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黑科技加持!一文解读格力洗护机如何重新定义高端衣物护理

互联网
2025
10/17
16:35
分享
评论

当下,中国家电市场增长动力从普及型消费转向替换型消费,“性价比”不再是唯一制胜王牌,“价值感”与“体验感”逐渐成为高端消费决策的关键。评判一个品牌的竞争力,不仅要看市场份额扩张,更要看其能否以独特技术直击时代核心消费痛点。

洗衣机作为“白电三大件”之一,市场成熟度高却长期陷入“内卷”:比拼容量、屏幕尺寸、多筒配置、叠加智能APP等表面创新。

直至格力携“如悦”“如新”“如初”等热泵洗护机系列强势入场,以“技术碾压”之势打破僵局,不断刷新智能制造新标杆。

这背后,是格力将三十余年空调领域的“热泵技术”优势融入洗衣机的创新尝试。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强调:“格力是唯一用空调压缩机热泵技术造洗衣机的企业。”

这种以压缩机核心技术赋能跨品类创新的做法,并非孤例。在冰箱、热泵热水器等关键家电品类中,格力早已通过压缩机技术迁移与升级,重构高端家电价值定义。

热泵技术:洗衣机创新密码

中国家电产业步入存量竞争阶段,洗衣机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洗衣机保有量达6.2亿台,市场增量空间不断压缩,但高端洗护设备销售额却以年均18.7%的速度逆势增长。

这一看似矛盾的市场现象,反映出消费升级的深层逻辑: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能向品质生活转变,从单一产品购买升级为全场景解决方案。

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格力凭借空调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动洗衣机行业价值重塑。格力近年推出的如初、如新、如悦系列热泵洗护机,突破传统烘干技术瓶颈,以“37℃体感柔烘”重新定义衣物烘干标准,开辟高端洗护新领域。

2010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推动家电企业跳出价格战。行业数据显示,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从2013年的14.2%降至2024年的5.1%,研发投入占比则从1.2%提升至3.5%。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下,核心技术成为企业跨越发展周期的关键。

2014年,格力进入洗衣机领域,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节点。如今,随着市场成熟度提升,2024年中国洗衣机市场渗透率超92%,增量空间收窄倒逼行业从产品销售转向场景服务。

董明珠健康家的落地,便是这一趋势的具象化实践。体验区模拟客厅、卧室、厨房等真实家居空间,将洗衣机与空调、净水系统等产品纳入“全屋健康生态”,消费者可在场景中直观感受如悦热泵洗烘机与其他家电协同,解决衣物护理、空气调节等一体化需求。

这种场景化体验模式,打破传统家电单一展示逻辑,凸显格力以压缩机技术为核心的跨品类协同优势:从空调到洗衣机,从冰箱到热水器,同源技术体系构建起品牌核心竞争力护城河。

从技术根基看,格力竞争优势立足自主创新。截至目前,格力累计申请专利超1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超7万件,是唯一连续九年跻身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的家电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千亿元。依托152个研究所和1411个实验室,格力在压缩机技术领域形成绝对优势,且持续向全家电品类渗透。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为格力技术路线提供时代机遇。这种节能逻辑在冰箱领域同样体现:搭载自主变频压缩机的格力冰箱,契合国家发改委《绿色家电消费实施方案》导向,抢占政策红利先机。

董明珠强调的“核心技术自主化”理念,在洗衣机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多数企业依赖外购核心部件时,格力已实现从空调压缩机到洗衣机热泵系统的技术迁移,成为全球唯一将热泵技术引入洗衣机的企业。

2024年,格力半导体业务突破形成协同效应,其32位系列MCU芯片年用量超4000万颗,功率半导体芯片年用量超3000万颗,为洗衣机智能控制系统提供自主可控的核心支撑。

产品内核的“技术同源性”带来成本优势,赋予格力品质把控主动权,契合宏观经济对“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要求。

一筒智洗:重塑洗衣体验

中国洗衣机行业近年陷入“创新内卷”,部分企业以“多筒化”作为高端化噱头,三筒、四筒产品宣称“分类洗涤”,却带来空间占用增加、故障率上升等问题。”

然而,在实现消费市场调研中,八成消费者更重“衣物护理效果”而非“分类洗涤”,同时不少人吐槽多筒洗衣机“操作繁、占地大”。

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直言:“市面上流行的多筒即高端是认知误区,属假创新。”格力秉持“一筒天下”理念,以技术突破定义高端,东莞体验中心的场景化展示,让这种技术优势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

