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Phone到“AI疯”:6000亿的工业富联只是开始!

互联网
2025
07/30
11:45
分享
评论

7月的A股市场中,工业富联无疑成为最受关注的公司之一。在AI相关业务推动下业绩增长提速,股价也持续上涨,7月29日公司市值首次突破6000亿,创下历史新高。这并非偶然的“风口上涨”,而是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紧抓产业大变革机遇重塑自身价值的必然。营收(2024年营收首次突破6000亿)与市值双双跨越6000亿门槛,预示着一个超级周期开始了!

苹果起步,锻造全球制造底座

稍微有点研究的投资者应该知道,工业富联起步于苹果供应链的精密制造(不是组装),从第一代iPhone开始就是高端精密结构件的核心供应商,十几年来与苹果共同经历了全球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效率革命与工艺升级。

可以说,在与苹果的长期协作中,不仅塑造了工业富联的制造底盘,也帮助其在多个维度上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全球领先的精密制造能力、新品导入与质量稳定的工程能力、超大规模的快速交付能力、对复杂客户体系的协同能力、流程管理体系与供应链整合经验。

更重要的是,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长期深耕,让工业富联懂得如何跟随时代递进以及技术革新,实现自我迭代。进入AI时代,公司突破传统业务边界,延伸至AI服务器、液冷系统、高速交换机等前沿产品模块,建立起从产品设计、关键组件到系统交付的完整能力。制造能力也从“订单驱动”转向“技术平台驱动”,更早地参与客户的产品定义与协同研发。

从为智能手机服务的制造企业,到主动融入AI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参与者,工业富联逐步奠定了“AI手机+AI算力”的双龙头地位,其强大的智能制造能力,包括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也同样领先业界,市场转变了估值逻辑,这是本质的不同。

大象起舞,AI驱动业绩狂奔

工业富联的业绩增长曲线可以说与AI产业爆发形成完美共振。2023年,当AI大模型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工业富联也正式迎来了算力业务的爆发,当年云计算业务营收达到1943亿,其中AI服务器占比为30%。

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加速演进:全年营收首次突破6000亿达到6091亿,同比增长28%,其中云计算业务贡献3194亿,同比激增64%,占总营收比重过半。AI服务器更是以超150%的增速成为核心增长极,在云计算业务中的占比突破四成,直接拉动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至232亿。

这一增长动能在2025年持续释放:一季度营收1604亿,同比增长35%;净利润52亿,同比增幅达25%。预计第二季度净利润为67亿到69亿,同比上升48%至52%,第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800G交换机营收达2024全年的3倍。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将达119亿至121亿,同比增幅高达37%至39%,创下近三年同期最强劲增速。

这背后不仅是AI服务器需求爆发的市场红利,更是工业富联在AI产业价值链中战略卡位的成功体现。通过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和垂直整合能力,公司已构建起从GPU基板到整机系统的全栈制造优势;而与英伟达等巨头的深度绑定,更使其成为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支点。这种“技术+生态”的双重壁垒,正推动工业富联从智造龙头向AI算力解决方案的规则制定者升级,其产业影响力已远超传统供应链角色。

龙头升级,迈入超级周期主战场

目前市场对工业富联的成长路径大致形成三阶段认知:短期看GB200的量产交付;中期看北美产能释放及新平台导入;长期则关注AI算力在更多应用场景中的持续渗透。

短期和中期已经毫无疑问,因为资本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确定的答案和选择。而在更长周期下,AI算力的全球需求依旧强劲。根据Gartner预测,到2030年全球AI算力市场规模有望达到数万亿级别。无论是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还是企业级智能服务,背后都依赖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工业富联具备继续成为最大受益者的发展潜质。

讲到这里,可以借鉴一些超级周期中诞生的超级牛股。A股历史上,不乏制造企业通过产业趋势与能力升级,实现从“制造商”向“科技平台”的转型,其中宁德时代就是典型案例。

宁德时代最初为动力电池制造企业,通过对技术的持续投入、对头部客户的长期绑定,以及产业链上游整合,成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确立主导地位。在电动化趋势推动下,其市值从千亿级迅速跃升至万亿级别,成为产业转型中的代表性企业。

将工业富联类比宁德时代极具启发性,两者都抓住了全球能源结构(电动化)与信息结构(智能化)根本性转变的历史性机遇,并凭借在各自领域积累的极致制造能力、深度绑定核心生态伙伴(如宁德绑定车企/锂矿,工业富联绑定英伟达/云巨头)、以及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垂直整合,实现了从“关键供应商”到“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提供者”的蜕变。市场赋予其更高估值溢价的底层逻辑,是将其视为承载并驱动未来核心产业趋势的“科技底座”。

从iPhone起步,靠智造发家,因“AI疯”重估,工业富联正从一个周期穿越到另周期。市值会有波动,但长期价值不会说谎——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它背后清晰的方向、扎实的能力,以及承载新周期的产业角色。也许不用太在意6000亿这个数字,因为真正的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