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WAIC聚焦AI落地战:未来智能以"硬件+场景"突围 签约上海市重点AI项目

互联网
2025
07/30
11:35
分享
评论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盛大举办。今年这场WAIC堪称历届之最,7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聚了800余家企业,上海世博展览馆内外人潮汹涌,展览票更是被抢售一空,一票难求。

AI硬件科技企业未来智能也携旗下讯飞AI会议耳机Pro3和Air2亮相展会,向全球观众展示了其在AI+硬件方面的领先实践,引发行业及现场观众的广泛关注与积极试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WAIC闭幕式上,未来智能作为智能硬件代表企业,入选了上海市重点签约项目,这一合作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也展现出AI硬件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图片1.jpg

从"踩坑"到领跑:一场关于AI实用主义的硬核实践

如果说,过去几年,业界热议的焦点还是模型参数的竞逐与AI能力边界的探索,那么2025年的WAIC无疑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AI的战场已从实验室的“模型竞赛”转向现实世界的“落地革命”。当一众企业不再通过WAIC大秀模型“肌肉”,而是争相亮出切实重塑生产力的AI技术和AI产品,一个新的共识正在形成:真正的智能,不在代码之中,而是要在千行百业的真实场景中淬炼和释放。

这恰恰印证了未来智能CEO马啸多年前的判断。在由启明创投主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启明创投·创业投资论坛——创业投资开启AI技术与应用共振周期”上,马啸在与启明创投合伙人王世雨的对话中,揭开了这家创业公司快速崛起的底层逻辑。

图片2.jpg

“2013 年我们做的智能助理,号称能帮用户搞定一切,最后却因什么都做不精被弃用。” 这段经历让马啸及其团队深刻意识到:AI 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在真实场景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未来智能创业之初便锚定“办公+硬件”这一垂直赛道,选择耳机作为载体——“耳机是随身设备,天然贴近语音交互场景;而办公会议的记录、整理痛点,是每个职场人每天都要面对的‘刚需’。”马啸说。

这种聚焦带来了清晰的产品迭代路径:从2022年产品爆发至今,讯飞AI耳机的核心功能始终围绕“会议效率”展开:从单场景录音转写,到多角色区分、多语言翻译,再到结合大模型的智能摘要,每一次升级都直指用户 “记不全、理不清、耗时长” 的真实痛点。

图片3.jpg

尽管AI看似才是核心关键,但在马啸看来,“AI硬件必须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基础硬件,其次才是AI功能的加持。”这一理念被总结为“5+X”法则:耳机必须在音质、续航、降噪、佩戴舒适度和外观设计(5)上达到行业一流水准,而AI功能(X)则需精准解决用户痛点。讯飞AI会议耳机的成功印证了这一逻辑,其不仅具备高端耳机的硬件素质,更通过切实好用的AI功能,成为律师、记者、商务人士的高频生产力工具。

启明创投合伙人王世雨介绍称,如今讯飞AI耳机已经能在千元耳机市场与苹果、华为同台竞技,今年618更是斩获AI耳机品类多平台销量冠军。他进一步指出,用硬件作为独特的入口,沉淀私有的排他性数据,这是AI硬件创业公司和巨头竞争非常核心的要素。

AI竞争的技术“护城河”:非算法而在数据

在WAIC现场的访谈直播间中,未来智能CTO王松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公司技术研发真正的护城河不在算法开源,而在垂直场景的数据沉淀。

图片4.jpg

为适配办公会议场景,王松带领未来智能的技术团队针对性优化了蓝牙协议、数据链路、编码解码效率等底层技术。例如,针对会议录音中常见的数据传输问题,团队从蓝牙底层通讯协议、手机与耳机的协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进,最终解决了断联、丢包等问题。这一过程中,积累的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对“会议场景下语音数据传输规律”“用户在会议中的交互习惯”等私域数据的深度认知。

而未来智能的“一脑多终端”战略则进一步对办公场景下的“私域数据”实现深度掌握。王松称,未来智能当前正在以viaim大脑为核心,连接包括耳机在内的等多种形态终端,形成覆盖全办公场景的智能生态。“比如用户戴着耳机开会,viaim大脑会同步桌面会议设备捕捉的PPT内容,生成‘语音+图文’的联动纪要;会后,耳机还能提醒用户待办事项,实现‘记录-整理-执行’的闭环。” 王松强调,这一战略的核心是“让AI更懂用户”——通过多终端协同收集办公场景的“私域数据”,让AI从“通用工具”进化为“个性化助理”。

图片5.jpg

在王松眼中,开源算法只是基础工具,而垂直场景中沉淀的私域数据、场景理解与技术适配经验,才是让企业难以被替代的真正壁垒。这与马啸的观点一致:“当AI大脑进入‘博士生’时代,真正稀缺的是‘中专生级’但7×24小时贴身的场景感知与任务闭环能力”,马啸表示,“谁能用硬件入口在垂直场景里抢先完成数据-任务闭环,谁就能把大模型红利变成自己的长期复利。”

而未来智能的实践也证明,只有扎根具体场景、积累独特数据,才能在技术共性的市场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签约上海重点项目,深化AI创新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WAIC闭幕式上,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智能硬件、智能驾驶、具身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共有31个项目签约,投资额超过150亿元,未来智能作为智能硬件代表企业,成功入选上海市重点签约项目。

图片6.jpg

此次签约既是对未来智能产品、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有力推动。未来智能CEO马啸表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办公场景持续深耕AI技术创新,为上海打造全球人工智能高地贡献力量。”

从产品体验到理念输出,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布局,未来智能在 2025 WAIC上的亮相,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AI 硬件的竞争,是用户真实需求的满足与价值创造。正如WAIC展台上那些体验耳机的观众所发现的:当技术回归真实需求,即使一副耳机,也能成为改变工作方式的支点。

这或许也正是未来智能能在巨头环伺的赛道中突围的核心密码——以实用主义为锚,让 AI 扎根场景,让技术服务于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砍柴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