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7月发布‘京医千询’以来,我们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大模型在医疗全场景的迁移和学习,并率先实现大模型产品体系的规模化落地。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将聚焦‘三引擎+四模型’的架构持续迭代升级。”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简称“WAIC 2025”)“京东 AI 生产力应用与实践论坛”上,京东健康探索研究院(JDH XLab)首席科学家王国鑫这样描述“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的最新进展,
据悉,自今年2月全面开源以来,京东健康持续聚焦打造“京医千询2.0”,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开放,推动医疗人工智能从全科服务向更复杂专病领域纵深拓展,并最新打磨形成“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
简单来看,“三引擎”即具备循证数据的引擎、具备临床病例的引擎,以及实现医患交互仿真的引擎,其核心目标是完成可信的数据训练,为“四模型”(即全科医生模型、专科医生模型、健康Agent、影像大模型)的能力升级持续提供动能。
据王国鑫介绍,“京医千询2.0”目前已重点在拟人对话、可信推理和医学全模态等方面实现显著突破。其中,“拟人对话”能为用户带来高度人性化和自然感的对话体验。这种对话方式不仅能够理解用户的语义,还能模拟人类医生的问诊方式,进行多轮病情询问,按照循证医学的逻辑要求,给出合理的建议。
“可信推理”是AI医疗的基石。“京医千询2.0”严格遵循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路径,注重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思维深度与问题难度的结合,具备反思机制和专家反馈的自适应能力,并经过超140个临床科室医生,及百万级真实临床复杂病案的专家评测,以确保医学推理的可靠性。
“医学全模态”则是大模型走向临床深水区的必由之路。目前,“京医千询”已实现对文本、影像、检验数据等多模态医学数据的综合解析,能为精准诊疗提供全面支持。
基于“京医千询2.0”的基础模型能力突破,京东健康正加快推动互联网医疗迈入AI规模化应用新阶段。据悉,就在WAIC 2025召开前夕,京东健康旗下“AI京医”大模型产品体系迎来重要进展,除了再次升级了以AI医生“大为”为核心的多专业角色智能体能力外,截至目前,京东互联网医院还上线了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至此,京东健康在业内率先构建起“AI医生+多专业服务角色智能体+专家医生智能体”的AI健康全专业服务矩阵。
此外,京东健康旗下业内首个面向医院全场景的大模型产品“京东卓医”,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落地;直接面向用户的智能健康助手“康康”也在加速迭代中。
王国鑫表示:“我们持续强化‘京医千询2.0’能力,并不是要开发一个更大的模型,而是要回归医疗智能化体系的本质,‘三引擎,四模型’的架构是‘京医千询’长期的工作,这将有助于加快医疗智能化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