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全领域防火安全屏障,我国阻燃剂产业亟待加速升级

互联网
2025
11/27
15:27
分享
评论

重大火灾事故的惨痛代价下,再次凸显火灾防控中“源头遏制”的重要性。阻燃剂作为抑制燃烧、延缓火势的核心材料,成为降低火灾危害的“隐形卫士”,不仅有助于降低火灾风险,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减缓火灾蔓延速度、降低有毒气体释放量、提升人员安全疏散率,为生命救援争取时间,其应用已覆盖建筑保温材料、电线电缆、家具织物、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随着防火标准提高,阻燃技术加速发展,阻燃剂产品逐步从传统向新型、高效、环保的技术迭代。从产品结构看,卤系阻燃剂以溴系为代表,具备阻燃效率高、添加量少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外壳、工程塑料等场景;无卤阻燃剂作为当前主流发展方向,磷系阻燃剂因环保性与绝缘性突出,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复合阻燃剂则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实现多元素协同。

从应用场景来看,阻燃剂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建筑产业,阻燃剂用于保温材料、防火涂料、电缆桥架,有效降低建筑火灾蔓延风险;在电子电气领域,阻燃剂适配于手机电池、电脑外壳、电器开关等,防范电路短路引发的火情;在新能源领域,阻燃剂应用于动力电池隔膜、内饰材料、储能系统,满足新能源车阻燃需求爆发趋势;在日常消费领域,阻燃剂可以守护床垫织物、窗帘沙发、家具板材的居家安全;即便是高铁座椅、飞机内饰、船舶材料等公共交通场景,其严苛的阻燃标准,也依赖阻燃剂材料的支撑。

从产业发展来看,我国阻燃剂产业经历从进口依赖到自主创新的突破。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阻燃剂在多个维度实现“赶超”。环保性能上,国产无卤化率快速提升,磷系产品实现低毒、无腐蚀,而国外部分卤系产品仍存在有毒气体释放风险,环保转型滞后;从产品和研发方面,国产阻燃剂产品针对国内场景定制化开发,如新能源汽车电池阻燃、木材难燃板等解决方案,国外产品则以通用型为主,定制化响应速度较慢。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阻燃剂主要生产国。从产业结构看,已形成无机阻燃剂、卤系阻燃剂、磷系阻燃剂协同发展的格局,且在环保政策与高端需求驱动下,正加速向无卤化、高端化转型。不仅头部企业表现突出,细分领域龙头也持续突破技术壁垒,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万盛股份(603010)是全球磷系阻燃剂主要生产商,在聚氨酯、PC或PC+ABS合金的应用基础上,不断向聚氨酯弹性体TPU、覆铜板、高温尼龙等领域延伸,开发了一系列新应用领域的特种阻燃剂,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家电、网络通信设备、覆铜板、建筑以及家具等领域。

新安股份拥有磷系阻燃剂产能14.2万吨,主要涵盖ADP、AHP、TCPP、TEP、BDP等产品,⼴泛应⽤于工程建材、汽⻋、航空、⾼铁、5G、新能源汽⻋等领域。同时通过收购华洋化工,进一步壮大公司阻燃剂业务矩阵。今年9月,新安股份与美国特种化学品添加剂及前驱体的全球领先企业Valtris签约战略合作,在阻燃剂领域开展技术合作并探索未来市场。

天一化学是国内溴系阻燃剂龙头供应商之一,提供多样化的溴系阻燃剂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包装、建筑、家具、电子电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新能源、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

在更多细分领域,我国阻燃剂产业正持续突破技术壁垒,部分高端产品通过欧盟、美国等国际市场认证,并实现产品出海。

从工业到日常生活,防火标准需求日益升级,阻燃剂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持续加固安全防线。依托资源优势、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方面持续突破,我国阻燃剂产业实现从“进口依赖”“国产替代”,逐步迈向“全球领跑”,为国内火灾防控提供核心材料支撑。随着绿色低碳战略深入推进,环保、高效、定制化的阻燃剂产品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为社会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 “防火屏障”。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