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探索世界本源与规律的基石,物质科学不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赋予人类改变世界、创造未来的强大力量。10 月 25 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催化专家智库共同承办的 2025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物质科学大会于上海临港中心成功举行。论坛聚焦催化、能源、材料科学等关键领域,汇聚了来自全球的数十位顶尖科学家、两院院士、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物质科学的前沿进展与未来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不仅以「三类基础研究导向」夯实科研根基,更通过构建「政-校-企」联动网络,在临港打造了「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的成果转化高地,诠释了高校在校地协同与创新生态构建中的核心价值。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核心,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也成为创新生态的生动缩影——其基于「绿色碳科学」理念的前沿探索,精准对接了临港产业发展的需求。
盛会启幕:顶尖智慧共绘科学未来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物质科学大会联合主席何鸣元教授,2020 年埃尼环境先进技术奖得主、德国科学院院士、汉诺威大学 C4 讲席教授、物质科学大会联合主席尤尔根·卡罗(Jürgen Caro)教授,分别致开幕词。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施国跃主持开幕式
「物质科学是探讨物质基本结构、性质及相互作用的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石」。何鸣元院士在致辞中阐述了物质科学在当代的战略地位,并结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求,指出未来发展要聚焦「绿色化」和「交叉融合」的核心方向。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何鸣元院士在致辞中呼吁青年科学家要勇于探索,肩负起科技创新的时代使命,为本次物质科学大会奠定了「聚焦前沿、关注未来、鼓励创新」的基调。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质科学大会联合主席何鸣元教授致辞
尤尔根·卡罗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物质科学将推动发展高效、无害、可循环利用的新型材料,在满足日常生活与生产能源需求的同时,将有效遏制环境污染、避免生产资料无端浪费」。让科学知识走出实验室,服务于工业实践,是推动社会向生态可持续模式转型的强大动力。

德国科学院院士、物质科学大会联合主席尤尔根·卡罗教授致辞
前沿突破:主旨报告呈现广阔前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教授、尤尔根·卡罗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忠伟教授、2018 年沃尔夫奖得主藤田诚教授(Makoto Fujita)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教授分别在物质科学大会上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他们的报告包括催化、能源材料、人工光合作用、有机合成等多个方向,展现物质科学在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尤尔根·卡罗教授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具有分级孔道的纳米多孔材料在优化气体运输或分离方面的特殊性,其作用机制类似呼吸肺,可精确实现气体的快速吸入、气体交换、快速排出。李灿教授提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中国在凭借风、光、绿电等清洁能源制备绿氢,进而与二氧化碳合成液态阳光甲醇燃料这一科技路径上,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陈忠伟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燃料电池发展的核心挑战在于成本、耐久性与功率密度,未来研究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电池管理的交叉研究,从材料创新与系统管理两个维度共同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突破与发展。藤田诚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通过金属配位驱动自组装, 构建具有精确空腔的配位笼结构材料;基于此发展的「晶体海绵」新技术可用于解析多种难结晶分子,为天然产物鉴定、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结构分析新方法。孙立成教授提到,2025 年我国风力与光伏发电总量攀升至 17 亿千瓦。发展先进的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及衍生技术,可将风光发电转化为化学能存储,成功化解风光发电的间歇性难题,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注入强劲动力。马大为教授在汇报中表明,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为功能分子开发带来新路径,将有效加快涵盖药物、农用化学品及先进材料等功能分子的开发进程。

大会专家做主旨报告
思想碰撞:圆桌对话共议机遇挑战
圆桌讨论环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为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立成教授,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明丰院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忠伟教授等嘉宾参与,围绕三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1)「双碳」目标下,催化科学基础研究如何引领能源与材料领域的变革?(2)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乃至重塑催化科学的研究范式?(3)如何跨越催化前沿技术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落地应用?
与会专家就上述论坛议题进行了观点交锋与思想碰撞,专家们认为在「双碳」目标下,催化基础研究正成为能源与材料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将推动催化研究从「经验试错」向「智能设计」转型;而跨越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需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破解中试放大与成本控制等关键瓶颈。

大会主旨圆桌讨论
实践路径:创新案例展现转化潜能
在「案例分享与研讨」环节,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明丰院长担任主持人。大会邀请了五位来自高校与企业的专家,分享了在先进能源、储能材料、CCUS 技术等领域的最新实践。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林伟副院长、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李应成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吴鹏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副院长申文杰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钟良枢研究员分享了各自的最新实践案例与解决方案。

案例分享与研讨报告

大会合影
2025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物质科学大会系统梳理了催化、能源与材料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清晰勾勒出物质科学推动绿色转型、赋能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未来图景。大会为全球科学家与产业领袖构建了高水平对话平台,促进了基础研究与应用需求的深度融合。与会专家形成的共识与洞见,将为应对全球能源环境挑战、实现「双碳」目标注入新的科学动能,也展示了上海作为国际科创中心凝聚全球智慧、引领科技未来的独特魅力。
从激发内生动力的「全赋权改革」,到建立临港校区与临港研究院的地理、功能双融合,华东师大系统性地打通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路径。物质科学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华东师大以坚实的科研根基与敏捷的转化机制,为区域与国家发展夯实根基的丰富实践和未来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