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智聚才 布局AI未来 昌平区“昌聚工程”人才政策宣讲会暨AI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互联网
2025
10/17
11:09
分享
评论

2025年10月15日,昌平区“昌聚工程”人才政策宣讲会暨AI发展论坛在昌发展·龙域中心成功举办。昌发展集团总经理王颖、昌平区人才工作局高地建设科科长邵占维、清华校友总会AI大数据专委会执行秘书长张芮祺、昌发展股份总经理助理金明等嘉宾出席活动。现场汇聚了来自产业界、学术界、投资界及创新企业的近100位代表,共同围绕AI技术趋势、产业落地与人才政策展开深度探讨。

王颖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昌平区目前已形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先进能源”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通过汇聚众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出台《昌平区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10条专项措施”等政策为AI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作为区域产业赋能者,昌发展已在AI领域展开多维布局,打造专业园区、设立产业基金、搭建创新平台并发起“2025昌平区数字经济科创大赛”,构建起全方位产业赋能生态。她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吸引更多企业与人才走进昌平,昌发展将以创新的浓度、场景的广度与服务的温度,陪伴企业全周期成长。

昌发展集团总经理 王颖

慕华科创创始合伙人张妤博士在《AI新质生产力的范式革命》主题演讲中,系统阐述了AI产业的宏观前景与慕华科创的具身智能布局。她从投资角度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人形机器人已成为AI领域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的赛道,并强调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行业呈现“硬件基本成熟、软件算法爆发”的特点。她进一步预测,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规模可能超过人类,应用场景将高度多样化。在当前发展阶段,国资与产业资本作为“耐心资本”,正持续为AI产业注入关键动力。慕华科创管理的50亿元双币基金已投资34家AI企业,其中5家实现IPO,重点布局了智元机器人、星源智等具身智能核心项目,并通过联合孵化境智具身、智莱特等创新企业,加速AI技术在工业巡检、应急消防等场景的落地,逐步构建起从核心部件到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生态。

慕华科创创始合伙人 张妤

昌发展股份产业发展中心招商经理姜奎围绕《基地、基金、产服,构建AI产业生态平台》进行主题分享。他表示,昌发展作为昌平区属国资平台,致力构建“基地+基金+产服”一体化产业生态平台。昌发展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能源科技”等区域重点产业方向进行布局。运营超百万平米产业空间并成功引进千余家优质企业。基金方面,昌发展通过汇集汇集中央、北京、昌平三级财政资金,目前累计投资项目超过1100个。同时打造一站式产业服务体系,涵盖政策、金融、技术、人才等全周期服务要素,致力于为企业发展整合多品类、多维度的赋能资源。

昌发展股份产业发展中心招商经理 姜奎

无限跃迁创始人王政在《构建面向生产场景的智能体架构与挑战》主题演讲中深入剖析了智能体在生产环境中的核心挑战与架构方案。他指出,2025年已成为“Agent元年”。他强调,AI智能体正从简单的“工具调用者”演进为统筹全局的“物理世界中央大脑”,但其规模化落地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模型幻觉难消、长链条任务误差累积以及Token成本失控。为此,王政提出,生产级智能体必须达到“三个9”的可靠性标准,即实现99.9%的任务完成度与输出精度,并分享了以多模型冗余投票、上下文智能压缩、子智能体分工及插件化架构为核心的高可用方案。他总结道,无限跃迁正通过构建从“静态提示”到“动态上下文治理”的全新工程体系,致力于推动智能体实现从单点能力到“持续智能”的系统级跨越,最终赋能AI智能体实现稳健的产业化部署。

无限跃迁创始人 王政

衔远科技副总经理郭圣杰在《AI Agent在代表性行业中的规模化应用》主题演讲中,系统分享了公司在建筑、养老、营销、供应链等垂直领域推动AI规模化落地的实践。他指出,衔远科技通过“与行业头部大客户组建联合团队”的共研模式,深耕行业Know-how,打造了建筑行业专属大模型,实现了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自动生成与动态预警,将计划编制时间从7天压缩至7小时,主体阶段进度监控准确率提升至97%。在养老领域,公司正通过AI适老化设计、安全监护与慢病康养助手,构建“小屋-社区-家庭”三级服务体系。他强调,真正的产业AI必须扎根场景,以专家级精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关键跨越。

衔远科技副总经理 郭圣杰

在“昌聚工程”政策宣讲环节,区人才局邵占维科长系统介绍了昌平区“1+N”人才政策体系。他表示,“昌聚工程”聚焦医药健康、先进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分层分类的精准扶持,将人才评选类别纵向划分为顶尖、杰出、领军和青年四类,构建了“金字塔型”人才培育体系。给予获评人才50万至300万资金支持,并配套提供医疗保障、住房补贴等七大类服务保障,为不同发展阶段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他强调,昌平正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首站地”,组织实施11类19条政策措施,为青年人才提供免费工位、人才公寓、创业补贴等“一揽子”支持举措,诚邀各位英才扎根昌平,共同发展。在随后的现场交流中,就政策申报的具体问题,邵科长为参会企业进行了详细解答。

昌平区人才工作局高地建设科科长 邵占维

本次论坛不仅是2025昌平区数字经济科创大赛(CDIC)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标志着昌平区在AI与人才双轮驱动下的产业升级新阶段。随着“昌聚工程”系列政策的深入实施,昌平区正围绕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定位,形成对顶尖科技人才与高质量创新项目的强大吸引力。在这一进程中,昌发展作为区属产业生态平台,通过提供产业空间、基金投资与专业服务,有效地串联起政策、资本与技术,成为区域产业生态的重要建设者与连接器,助力昌平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构筑独特的创新土壤与产业优势。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