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中国虚拟化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浪潮云海服务器虚拟化系统InCloud Sphere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生态兼容性,蝉联国内品牌第一,更在 “市场地位” 与 “发展能力” 两大核心维度斩获中国厂商双冠,稳居领导者象限。
技术优势:多元算力融合与性能突破
报告从技术适配、交付运维、生态兼容三大维度解析了浪潮云海服务器虚拟化 InCloud Sphere 的竞争优势:
多元算力融合架构:全面兼容X86、ARM、C86、LoongArch等主流CPU架构,支持国内外多品牌GPU,通过内置百种算力模型达成异构资源等价调度,实现跨架构热迁移与统一资源调度,提升资源利用率40%,算力调度效率提高3倍,完美适配金融、医疗等行业的智算需求。
高性能与高稳定性:针对关键行业对安全稳定的核心诉求,产品升级分级容灾能力,支持从本地HA到异地灾备的6级容灾方案(RTO数分钟,RPO=0)。通过全栈I/O优化及内核级调优,实现单机60万IOPS、三节点集群200万IOPS的超高性能。在全球公认SPECvirt虚拟化性能测试中,InCloud Sphere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可演进的云化能力:浪潮云海InCloud Sphere 支持纯软件、软硬一体、超融合搭载等五种销售形态,可从虚拟化资源池平滑演进为私有云平台,实现 IaaS 向云原生 PaaS 的模块化扩展,全面满足用户从基础虚拟化到 AI Infra 的全生命周期需求。
增长动因:VMware先进替代与数字化浪潮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服务器虚拟化市场规模达55.3亿元,同比增长11.3%,预计2027年将突破74亿元。在这一背景下,浪潮云海InCloud Sphere在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中成为核心领跑者。
赛迪顾问:中国服务器虚拟化市场竞争格局
VMware替代机遇:中国虚拟化市场正面临双重变革。一方面,国家技术创新政策持续推进,金融、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采用安全可靠的自主创新虚拟化方案。另一方面,随着VMware商业模式调整及本地化服务收缩,大量用户已从战略规划阶段进入实际落地阶段,通过引入替代方案优化IT支出。
浪潮云海InCloud Sphere凭借高度类VMware的操作体验、95%以上功能覆盖率和平滑迁移能力,成为用户替代首选。2024 年已在能源、交通等行业实现大规模迁移落地,成效显著。
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释放:报告显示,华东与中南地区表现尤为活跃,虚拟化市场规模占比分别达到25.3%和24.1%,医疗、制造等行业增速突出。以医疗为例,在智慧医院建设推动下,虚拟化应用占比提升至5.8%,标志着市场从传统金融主导,向多行业协同发展的多元格局演进。
为此,浪潮云海推出深度适配的行业解决方案,医疗场景下,保障核心业务 7×24 小时高可用;制造场景下,实现跨地域多中心资源的统一调度与管理。这种精准匹配行业需求的能力,成为其在多元市场中持续增长的关键支撑。
可演进架构引领智能化转型
随着生成式AI、大模型等技术渗透,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GPU、FPGA等异构计算资源成为支撑AI应用的关键算力载体。这一变化推动虚拟化软件从传统的"纳管通算"向多类型"纳管智算"升级。虚拟化产品将向以GPU为核心的多元算力融合架构升级,兼容适配性强、可演进的虚拟化产品更受用户青睐。
报告明确,高稳定、高安全、高性能仍将是虚拟化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浪潮云海InCloud Sphere构建的"稳态-敏态-智能态"平滑演进架构,支持从传统虚拟化向混合云、智算集群的渐进式升级。这种"积木式扩展"模式既保护企业IT投资,又能动态适配云原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需求,让虚拟化平台从资源载体进化为智能创新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