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上,形态各异的机器人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新松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的老牌厂商,也是移动机器人的先行者,其对外展示的吸引市场关注。
锂电行业的“智慧纽带”
移动机器人逐渐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升级的关键趋势,根据《2024-2025全球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其市场潜力巨大。新松智能移动机器人产业拥有二十余年产品研发及工程项目应用经验,已构建起十大类百余款产品矩阵,覆盖全行业全场景化应用,在业务版图中,新能源市场已成为其深耕的核心领域。
在近期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上,新松展示了包括悬臂轴移动机器人、叉式移动机器人、以及星卫来工业清洁机器人在内的锂电行业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展示了“生产+清洁”智能同步的现代化无人工厂场景。
其中,悬臂轴移动机器人是锂电生产衔接的“智慧纽带”,通过激光导航实现高精度定位,能在狭窄通道灵活穿梭,叉式移动机器人能够胜任锂电原料、电芯周转箱等物料搬运,广泛应用于锂电工厂仓库。而生产流程引入星卫来工业清洁机器人,能够可与移动机器人及生产设备协同作业,保障锂电生产环境洁净。
今年上半年,新松机器人与全球锂电制造龙头企业合作,自主研发了移动机器人多车型多路径调度系统,为锂电制造向高效、柔性、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标杆。
值得关注的是,港口也是新松移动机器人的一大应用亮点,去年底,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海外累计交付超100台,取得发展的里程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移动机器人仍将在全球多个工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突破汽车高端制造壁垒
工业机器人是新松机器人的核心引擎之一,近三年公司工业机器人营收分别达到11.69亿元、12.56亿元、12.03亿元。汽车行业作为其应用规模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领域之一,是新松机器人攻克技术壁垒核心战场。
2012年,新松机器人成功以自主研发的28台点焊机器人叩开汽车主机厂的大门,首次在合资品牌的汽车生产线上实现批量作业。其点焊机器人从控制器到伺服电机全部自主研发,搭载基于复杂工况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统,一举打破了外资品牌的技术垄断。
近年来,新松在高端应用领域再迎突破。2024年,深耕汽车行业多年的新松机器人再迎突破,工业机器人多工艺打破行业应用,弧焊、喷涂工艺首次在头部车企整车厂主线应用;在汽车零部件厂,其弧焊、打磨机器人凭借高精度、高速度、高易用性等特点已在汽车高端座椅、汽车轮毂等领域实现大批量进口替代。目前,公司在汽车领域积累了国内外传统汽车行业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多家知名客户。
面对新能源汽车对焊接速度、质量标准、柔性化以及设备耐用性的严苛挑战,新松机器人成功突破技术卡点,高端点焊技术已在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多个基地的焊装线实现批量应用。为进一步巩固优势,新松在2025年推出了专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优化设计的旗舰产品——SR270A-270/2.70工业机器人,该产品在速度、刚性、防护和易用性上均实现显著提升,已获得多笔订单并投入高端制造场景。
工业机器人近年来在向着智能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未来这一趋势将随AI、多模态感知、模块化等技术的进步而加速。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新松机器人正式成立了具身智能研究院,集中攻坚AI大模型、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等关键技术,加速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医疗、服务等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应用。
加速“出海”,本土化服务能力成竞争关键
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和智能制造需求的提升,“出海”已成为中国机器人厂商寻求增长的必然趋势。IDC报告显示,在这一过程中,加强海外市场的本土化适配和提升本地服务能力,正成为决定厂商能否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代表企业,新松机器人在贯彻“高端化、产品化、国际化”战略中,新松机器人将本土服务能力的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公司以东南亚为始发点,积极推动全球布局,2024年新增海外子公司,已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地构建了营销和服务网络。通过在世界多国设立分子公司和区域中心,新松机器人能够从产品、技术、人员、服务等多个方面,快速响应并满足客户的本地化需求。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到2.35亿元,同比增长18%,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尤其在高端制造领域,新松机器人在北美地区取得了关键突破,成功落地美国全球知名新能源车企的新能源卡车工厂电池包合装转运项目,实现了在海外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突破。同时,在东南亚地区,公司与国内知名电动车制造企业在印尼开展整车装配智能化项目深度合作,完成了在当地整车装配智能化改造的标志性项目。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战略升级和国际化布局,新松机器人正努力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从 “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并朝着“成为世界机器人一流企业”的愿景稳步迈进,持续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和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