实现“一筒多能”,核心在于解决烘干与护理的技术瓶颈。传统烘干技术存在三大痛点:高温烘干致衣物缩水变形,无法处理羊毛、丝绸等娇贵面料;能耗过高不符合绿色消费趋势;烘干后衣物异味、毛絮残留问题突出。这些痛点的本质是热交换技术不成熟。

格力破局之道,源于将对消费者真实需求的洞察与自身技术突破相融合,把空调领域的热泵技术“移植”到洗衣机中。从技术原理看,空调与热泵洗衣机核心逻辑存在高度同源:都是通过压缩机驱动制冷剂循环,实现热量转移与利用。

格力自2004年开始自主研发压缩机,2016年推出世界首款三缸变容积比压缩机,2024年碳化硅芯片工厂投产强化核心部件优势,这些技术积累为洗衣机热泵系统提供直接支撑。

类似地,在冰箱领域,格力解决了传统冰箱“低温下制冷衰减”的行业难题;在热泵热水器领域,复用空调热泵系统原理,实现高效节能热水供应。

在董明珠健康家体验中心洗护情景区,格力首发新机如悦热泵洗烘机的优势直观可见:数据可视化屏幕实时显示37℃恒定温度曲线,对比传统高温烘干的纤维损伤;工作人员演示“羊毛洗涤模式”时,滚筒以90°低角度旋转避免机械摔打,烘干后的羊毛大衣蓬松柔软,堪比干洗店效果。这种“看得见的技术”,打破消费者对热泵技术的认知壁垒,让用户真正体验到“一筒多能”的价值。

如悦热泵洗烘机搭载的三驱变频系统,整合变频电机、变频风机和自主研发的双转子变频压缩机,延续格力空调技术优势:7.5CC大排量压缩机4.0秒速启,配合23度铜管螺纹角度的多排换热器,换热效率提升30%;1Hz低频转矩控制技术实现37℃精准控温,这一接近人体体温的区间,既能有效烘干又保护衣物纤维,获得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IENA铜奖。

这种精准控温能力在格力冰箱中同样卓越。格力鲜花冰箱采用自主研发的国际领先超宽频压缩机和超速冻制冷系统,实现-38℃超低温冷冻空间,噪音低至28分贝,深海鱼类冷冻30天仍保持新鲜,而传统冰箱在同等温度下常制冷间断、能耗飙升。在两项核心技术的加持下,格力晶弘冰箱实现了“低温不减效、节能不打折”双重优势。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热泵洗烘一体机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的12%跃升至32%,其中格力市场份额位居前列。格力通过场景化体验、数据可视化与智能交互,将抽象参数转化为“衣物不变形”、“食材持久鲜”等具象功能,颠覆消费认知,重构行业创新方向。

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评价:“以前羊毛大衣只能送干洗店,来回要两天,还担心化学残留。现在用格力热泵洗烘机,可实现随洗即穿,质感和新的一样。”在冰箱品类中,类似好评同样常见:“过年囤的金枪鱼放深冷区,开春拿出来解冻后和新鲜的没区别,冰箱运行几乎静音。”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2024年,单价4000元以上的高端洗衣机销售额年均增长18.3%,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消费升级呈现三大趋势:“精细化护理”需求崛起,真丝、羊毛等高端面料衣物护理需求年增26%;“场景化解决方案”受青睐,梅雨天速烘、火锅后除味等场景需求突出;“健康化诉求”强化,除菌除螨、筒自洁等功能成选购核心指标。

格力热泵洗衣机的产品迭代,精准踩中这三大趋势。在精细化护理方面,如悦热泵洗烘一体机搭载的fabricare算法,基于万种面料数据库,量化洗涤转速、烘干温度与风量的匹配关系。其独创的“90°舒柔洗”通过低角度旋转避免机械摔打,配合37℃体感柔烘,实现真丝不变形、羊毛不缩水的洗烘效果。针对布娃娃等特殊需要,还可通过APP下载专属程序,做到“专衣专护”。

场景化解决方案的创新直击消费痛点。针对衣物异味问题,其蒸汽分子干洗技术能释放纳米级蒸汽分子,深入织物纤维去除火锅味、烟味等顽固异味,无需水洗即可完成护理,特别适合冬季厚重衣物的日常打理。

