但事实上乐视手机激进的性价比打法本身也给集团带来了资金链风险。小米也曾迎来下滑,出货量方面,根据IDC的统计显示,小米2016年的出货量为4150部,比2015年暴跌36%,全年出货量甚至跌出了全国前五的排名。

2017年开年,面对上游元器件涨价、美元汇率飙升等外部因素影响,手机品牌纷纷提价,雷军却在红米4X发布会上宣称:小米“将性价比进行到底”。类似言论,在之后雷军多次公开发言中,继续高频次出现。然而,细心者会发现,“性价比”实际上已成为小米一个营销标签,空有其名而无其实。从小米实际执行的产品策略来看,他们已开始逐渐放弃性价比为主的指导战略,大力推类似于MIX这样的不打性价比的产品。

以ODM的红米机型继续冲击价格敏感的低端机市场,锚定性价比标签针对这一市场人群的特点,抢占市场份额。同时,通过小米6、小米MIX等冲击中高端市场,实现价格突围,进而拉升品牌,小米双面出击,效果斐然,才有了雷军所说的“唯一一家销量下滑后还能二次崛起”的小米,2017年的第二季度,小米全球销量达到了2316万台。

既要性价比,又不要性价比,“性价比”之于小米,成了薛定谔的猫。背后原因,值得玩味。

性价比是手机行业的“蓝色药丸”?

事实上,遇到麻烦的不只是乐视、小米。如果再算上ZUK、360手机等强化性价比的品牌,我们就会发现,性价比对一时冲量或有帮助,然而却不可持续,依托性价比的厂商表现都可以说“不稳定”,销量不稳定,对手机公司是致命的,因为销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不过,性价比对手机行业的负面影响不止于此,它就像“蓝色药丸”伟哥一样,让一个人很强的同时,产生副作用。

如何保持极致性价比?提升性能、降低价格。要同时做到这两点,往往会采取几个思路:

第一、尽量将利润压低,采取“薄利多销”的产品模式。

然而厂商赚不到钱,又哪来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呢?没有基础研发支持,产品创新只是空谈,产品没创新同质化竞争只好继续拼性价比,这就是恶性循环,就像对“蓝色药丸”一样形成依赖。

第二、精益求精成为空谈,甚至还有偷工减料的行为。

标榜着高性价比的手机,很可能会有一些隐藏问题,这些问题是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看不到,只有在你使用一段时间的手机后,才会发现。

以某款搭载联发科八核处理器的手机为例,辅以全高清1080P屏幕,2GB/3GB内存,却仅售799的手机,在2015年可以说是性价比最强的机型,然而这部手机都以塑料材质为主,而且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处理,手机做工粗糙,拆机则表明其主板布置谈不上精细,元器件布置潦草,一些重要的元件(SoC、RAM等)连大面积的屏蔽罩都没有。这不只是距离苹果“电路图都要精美”的匠心思路很远,就连最基本的“合格产品”都达不到。

一部手机出厂时正常不代表合格,手机不只是会被长时间使用,还会面对恶劣天气(北方寒冷,南方高温)等极端挑战,这样的“性价比”手机时间久了出问题的概率大大增加。

这样的问题是过度追求性价比的手机的通病。因为只有参数是“性能”的直接体现,所以性价比手机过于追求配置“漂亮的数字”,却让其他非性能因素成为短板,比如设计、做工、内部设计,乃至摄像头成像效果等等。性能强却不好用,或者用着不放心,用着不爽,用户不傻,上过一次当之后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第三、不从硬件赚钱,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模式。

部分“性价比手机”采取不从硬件赚钱、转而从互联网业务上赚钱的思路,比如小米通过MIUI赚钱,但广告多了用户会吐槽,说是可以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让广告不影响用户体验,但这也不容易;再比如乐视通过所谓生态赚钱,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因此,尽管性价比可以帮助手机厂商在特定时间冲销量,但长期来看却是一个陷阱:1、不能盈利,只能压缩研发等成本,缺乏产品创新的基础;2、产品妥协,不能做一款优质甚至合格的产品;3、后向盈利,却很可能伤害用户体验或者难以为继。说白了,过于重视性价比就是关注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的体现。

手机厂商更应该提升“硬实力”

开拓软件收费模式并因此坐上世界首富宝座多年的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正在互联网行业应验,视频、音乐等等平台都在收费。收费是趋势,给更多钱,获取更多好的服务或者产品,也是趋势,京东推出了Plus会员,给钱才有最好的服务,携程也将收取机票预订服务费,以避免搭售影响用户体验。未来的消费,不是性价比,而是一分钱一分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得更加一针见血:性价比就是个伪命题。

德国、日本的制造业天下闻名,但是他们的产品,哪一款是以性价比闻名?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制品质量无可挑剔,与此同时售价居高不下。优质的前提就是因为对技术研发的不断投入和对品质制造的坚守,一分钱一分货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不变的真理。

国产手机阵营中,荣耀手机在2017年,成为互联网手机的领跑者。2017年前8个月,荣耀手机夺得了双冠头衔:3500多万台的销量,互联网手机阵营之最;500多亿元的销售额,同样是互联网手机品牌之最。做到这个成绩,原因之一就是不强调性价比,而是合理定价。

荣耀手机不是采取Vertu这样的脱离成本的过高定价,而是合理定价,例如最新推出的荣耀畅玩7X手机,在1299元的价位依然配备了全面屏、麒麟659处理器等配置,性价比还算可以。但荣耀,从来不强调性价比本身。

荣耀在发布会上更多是强调品质,旗下的产品,无论是多少钱价位的机型,都会经过内部严苛的品质测试,其倡导“质价比”概念,看重的是手机整体的品质,尤其是在整体使用体验、坚固性、耐用性和通话质量等等难以量化的层面,下大力气。

不过度依赖性价比,让荣耀可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可以给线下渠道盈利空间,所以形成了今天“线上线下接近五五分”的均衡渠道布局;让荣耀有足够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除了可以与华为一起利用后者的芯片等底层技术外,荣耀在AI、工艺、摄像头等领域也不断在创新,因为有钱投入去做研发;不过度依赖性价比的荣耀也不用在系统上植入无孔不入的广告去伤害用户体验,形成了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潮下,消费者正变得日渐理性和成熟,对性价比的吹捧和追捧正在过时。有些消费者吃过“性价比”的亏,更加明白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不再看什么性价比,也不会再以价格优先。这意味着,用心做产品的企业,拥有品质优势的企业会更具优势。相信更多手机厂商能摆脱对性价比的依赖,对手机品质、技术、创新更加重视——毕竟做手机不应该只是做关于性价比、销量、成本的数学题。

来源:雷科技



1.砍柴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砍柴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砍柴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砍柴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砍柴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