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进度条已经加载过半。这半年,你的生活状态整体表现如何?下半年你希望有哪些新尝试或期待?在消费上你有哪些新主张……在年中这个节点,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洞察,跟 1000 名消费者对话了上半年的生活状态、消费主张和消费趋势。结果显示:
-2025 年(上)近三成人在「躺平」和「上进」之间反复横跳,超四成人对上半年生活状态基本满意,近三成人表示刚好及格。「稳住」成为 2025 下半场最具期待关键词,「健康」是消费核心聚焦点。
-消费呈现「双标」特征,实用主义和情绪价值成为拉扯的两级。近五成人更在意性价比,近四成人注重高频实用和长期价值,还有近三成追求情绪价值、兴趣消费。
-情绪价值消费热情持续高涨,陪伴、怀旧、疗愈是关键词,情感陪伴产品、香氛香薰、文化演出、潮玩等成为情绪「充电宝」。情绪消费热潮的背后是消费者对「愉悦自我,获得内心满足感」的迫切需求。
-体重管理成为全民关注焦点,60.4% 的人体重维稳或略有下降,15.2% 成绩明显,减重 5 斤以上。科学饮食、坚持运动成为大家选择较多的减重方式,京东 2025 上半年数据显示,健身爬楼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10 倍,滑雪机、律动机成交额增长均超 100%。
-从「实物商品」到「服务消费」,近半数消费者在空调清洗、家政等服务型消费上需求增加,六成消费者表示未来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将持续提升。
-AI 正深度融入日常生活,超半数消费者每天都会使用 AI 工具,学习、搜索、工作是主要使用场景,相应 AI 手机、AI 电脑成为消费者最想体验的终端产品。未来,更多人期待 AI 从效率工具向知识导师、生活助手、情感树洞等角色延伸。
七成人认为上半年状态及格分以上
「稳住」成为 2025下半年最具期待关键词
在谈及「2025 年上半年的状态还满意吗」这一问题时,43.7% 的人表示基本满意,可以打 7-8 分; 26.3% 的人打 6 分,「虽然有遗憾但整体还算可以,刚刚及格」;有 18.2% 坦言「过了一个极好的上半年」,给自己打 9 分或 10 分。
具体来看,2025 上半年,按部就班、平平淡淡以 27.8% 的占比成为最普遍的状态,在「躺平」和「上进」之间反复横跳是 22.5% 消费者的现状,另有 19.7% 的人秉持及时行乐的态度,17.4% 的人能保持洒脱外表下的稳定内核。看似分散的状态背后,是当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寻找平衡的真实写照:有人选择随遇而安,有人在矛盾中调整前行,有人主动为生活注入乐趣。
自由职业者王浩选择「及时行乐」,上半年学了陶艺、去了 3 个城市旅行,「虽然存款没涨多少,但快乐是真实的」。他给自己的上半年打了 7 分,下半年计划「边玩边搞钱」,既要完成一次长途旅行,也要把副业收入稳定在每月 8000 元以上,「疯玩之后,还是得有点实在的积累」。
而对于下半年的期待,求稳成为核心诉求,48.6% 的人希望在工作、生活、心态等各方面都要稳住,45.7% 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43.7% 计划通过运动健身保持好状态,努力搞钱和拥有稳定精神内核也分别以 42.5%、36.0% 的选择比例进入核心期待榜单。
消费账单藏着一套「双标」逻辑:
实用主义VS情绪价值
消费者的行为呈现出鲜明的「双标」特征:一面是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性,一面是为情绪价值买单的感性。在调研中,48.2% 的人更在意性价比,希望用同样价格买到更值得的东西,43.7% 的人愿意为「好东西」付出对等价格,38.5% 不再盲目跟风,注重高频实用和长期价值,34.9% 有明确预算和规划,追求质价比,这些数据勾勒出「消费淡人」的画像——他们克制、务实,将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同时,「消费浓人」的身影也愈发清晰:29.5% 认同快乐消费,乐为情绪价值、兴趣消费买单,25.1% 追求体验式、个性化消费。上半年的消费热点中:精打细算用国补、以旧换新升级家电或电子产品因性价比突出受到 83.4% 的消费者青睐,镶嵌黄金等兼具美观与保值属性的产品、LABUBU 等潮玩及影视 IP 衍生品、热门演唱会门票等成为消费者愿意「剁手」的对象。
