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部分科学先有趣起来!2025知乎科学开放麦在北京举行

互联网
2025
11/27
13:36
分享
评论

身体里有一颗人工心脏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诺奖之后,量子力学研究员被问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中国追风者是一群什么样的人?11月26日,由知乎与科普中国联合打造的“2025知乎科学开放麦:追答案的人”活动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牛津大学工程系自动化组博士潘周聃,知名情感、星座博主陶白白,脱口秀演员王十七等十数位来自科研学界、脱口秀行业人士齐聚现场,用一场场开放麦重新定义了科学传播的温度与态度,让一部分科学先有趣起来。

这场开放麦同时特邀嗑儿学家单立人喜剧,与合作伙伴墨子沙龙、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原点学堂、趣听喜剧,邀请一群“追答案的人”分享自己追答案的故事与科学新知。华为小艺深度融入科学开放麦,解锁AI智慧新体验。这场科学开放麦也是知乎2025科学季的收官活动。

科研人幽默开麦,让生活烟火气融入科学

“现在不是人躺在吊床上等机器人送咖啡的时代,而是人脑与AI的对决”,金涌院士率先开麦,他直言那个被称作“奇点”的时刻或许终将到来。但这位在科研一线耕耘60年的科学家坚信,人脑仍有独特优势,“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种跳跃性思维目前的AI还做不到”。

天文领域的科研人,将 “科研人幽默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搞天文的不是搞天象的,水逆其实是观测者参考系里的投影效应”,国家天文台天体物理研究员孙萌还以“简谐振动的手”“银河级发缝”“吸积盘大佬”等趣味梗燃炸现场;针对 “天文到底有啥用”的质疑,天体物理博士刘博洋给出了多维答案:既认可满足人类好奇心的精神价值,也提及Wi-Fi源自射电天文技术副产品的实用例证。

“别人遇刮风下雨往室内躲,我们偏要往风暴里闯”,有着七年追风经历的苏镝坷以《中国追风者》为题,分享了中国追风群体的神秘面纱,他也在现场呼吁,希望大家多抬头记录天空变化,“一张照片或许就是科研素材”。

汪野,一名合肥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现场一边吐槽好友不停对其“量子股票”的离奇追问,一边用通俗直白的语言拆解两次量子革命的核心逻辑;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婷婷则聚焦日常消费场景,细致拆解食品标签背后的玄机。知乎十年新知答主,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刘艾奇则分享了AI时代无法被取代的工种。

跨界达人齐聚开放麦,奉献诸多玩梗名场面

如果说科研人的分享是 “专业打底”,为整场活动筑牢了知识根基,那么跨界达人的精彩登场,则让开放麦的氛围更加多元与鲜活。

三年前,“学霸走路模仿秀” 让潘周聃的相关视频收获超100亿次播放。在此次开放麦现场,来自牛津大学工程系自动化组博士的潘周聃,回顾了他是如何巧妙应对的,其巧用短视频平台评论机制,以“潘周聃在线批改作业”趣味互动,强化创意与快乐表达,引导舆论从混乱转向“从乱到序”的共同期许。

脱口秀演员王十七带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全世界最小人工心脏亮相舞台,以“电量不够有时候会不开心,但有时候会—开心死了” 的幽默调侃开场,点燃全场气氛。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他还分享了AI时代的教学尴尬:当学生用 AI 指出他的解题错误,还搬出 “第二类斯特林数” 作为依据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斯特林?我脑子里只有加特林”。

知名情感星座博主陶白白以 “大数据分析师” 的自我定位,从5000万人的情感故事中提炼共性需求,提出“AI也能帮助人类进行体验”的结论,前大厂程序员子寅以多样的互联网黑话作为调侃对象;单口喜剧演员盒子则分享了用AI写论文的翻车经历;数字游民金戈则表示 “监督AI是人类最后一份工作”;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博五学生大梦以自嘲视角分享了各种科研趣事。

2025知乎科学季完结,持续推动科学走入大众日常

科研人的硬核专业与幽默通透,跨界者的鲜活洞察与脑洞大开,在这场“2025知乎科学开放麦:追答案的人”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知乎用这场独特的开放麦,证明了科学不仅存在于实验室与学术期刊中,更能扎根生活、滋养人心,为科学传播注入了全新的温度与活力。

这场开放麦也是知乎2025科学季的收官活动。今年9月,在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进行之际,知乎2025科学季拉开了帷幕,以“AI临界,科学联结”为主题,从科普月创作活动,到诺贝尔奖巡礼,再到AI科研新范式线上线下活动,知乎举办了一系列多元、丰富的内容活动。

2025年知乎科学季也吸引到了全球科学家的参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励建安三位院士级学界领袖参与到引领创作活动中;三位荣获2025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的科学家得主孙理察、斯科特·埃默尔和韦斯·桑德奎斯特参与到知乎“AI科研新范式”提问活动中。

立足这些宝贵的科学讨论和科学家群体,知乎自2021年起每年都会举办“科学季”活动,众多科学家、从业者、科普爱好者汇聚一堂,讨论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分享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精神,为未来的科研和应用突破提供重要的窗口和平台。此番随着“科学开放麦:追答案的人”活动的顺利进行,知乎更将持续推动科学内容走入大众生活。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