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11点,卧室温度升至30℃,AI助手“小美”自动开启空调降温;凌晨2点,监测到室内CO₂浓度过高时,新风系统悄然启动。在摄像头夜视模式下,用户的呼吸均匀平稳。
这是8月1日美的集团“全屋智能”发布会上,美的中国区域全屋智能负责人尚喆向观众展示的一段视频。
演示结束,掌声持续良久。这一段由“AI小美”全程自主完成的深夜守护,成为美的集团当天发布的“Smart for Joy”全屋智能战略最温情的注脚——以用户为中心,从比拼参数到关注用户需求与用户场景,智能不是目的,只为让你更加快乐。
人车家协同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美的全屋智能战略以“Smart for Joy”为核心理念,围绕产品、用户和生态三大要素展开,以“人·车·家”生态为用户提供更简单、更有趣的智慧生活体验。
本次发布会上,美的宣布联合鸿蒙智行、蔚来、埃安等车企,与华为、荣耀、OPPO、vivo等手机厂商,构建起了“人·车·家”生态。为支持合作伙伴快速完成智能产品开发和接入,上线美的IoT开发者平台iot.midea.com,可提供设备接入、数据分析、安全防护一站式服务,开发者可通过标准化接口,更简单、更快速地适配产品。
这些努力,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用户使用这个生态的便捷度更高,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切换也真正实现了无感智能。清晨,用户还在客厅沙发上,通过美的美居App提前5分钟远程启动车辆空调,车内温度由 45 °C 降至 26 °C;上车后系统自动关闭远程模式并切换为车主常用温度,全程无感。傍晚,当用户驾驶车辆进入回家地理围栏范围时,系统会智能启动“回家模式”,家中空调系统会提前开启,灯光自动亮起,空气净化器、热水器也同步启动,扫地机器人自动归位,到家即可享受舒适的室内环境。
跨行业共享生态标准,助于双方打破边界,共享资源与技术能力。不仅提升了用户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场景体验,同时用户黏性得以提升,真正实现跨界共赢。截至2025年6月,美居平台总连接设备数达1.186亿台,注册用户突破1.088亿,月活用户规模达2059.25万。其中绑定5台以上设备的深度用户达5276.5万,复杂场景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全龄关怀的数字化切口
美的“人·车·家”生态,通过庞大的美的家电家居产品的硬件生态和AI小美家庭助手的协同,让智能家居不再只是年轻人的玩具,而是变成全年龄段用户都能享受到的全场景智慧互联体验。
基于Home Agent主动智能模型,AI小美家庭助手变成了一个垂直于智能家居领域的专属智能体。用户只需一句话,小美即可远程语音操控家电家居、生成个性化场景,还能随时提供产品说明、一键预约安装维修、定制家庭食谱与运动计划。从发布会现场的演示情况来看,这个智能体无论是响应速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执行指令调用设备等操作,几乎可以与真人媲美。
此外,美居App上聪明的AI小美也正在成为用户生活的好帮手。以前买滤芯等耗材,要反复核对型号,现在美居App直接推送购买链接。目前,美居App上的耗材管理中心已接入智能设备和非智能设备共计6537类配件,用户点击即可实现购买耗材、预约安装、清洗等服务。售后的便捷度,将直接带来满意度的提升。
智能家电+智能家居 双品牌协同的“阳谋”
美的集团在全屋智能领域的“双品牌战略”展现了其在智能家居市场的深远布局。这一战略主要通过美的和美的慧选两个品牌来实施,旨在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并加速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渗透。
美的主品牌专注于提供核心智能家电产品,这些产品具有高科技特性和高品质的用户体验。同时,积极布局摄像头、智能门锁、灯光、智能开关等智能硬件产品,通过 “美的美居” App 及小美 AI 家庭助手实现 “智能家电 + 智能家居” 的多元化联动体验。
美的慧选品牌则采取了更为灵活和快速的市场策略,携手行业头部品牌,补位智能产品,旨在丰富智能产品矩阵。这些产品包括智能鱼缸、护眼小夜灯等,它们通过简化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智能家居的概念更加亲民和易于接受。
通过“双品牌战略”,美的不仅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和消费者群体,还能够通过不同品牌的特色和优势,推动智能家居生态的快速生长。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而且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美居”,美的正在把冰冷的传感器、芯片、算法编织成一张有温度的民生网络。当这张网络从家延伸到车辆、社区、城市,智能家居就不再是少数人的新奇玩具,而成为3亿中国家庭触手可及的生活基础设施——它的价值,不止是对老人、孩子等群体的关爱,更是通过对“Smart for Joy”理念的践行,让所有人都可以享受美的全屋智能的简单、便捷和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