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隐形正畸国际垄断,正雅齿科走向全球

互联网
2025
10/11
13:32
分享
评论

国产方案,加速出海。

撰文丨韩璐

从技术突破到创新引领,总部位于上海的正雅齿科,正在全球正畸领域书写中国智造的新篇章。

今年9月,正雅迎来了一批海外的客人——来自意大利、泰国和沙特阿拉伯的正畸医生代表团。

这类国际交流在正雅已成为每月乃至每周的常态化工作,是正雅全球化战略的一个缩影。

这些国际医生深入正雅智能制造基地,开展了一场关于数字化正畸技术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专业交流。

医生们深度探讨了正雅GS颌位重建技术,并对中国正畸技术的创新突破表示高度赞赏。

这种国际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全球正畸领域的高端对话平台,更生动展现了正雅在全球视野下的创新实力与技术领导力。

“我们已经从技术追随者转变成创新引领者,让世界看到中国隐形正畸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如正雅创始人姚峻峰所言。

正雅创始人姚峻峰

截至目前,正雅的隐形矫治产品已进入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市场更是跻身主流品牌之列。

通过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等多维举措,正雅正在重塑全球正畸市场的竞争格局。

从技术追随到创新引领,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布局,正雅用二十多年时间,走出了一条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国际化崛起之路。

在数字化正畸的全球赛道上,这家中国企业正在以创新实力重新定义“中国智造”的国际形象。

1 蓝海机遇:隐形正畸的百亿赛道

姚峻峰出生于1975年,读书时主修软件与信息工程。

2003年从英国学成归国后,他进入一家定制型骨科医疗器械公司从事销售工作。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接触到医疗行业,也为他日后跨界创业埋下伏笔。

彼时,隐形正畸技术在美国初露头角,而国内市场尚属空白。姚峻峰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潜在机遇,并于2004年在上海张江药谷创立正雅齿科。

他本人并无口腔医学背景,但这一“跨界”身份反而成为其独特优势。

在他看来,“隐形矫正行业本身集合了口腔医学、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和软件工程等专业领域,跨学科缺一不可。”

事实上,软件专业出身的他已占据其中关键一环。

在技术层面,姚峻峰亦有深厚积累。

2004年,其父亲所在的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项目《个性化假体CAD/CAM技术与计算机辅助临床工程系统》为他提供了重要启发。

姚峻峰将该技术进行二次研发,并成功应用于口腔正畸领域,为创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凭借清晰的思路与扎实的技术储备,姚峻峰看好隐形正畸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

据全球齿科巨头盈纬达(Envista)统计,全球约有50亿人患有错颌畸形,需借助正畸矫治器进行治疗。

市场上主流的矫治器分为固定矫治器(如传统金属托槽,俗称“钢牙”)和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俗称“牙套”)。

其中,固定矫治器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比隐形矫治器的历史长约一个世纪。

“过去20年里,正畸市场本身以每年15%-20%的增速发展,而隐形正畸的增速更为迅猛。”姚峻峰指出。

因美观、便捷、易清洁等优势,隐性正畸迅速受到消费者青睐。

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可应用的隐形矫治装置和技术日益丰富,医生能够通过牙套的个性化设计实现更复杂病例的矫治,使患者佩戴更舒适,疗效更稳定、适应症范围也更广,在部分特定病例中疗效更为理想。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2023年,全球隐形正畸矫治器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是2012年5.5亿美元的近10倍,占整个正畸矫治器市场的比例从42%提升至71%。

保守估算,2028年全球隐形矫治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在这一片蓝海中,正雅团队凭借技术积淀与市场洞察,正稳步快跑,持续拓展其行业影响力。

2 医工融合:临床需求驱动研发创新

历经二十余载发展,姚峻峰带领正雅齿科步步为营,从3D打印首个牙齿模型,到自主研发首套牙齿矫正设计软件投入应用,再到迎来首位临床患者,每一步都扎实稳健。

目前,正雅团队规模达2000多人,其中软硬件研发人员超过200人。

公司每年持续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在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及AI应用等多个方向实现重要突破。

在研发模式上,姚峻峰摒弃闭门造车的传统做法,倡导全员参与创新,并逐步形成“临床专家深度参与”的特色模式。

这一模式确保创新想法源自临床实践,最终产品又回归临床应用,形成良性循环。

正雅齿科的明星产品“GS系列”就是这一模式的典范。

该系列产品的核心理念来自国内正畸专家沈刚教授,他凭借深厚的学术研究的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姚峻峰团队深入合作,共同研发出具备颌位重建功能的隐形正畸产品。