健康功能的升级回应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关切。如悦融合纳米银离子与巴氏除菌技术,除菌率超99.9%,除螨率达100%。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搭载的i-Cleaner全域智洁系统2.0,通过智能检测滤网毛絮堆积程度,自动启动冲洗程序,避免风道藏污纳垢导致二次污染,真正实现“洗完不脏、干完不臭”。这一功能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洗烘一体机“越烘越脏”的痛点。

针对不同消费层级需求,格力进行产品矩阵梯度布局。从2000元级别的净静系列,以巴氏除菌和基础洗涤功能满足刚需用户;到4000-6000元的臻柔系列,通过活水漂洗和双擎速烘服务品质家庭;再到万元级的如悦系列,以三驱变频热泵技术和智能护理引领高端市场。这种覆盖全价格带的产品策略,使格力能在消费升级浪潮中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全域增长。

技术跨界:智领品质生活

格力洗衣机十余年发展,勾勒出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的迭代路径,这一路径在冰箱、热水器等品类中同步延伸。如悦热泵洗烘一体机的问世,标志着技术集成进入新高度,印证格力“压缩机技术为核、跨品类协同发展”的战略成功。

2014-2017年是“基础功能夯实期”。这一阶段核心突破在电机与减震技术。格力自主研发的BLDC高效直流变频电机,解决传统电机噪音大、能耗高的问题。配合借鉴建筑力学原理的框架式防震设计,实现“高速运转立铅笔不倒”的稳定性,净静系列成为市场爆款。这个阶段技术重点是构建可靠的产品基本盘。

2018-2020年进入“烘干技术革新期”。格力将空调热泵技术正式应用于洗衣机,推出第一代热泵洗烘一体机。核心创新是双转子变频压缩机的小型化应用,首次实现37℃低温柔烘,打破外资品牌在热泵技术上的垄断。这一突破奠定了格力在洗护领域的技术差异化优势。

2021-2024年升级为“智能系统集成期”。这一阶段标志是Ultracore3.0变频系统的问世,实现压缩机、电机、风机三大核心部件的一体化协同控制。三驱变频设计带来微秒级响应速度,配合AI智慧功能,能自动感知衣物重量,甚至根据天气调节洗护参数。如新二代机型搭载的GRS速烘系统,实现“高效”与“轻柔”兼顾,1小时烘干全家衣物的同时。

2025年首发新品如悦热泵洗烘一体机的推出,更是将技术集成推向新巅峰。以Ultracore3.0变频系统,使整机响应速度较上一代提升40%。智能双投放功能可实现五档精投,洗涤剂利用率提升25%,既保证清洁效果又避免浪费。这些创新背后,是格力“制冷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战略优势在洗护领域的厚积薄发与集中释放。

技术迭代依托跨领域迁移的深厚积淀。作为全球唯一能自主设计制造全类型制冷压缩机的企业,格力将空调领域50项“国际领先”技术中涉及热交换、变频控制的核心成果,无缝迁移至洗衣机、冰箱、热水器等领域。

核心技术加持带来双重优势:研发成本降低30%以上,各品类核心系统故障率比行业平均低45%。以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为例,其既用于家用空调的低温制热,也适配洗衣机的低温柔烘,更支撑冰箱的深冷保鲜,单一技术平台衍生出多品类价值。

格力智能工厂为技术落地提供坚实支撑。生产线采用激光焊接在线全检系统,确保压缩机部件合格率达99.8%;“鱼钩式”旋铆加工技术提升20%生产效率;机器手臂实现从压缩机组装到整机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确保高端产品品质稳定。

从产业价值看,格力技术路径正在重构行业格局。市场对格力高端洗衣机的认可,证明家电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在于功能堆砌,而在于核心技术的跨领域迁移与创新应用。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格力通过热泵技术打破高端洗护市场的外资垄断。长期以来,欧洲品牌凭借烘干技术占据高端市场,溢价率高达50%。如今,格力如悦热泵洗烘机以同等甚至更优的技术性能,将高端洗护产品价格拉至万元区间,使中国消费者能以更合理价格享受高端科技。这种“技术普惠”正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格力智能工厂,每台高端机型下线前都要经过严苛测试:洗衣机37℃烘干温度误差不超±1℃;冰箱设立独立恒温母婴区,温度波动控制在±0.5℃。这些“出厂即精品”的标准背后,是对“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坚守。

当洗衣机从清洁工具变为“衣物护理师”,当冰箱从储物箱变为“食材保鲜舱”,当空调企业凭压缩机技术跨界重塑多个行业,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便有了清晰范式。正如格力全品类战略所诠释的:以核心技术定义品质生活,这既是产品的价值主张,更是中国智造的底气所在。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