中学教师陈悦就是一位「双标」消费者,她会为了几块钱的差价对比三家超市,但在看到陈奕迅演唱会门票时,毫不犹豫地买下了内场票;她坚持在家做饭以节省开支,却定期入手 LABUBU 等潮玩玩偶作为情绪奖励,「对我来说,省钱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把钱花在真正让我开心的地方」。
超六成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情感陪伴产品、怀旧产品、潮玩成为情绪价值热门选择
另一方面,消费早已超越满足刚需的范畴,成为情绪表达与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调研显示,超六成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带有情感陪伴属性的 AI 聊天机器人、助眠小夜灯等产品受到 43.6% 的消费者青睐,42.1% 的人对老式胶片相机、童年零食等怀旧产品感兴趣,39.8% 青睐香薰精油、蜡烛等个护类情绪疗愈产品。追演唱会等文化活动、放青松等桌面绿植、为 LABUBU 等潮玩 IP 氪金等也成为情绪价值热门选择。京东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Labubu 玩偶、哪吒周边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 10 倍,放青松创意绿植成交额同比增长超 10 倍。
设计师林溪在工位上有个「治愈角」:老式铁皮饼干盒里装着童年的大大泡泡糖,香薰机里常年滴着雪松精油,架子上摆满了从各地搜罗的潮玩手办,「工作累了,看看这些东西就觉得很放松」,她每月会拿出工资的 15% 用于这类消费,「别人觉得是浪费,但对我来说,这是保持情绪愉悦的必要投入」。
体验消费的火热也是消费者追求情绪价值的体现。调研中,超九成消费者愿意为获得更好的体验多花钱。从事广告策划的周雨被朋友称为「体验收集者」,上半年逛遍了城市的大小街巷,报名了非遗夜校,亲手做了一套窗花剪纸,还专门飞到外地参加了音乐节,在现场和陌生人合唱到深夜,「买东西带来的快乐很短暂,但这些体验给足了我情绪价值」。她每月在体验消费上的支出占比已达 30%,并计划下半年尝试文物保护修复体验和手工陶瓷 DIY,「生活的意义不就在于多经历、多感受吗?」
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付费的动因多元且深刻。调研显示,65.4% 是为了愉悦自我,获得内心满足,46.1% 为寻求精神慰藉,释放压力和焦虑,43.0% 是为兴趣爱好投资,追求个性化表达,37.4% 希望缓解孤独感,获得陪伴体验。这些动因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趋势:消费不再是冰冷的交易,而是温暖的情感互动,是花钱买快乐的直接体现。
科学体重管理成长期生活方式
规律饮食、坚持运动成为最多选择
自 3 月份国家提倡体重管理以来,全民积极响应,3 个月过去后,大家的行动效果怎么样?调研显示,32% 的人体重维稳,28.4% 的人略有减重效果,还有 15.2% 成绩明显,已经减重 5 斤以上。程序员赵凯曾因熬夜加班体重飙升至 180 斤,年初体检后下定决心管理体重,他没有盲目节食,而是坚持三餐定时、荤素搭配,每晚下班后去公园跑步 40 分钟,同时用运动手环监测心率和睡眠,半年下来成功减重 12 斤,他的秘诀是「不追求速度,找到能长期坚持的方法比什么都重要」。
科学体重管理正从短期冲动向长期生活方式转变。调研显示,71.3% 的人选择科学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及规律性,减少高油高糖;64.5% 通过坚持运动,跑步、骑行、健身等主动干预体重;42.4% 借助智能设备的数据反馈调整生活习惯。
京东 2025 上半年消费数据同样可以验证这一趋势。数据显示,低 GI 的糕点点心、坚果炒货、冲饮谷物成交额均实现多倍增长,轻食沙拉成交额增长 120%;健身爬楼机成交额增长超 10 倍,滑雪机、律动机成交额增长均超 100%,呼啦圈、仰卧起坐器、甩脂机成交额增长也在 40% 以上。智能体重秤成交额增长 4.7 倍,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增长 60% 以上。