这一创新技术打破了传统颌位重建必须依赖功能矫治器或者有创手术的局限,实现了牙齿矫正与面部形态改善的双重功效。

2019年GS系列上市后,正雅与沈刚教授团队持续开展产学研合作,在随后六年里根据临床反馈不断优化产品。

通过增加附件提升牙套稳固性,引入定位牙套方便医生精准操作等改进,使产品日臻完善。目前,GS系列已成功应用于超过10万例临床病例。

然而,新技术从诞生到普及往往面临挑战。在固定矫治器长期占据主流地位的正畸领域,GS系列等创新技术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初期不少临床医生持观望态度。

为促进颌位重建技术的普及,正雅与沈刚正畸团队在国内外主要城市巡回举办学术研讨会。

姚峻峰强化了线下培训力度,他坚信面对面交流对新技术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目前,参与正雅颌位重建培训的医生已达数万人次。

与沈刚教授的成功合作,只是正雅创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面对不同正畸专家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正雅团队始终注重吸收各方智慧,凭借自身的数字技术与制造能力,将这些宝贵经验转化为创新产品。

通过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正雅已构建起“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专利布局-产品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更好地满足了多样化临床需求,也为企业构筑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截至2025年8月,正雅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已达1000余件,获得授权专利744件。

其中,以医生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达117件,GS颌位重建技术获得国内授权53件、海外授权61件。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累积形成了正雅完善的技术系列和产品矩阵。

3 品牌崛起:以技术实力定义“中国智造”

随着口腔健康消费需求持续升温,正雅齿科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与完善的产品矩阵,成功跻身国内隐形正畸市场第一梯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姚峻峰指出,中国复杂错颌畸形患病率较高,用户对矫治效果和个性化需求也更为严苛。

“这一特点既带来挑战,也促使我们更早布局AI与数字化技术。”他补充道。

在技术布局方面,正雅早在2014年就研发了首套EPR全自动管理系统,实现了医生、生产、销售系统的全面对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据姚峻峰介绍,如今EPR系统已升级至3.0版本,通过增加定制化模块,整合全域业务数据,并融合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前沿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先进的隐形正畸解决方案。

2015年起,正雅更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正畸方案设计中的应用,现已实现自动化排牙、矫治力模拟、牙根可视化等功能,显著提升矫治方案设计效率与精准度。

“我们的设计系统已积累近300万个设计方案,持续进行优化学习。”姚峻峰表示。

这一创新大幅降低了传统正畸治疗主要依靠医生经验的门槛,使年轻医生和全科医生也能借助系统经验接诊复杂病例,有效释放了临床生产力,让更多患者能够获得专业治疗。

在生产制造环节,2024年正式投产的嘉兴智能制造基地成为正雅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全自动化生产基地,年产超过数千万个隐形矫治器,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姚峻峰特别强调,正雅从高分子粒子挤出膜片开始,实现全流程自主生产,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完成全产业链闭环的隐形正畸企业,并通过KPI考核持续优化生产成本。

在实现技术突破与产能提升的同时,正雅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

从2019年代工起步,到2023年推出自主品牌出海战略,正雅仅用两年时间就将产品推广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占比达到10%。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马德里建立的欧洲生产基地,开创了中国隐形正畸品牌在海外自建工厂的先河。

面对近年来口腔正畸集采控费带来的行业变革,姚峻峰保持积极态度。

他指出,隐形正畸仅占正畸市场病例数量的20%左右,价格仍是重要制约因素。

“通过集采降低价格门槛,将有力推动渠道下沉和市场普及。”他分析道。

目前,正雅已构建覆盖一线城市至县域的多级市场网络,与数万家口腔机构建立合作。

在拓展成人矫治业务的同时,正雅也在积极布局儿童早期矫治这一新兴蓝海市场。

姚峻峰认为,早期干预能显著降低后期治疗难度,这也是公司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融资方面,正雅已完成D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与海外市场拓展。其稳健的现金流和预收货款模式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五年,姚峻峰期望将正雅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隐形正畸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中国隐形正畸技术走向世界。

在他看来,行业正进入整合与创新并存的新阶段,“唯有持续聚焦技术、医生合作与用户价值,才能穿越周期、实现长期发展。”

从技术突破到全球布局,正雅齿科正以独特的发展路径,在中国正畸市场书写着民族品牌的崛起故事。

正如姚峻峰所言:“方向正确比速度更重要”,这家踏实前行的企业,正在用技术实力重新定义“中国智造”在全球正畸市场的地位。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