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行业追逐流量的浪潮中,真正的破局者往往选择深耕。作为小鹅通赋能标杆案例的代表,读书博主李小墨的故事,是一部从报社记者到年入百万创业者的蜕变史,更是小鹅通创始人鲍春健发起的《老鲍对话标杆客户》栏目中,极具参考价值的实战样本:它清晰展现了小鹅通作为私域工具,如何通过结构化产品体系,将 "海绵阅读法" 从公众号方法论升级为销售额 200 万的训练体系,助力创作者实现从流量焦虑到 "精准用户持续转化" 的跃迁。十年沉淀证明:当工具遇见极致专注,"小而美" 能创造大价值。
从媒体人到读书博主:十年深耕走出 “小而美” 路径
李小墨的职业转型,堪称内容领域 “专注者” 的典范。出身新闻专业的她,曾任职《海南特区报》记者、公众号自媒体大号主编,积累了扎实的内容运营经验。后来,因明确 “成为作家” 的梦想,她开通读书公众号 “深夜书桌”,正式踏上读书博主之路,至今已深耕十年。
十年间,李小墨沉淀出两大核心成果:其一,阅读方法论书籍《海绵阅读法》加印 12 次,豆瓣评分 8.0、微信读书 7.6 万人读过且推荐值达 88.3,成为高口碑畅销书;其二,2021 年起在小鹅通上线 “海绵阅读训练体系”,历经 10 期迭代优化后与书籍形成联动,目前已办到第 14 期,销售额超 200 万。
今年,她进一步在小鹅通鹅圈子搭建 “海绵阅读践行圈” 年度陪伴社群,构建起 “书籍启蒙 — 训练体系实操 — 社群陪伴” 的完整服务体系 —— 读者可通过书籍掌握方法,借助训练体系(含1 对 1点评、答疑)深化实践,再通过社群获得长期坚持的动力,这套 “小而精” 的模式,让她在竞争激烈的内容赛道站稳脚跟。
海绵阅读法:不追数量,只重 “吸收” 的读书逻辑
“读书的价值,从不在数量多少,而在吸收了多少,以及这些内容给人生带来了多少改变。” 对话中,李小墨这样解读《海绵阅读法》的核心。在她看来,一年精读 1 本并极致践行,远胜于走马观花读 100 本 “无效书”—— 这种拒绝 “形式主义阅读” 的理念,也贯穿在她的产品设计中。
以小鹅通上的海绵阅读训练体系为例,李小墨始终坚持 “只打磨一门产品”,围绕心理学 “内在动机理论”,从归属感、胜任感、自主性三大维度设计服务:
● 归属感:主动分享个人经历拉近与用户距离,设置破冰环节、“找搭子” 互动,让用户快速融入;
● 胜任感:提供作业示范引导模仿,私信帮扶未完成作业用户,推出 “坚持困难户守护计划”,帮用户建立成长信心;
● 自主性:针对成年用户兼顾工作家庭的痛点,设置 8 天补作业日,提升时间灵活性。
此外,训练体系还通过 “100% 作业点评”“14 天示范共读营” 形成 “训练 - 反馈 - 解决” 闭环,搭配开营宣誓、营歌、天使守护计划等仪式感环节,既保证实操性,又传递积极情绪价值。
拒绝流量焦虑:小鹅通助力下的 “精准变现” 破局
谈及转型与成长,李小墨坦言曾陷入 “流量困境”:早期公众号靠广告变现时,需紧盯阅读量与涨粉数,后期流量下滑、广告减少,还曾因想 “兼顾多方向” 导致能量耗尽。而真正的转折,始于在小鹅通搭建起 “产品 + 社群” 的私域体系。
“现在我不再焦虑流量,因为在小领域做到了极致。” 李小墨表示,通过小鹅通,她的书籍、训练体系、社群能精准触达有阅读需求的用户,无需在泛流量中内卷 —— 书籍持续带来精准客群,训练体系与社群完成深度转化,用户共识易达成、成交链路顺畅,最终实现年入百万的稳定收益。这种 “不追爆款追精准” 的路径,也印证了小鹅通在 “内容变现 + 用户运营” 上的核心能力:为 “小而美” 个体提供从内容承载到商业闭环的全链路支撑,让创作者能沉下心深耕优势领域。
《老鲍对话标杆客户》栏目始终致力于挖掘像李小墨这样的标杆客户案例,通过他们的实战经验,展现小鹅通如何作为工具与生态平台,助力不同行业的个体与企业突破成长瓶颈,实现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未来,该栏目还将持续对话更多领域标杆客户,为内容创业者提供更多元的破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