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双11以近2.4万亿收官 京东增速大幅领先行业 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互联网
2025
11/13
14:02
分享
评论

2025年双11大促已落下帷幕,复旦消费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全网零售额近2.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0%,再创历史新高。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市场格局、消费需求与行业痛点也呈现出鲜明的新特征,勾勒出线上消费市场的发展新态势。

今年双11全网零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背后是头部平台的差异化竞争与份额调整。从销售额占比来看,天猫淘宝以37%的份额保持领先,京东占比25%且持续上升,抖音与拼多多分别以15%和9%的占比居第二梯队,其他平台合计占比14%。增速方面,头部平台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京东在3C 数码、家电等 “带电” 品类继续保持优势,并在服饰品类实现快速增长,总体增速达到15%,行业最高。

平台间的优势分化进一步凸显,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类布局。天猫淘宝的销售额主力集中在家居家装领域,其次是服饰和3C数码。抖音则聚焦服饰与快消品赛道,其中服饰占比最高,美妆、食品酒水等快消品类表现突出。京东则在3C数码和家电两大品类,并且凭借高品质商品、高效物流与完善售后体系,成为消费者在“带电”品类中的首选平台。这种差异化布局既满足了不同消费需求,也推动了市场竞争格局的持续深化。

尽管双11整体规模再创新高,但高退货率仍是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痛点。今年 双11部分品类退货率居高不下,服装类商品成为重灾区,尤其是女装直播的退货率高达 8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尺码混乱、滤镜欺骗、质量问题是导致服装类高退货的首要原因,而更深层的诱因则与平台模式密切相关。

商品展示强滤镜、依赖内容驱动消费、易引发冲动下单的平台,退货率普遍较高;而用户购买计划性强、强调商品品质的平台,退货率则显著偏低。这一差异源于不同平台的退货原因结构:综合电商平台的退货多来自理性决策失误,而直播电商平台的退货则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不符或描述不实的情况。

在退货率相关调研中,京东以69.7%的认可率被评为“退货率最低平台”,以稳定的综合体验和对商品品质的严格把控获得消费者认可。数据显示,在扣除退货因素后,京东的销售额占比增加6个百分点,在行业市场占比达31%。

今年的双11,消费者的诉求已从单纯追求低价转向对消费体验的全面考量。日前发布的《双11收官消费满意度调研》显示,“平台少套路,不背刺消费者”以64.2%的压倒性占比成为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首要因素,远超“价格真实”(46.5%)、“产品符合需求”(49.9%)等传统因素,标志着理性消费时代的全面到来。消费者不再为复杂的促销规则所困扰,更渴望透明的价格体系和真诚的营销态度,这种需求转变正在重塑平台的运营逻辑。 在“反背刺”成为集体共识的双11,京东凭借其在价格、服务、产品三维度的综合优势,获得了超七成消费者的满意度首选,同时被68.67%的消费者评为“体验最稳定、最不容易踩坑”的平台。

回顾2025双11,平台的差异化竞争、消费者对体验与品质的追求、行业对痛点的破解需求共同构成了市场发展的核心脉络。未来,唯有坚守真诚透明的经营理念、聚焦商品品质与服务升级、有效化解高退货率等行业痛点,才能推动“双11”这一消费IP保持长久的活力。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