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日,第九届 “香港海运周 2025” 以 “航向绿色未来” 为主题正式开幕,同期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可持续物流论坛作为核心议程,汇聚京东物流、DHL、远景能源、马士基等全球物流与航运领军企业,聚焦地缘政治与经济变革下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凭借在零碳甲醇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实践成果,成功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25绿色物流创新白皮书》,并受邀参与论坛的可持续物流技术路径圆桌讨论。

在圆桌讨论中,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宋兆桓与政府代表、物流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围绕 “新兴市场绿色物流技术落地与规模化” 议题展开深度对话,详细分享了远程 “醇氢电动” 特色技术路线的实践经验与行业价值。远程依托吉利甲醇全产业链的探索研究与产业布局,以 “1.2.3.3” 生态战略为引领,以甲醇制备、甲醇加注、醇氢动力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其打造的醇氢电动重卡相较国六柴油车,颗粒物排放降低 98%、一氧化碳降低 88%、氮氧化物下降 82%,燃料成本降低 32%-52%,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500公里,有效破解纯电动重卡续航焦虑、氢燃料车成本高昂的行业痛点。宋兆桓在讨论中坦言,当前商用车新能源转型仍面临技术路线认知不统一、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用户 “绿色溢价” 接受度低等挑战,但随着双碳战略深化与市场需求升级,零碳液态燃料的应用机遇已逐步显现。在甲醇加注方面,远程与中石化等合作改造的甲醇加注站已经在多地运营,目前全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路线已经建设900多座甲醇加注站,预计到2027年底,全国将建成4000座甲醇加注站,实现甲醇加注像加油一样便捷,为醇氢电动重卡在全国的推广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推动技术从 “可行” 向 “可规模化” 跨越。

值得关注的是,远程醇氢电动技术已实现跨场景延伸,船舶应用不仅形成成熟落地案例,更掀起了一场绿色航运浪潮。近期在宜宾金沙江成功首航的 “绿舟启航 001”,便搭载了船舶用醇氢电动系统;与此同时,搭载该类系统的船舶已在内河流域投入商业化运营。该船配备 “甲醇 + 锂电” 双动力系统,综合续航可达 2000 公里,其动力总成适用船型覆盖 300 至 15000 吨级,适用于近海、江河及湖泊等多元场景,能充分满足内河及近海长途航运需求。相较传统柴油船舶,该系统可实现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排放降低 86%、颗粒物排放降低 99%,能源成本降低 42%,在绿色环保与运营经济性上形成双重突破。目前湖北、广东、浙江等地也在陆续开工建造相关船舶,为航运领域脱碳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全力推动内河航运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转型。

圆桌讨论现场,参会各方围绕甲醇作为零碳物流燃料的应用前景展开热烈交流,对远程在甲醇领域的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认可。多位嘉宾表示,远程从技术研发到产业链构建的全流程探索,为物流行业提供了可落地、可复制的零碳解决方案,让市场看到了甲醇燃料在物流场景中的巨大潜力,更坚定了行业对甲醇物流应用的信心。其中,国际航运企业高管特别关注远程 “远醇 001” 集散两用船,明确表达了浓厚兴趣,现场询问该船型是否可适配远洋运输场景,希望进一步了解其续航能力、燃料补给效率及远洋航行适应性等核心指标,为后续潜在合作探明方向。
此次入选 WEF 绿色物流白皮书并受邀参与圆桌讨论,是远程深耕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多年的实力印证。未来,远程将持续秉持 “创造智慧互联,引领绿色商用” 的愿景,与全球产业链伙伴深化协作,以醇氢电动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共同推进 “3060 双碳” 目标落地,助力构建高效、低碳的全球可持续物流新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