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大数据与转化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医学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在沪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医学界、科研机构及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与代表,共同探讨医学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转化应用。其中,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级数据价值成为热议焦点。
深圳市玖治科技有限公司CTO王敏受邀发表主题演讲,以旗下RingConn智能戒指为实例,系统阐述了智能戒指在医疗数据采集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多元应用场景,引发与会专家广泛关注。
从消费级到医疗级,健康穿戴设备迈入精准监测新阶段
王敏系统回顾了健康穿戴设备的发展历程:自2000-2013年的应用萌芽期,到2014-2016年的快速成长期,再到2017-2020年的同质化调整期,行业自2021年起已进入关键的“医疗级可穿戴设备”新阶段。此阶段的核心特征是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日益获得医学界的认可,这与传感器技术升级、算法模型优化密切相关。
此外,从智能手表、手环到智能戒指,健康穿戴设备正朝着“更无感、更精准、更可靠”的方向发展。数据显示,主流腕式设备半年弃用率近50%,且夜间佩戴率偏低,而夜间是睡眠呼吸、心率变异性等关键健康数据采集的黄金时间。相比之下,智能戒指半年持续佩戴率超80%,人均日佩戴时长达19小时,为连续监测提供了基础保障。
智能戒指相较于其他智能腕式设备,具备天然的优势。在佩戴体验上,其舒适性强、异物感低的特性,适配全天候持续监测需求,尤其解决了腕式设备夜间佩戴不适的痛点;数据质量方面,手指作为PPG(光电容积图)信号采集的最优位置,能提供更高强度与质量的生物信号;在日常属性上,戒指形态符合人类佩戴习惯,无屏幕设计实现低功耗长续航,同时规避了摄像头、话筒带来的隐私风险;功能拓展潜力上,高质量信号可提取丰富特征指标,为疾病风险评估奠定基础。
RingConn智能戒指,全力构建全场景健康监测体系
成立于2021年7月的玖治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上海交通大学王国兴教授创立,依托其自主研发的低功耗生物信号采集芯片、生物信息传感与先进算法等核心技术,已快速成长为全球智能戒指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推出的RingConn智能戒指上市仅两年,产品已服务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超25万,稳居全球智能戒指市场销量TOP 2行列,同时位列国内销量第一。
据介绍,RingConn智能戒指目前已实现基于连续监测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活动量等基础指标,对用户的生理状态及行为进行精细化分析。例如,通过心率和活动量变化精准识别运动行为;结合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和活动量综合分析睡眠结构;通过持续的体温监测,为女性用户提供生理周期洞察。此外,RingConn正与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基于戒指数据的排卵期研究,旨在为女性备孕等健康场景提供更科学的支持。
在严肃健康应用方面,RingConn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融合睡眠分期、体动、心率、呼吸率、血氧饱和度等多维度数据并进行模型分析,RingConn在全球范围内首创支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便捷监测。这一功能已为全球超过25万用户提供了方便易用的OSA风险筛查工具,显著提高了监测效率,有助于用户提前发现潜在健康风险。王敏表示,未来RingConn将持续深化在疾病风险评估方面的能力建设,拓展至心率异常、呼吸系统疾病等更多领域。
共建合作网络,迈向数据价值共生的健康生态
为实现医疗级应用的精准与可靠,玖治科技正积极推进与顶尖学术及医疗机构的合作。目前,已携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中山大学等30余家国内外权威机构,共同构建覆盖睡眠健康、血压管理、代谢研究及女性健康等多元化医疗场景的数据应用模型与临床验证体系。
展望未来,王敏描绘了健康穿戴设备的生态化图景:“健康穿戴设备的未来不会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将演变为一个协同共生的生态系统。智能戒指凭借其卓越的佩戴依从性和数据质量,将成为这个生态中稳定的基础数据基线。最终,不同类型的设备将在不同的场景下各展所长,实现数据互补与价值共生,共同发挥出‘1+1>2’的数据价值,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强大助力。”
以RingConn为代表的智能戒指,正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加速推动健康管理从医院向家庭延伸、从疾病治疗向预防前移。随着医学大数据转化创新专业委员会的推动和产业界的持续创新,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望在未来的医疗健康体系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