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医渡科技发布2026财年中期业绩公告,并召开业绩发布会。报告期内,医渡科技总收入攀升至人民币3.58亿元,同比增长8.7%。公司现有业务经调整EBITDA较去年同期翻倍,约人民币5400万元,会计报表实现几近盈亏平衡,相比此前公司管理层的预期提前了一年。
值得关注的是,其核心板块新增订单金额呈现大幅增长。其中,大数据平台和解决方案板块新增订单同比增长19.7%,生命科学解决方案板块新增订单同比增长达到61.1%。
作为公司的核心算法引擎,YiduCore在报告期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强化闭环,持续提升医学洞察精准度与算法智能水平。截至2025年9月30日,YiduCore累计处理分析了超13亿患者人次的近70亿份经授权医疗记录。
公司针对大模型“幻觉”这一行业痛点,通过多项技术手段将幻觉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并自主研发了可实现复杂医学知识精准检索与高效推理的MED-RAG架构。在肿瘤诊疗领域,医渡科技打造的TNM分期评估智能体的T分期准确率从58%提升至90%,N分期从62%提升至80%,达到主任医师诊断水平。近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信息处理大会(CHIP 2025)上,医渡科技不仅夺得“医学NLP代码自动生成测评”任务第一名,其前沿算法论文也荣获大会“最佳论文奖”。
在业绩发布会上,医渡科技管理层宣布,公司的大模型技术已进入“多点开花、规模落地”的新阶段。这一判断基于三个维度的成功实践:在顶尖医院的深度应用,AI中台已落地30多家三甲医院,医生Copilot在单院实现日均近千次的高频调用;在关键专科的精准赋能方面,TNM分期评估智能体的准确率大幅提升;通过对顶尖专家经验的数字化,正将专家的临床经验更广泛地服务于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