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公布“恶意营销号”治理情况,并列举了对部分典型违规案例的处置。
今年4月,抖音发布了《关于“恶意营销号”的治理规范》,明确“恶意营销号”存在“虚假人设不当获利”等十类典型违规特征行为,表示将打击通过低质、工业化量产恶意博取流量的行为,保护用户权益。同时,抖音还推出“账号健康分” 评估机制,对违规账号进行梯度管理、引导教育,倡导真诚创作。
抖音本次公告披露的案例显示,被处置账号涵盖“恶意营销号”典型违规行为。
如,有矩阵账号伪造宗教人员形象,批量发布雷同封建迷信内容,危害内容生态健康;有账号仿冒天气播报员发布虚假预警信息,但要求“点击关注才会告知具体地点”,骗取关注涨粉后倒卖账号。此外,还有部分账号搬运学者演讲画面,配以如“学费猛涨大学该不该上”等博眼球标题,涨粉后倒卖账号违规获利。
平台已对上述账号扣除相应的健康分,并按照对应分数进行处置,如限制其投稿功能、评论功能、变现权益以及减少推荐等。
公告显示,自“账号健康分”规则运行以来,平台累计处置违规短视频 410.7 万条,违规账号 62.8 万个。同期,有21.4 万个账号通过内容创作持续向好、参加平台学习考试等获得加分。
据了解,抖音在 2025 年 1 月发布《建立安全与信任中心,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公告,承诺加大对恶意营销号处置力度。此次治理措施为该承诺的延续实施。
抖音方面表示,平台希望通过相关措施和规则,打击治理“恶意营销号”,倡导优质创作者发挥正向积极的示范作用,打造更加安全、优质和多元的内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