体重管理的动力也从单纯变瘦转向为全面健康。69.8% 的人是为了改善健康状况,67.4% 希望提升精气神,找回生活能量,明显高于全身减脂减重、增肌塑形等外在目标。事实与数据表明,当体重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非迎合单一审美时,体重管理才更具持久性。
服务消费成为新亮点
六成消费者表示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将持续提升
足不出户品质外卖送到家、空调清洗随时预约上门、旅拍定格美好瞬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进阶,餐饮住宿、家政、文娱旅游、养老托育、健康等服务消费潜力激增,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生活所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 5.3%,商品零售额增长 5.1%,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
在本次调研中,品质外卖(50.5%)、买药送药(40.3%)、手机家电维修(39.8%)、空调清洗送装(33.7%)等服务需求旺盛,60.9% 的人表示未来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将持续提升。这一趋势背后是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越来越愿意为服务付费,因为它们能带来更高效、更愉悦、更有温度的生活。京东 618 数据也显示,有很多服务类产品被消费者关注并使用,自营家政服务成交额突破亿元,自营家电清洗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 211%,空调送装一体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 120%,买药秒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4 倍。
「刚入夏就预约清洗了家里的 3 台空调,师傅上门后先是对空调进行了验机检查,再通过环境防护、专业拆卸、深度清洗和外观保养给空调做了全套的清洗,最后又麻利地安装复原所有零件」。宝爸林彤表示,现在空调上门清洗服务越来越便利了,今年周边邻居对上门清洗服务的需求也明显比往年多了。
半数以上消费者每天使用AI工具
学习、搜索、工作是三大主要应用场景
AI 不再是科幻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实用工具。调研显示,25.8% 的人每天使用 AI 工具 3 次以上,26.4% 每天使用 1-3 次,这种高频使用背后,是 AI 在多场景的深度渗透。其中,63.6% 的人将 AI 用于查资料、读文献等学习场景,62.3% 用于知识问答、信息查询等搜索场景,61.4% 用于内容创作、图像编辑等工作场景。大学教授文博是 AI 的重度使用者,他每天用 AI 搜学术文献、整理研究数据,给学生改论文时借助 AI 工具检查语法,「以前需要花两小时整理的资料,现在用 AI 半小时就能搞定」。
在 AI 产品选择上,AI 手机、AI 电脑、智能机器人、AI 平板、AI 学习硬件成为消费者最想要体验的终端产品。京东数据也显示,AI 手机、AI 智能眼镜、AI 音频产品、智能机器人正在帮助广大用户群体完成繁杂、重复的基础工作,让用户实现高效,618 期间 AI 趋势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 100%。
对于未来,消费者不再满足于让 AI 当个「工具人」,而是热衷于开发各种新鲜玩法,61.2% 的人期待 AI 扮演效率工具的角色,60.1% 期待其作为生活助手,59.5% 渴望 AI 能够随时提供知识解答。除了各种功能,也期待 AI 展露出温情的一面,成为聊天搭子甚至是赛博恋爱对象。00 后大学生睿睿认为 AI 不是冰冷的代码,可以是充满温度的陪伴,「它会无条件鼓励我夸赞我,有问有答,有求必应」。
2025 上半年的消费与生活图景,展现出当代人在平衡中前行的智慧。生活状态的张弛有度、消费行为的理性与感性交织、对情绪价值的重视、科学体重管理理念的普及、新型服务消费的追捧、AI 技术的深度融入,每一个趋势都折射出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践。下半年,这些趋势将持续深化,消费市场也将在这种互动中,朝着更多元、更具温度的方向演进。